章节报错 | 加入书签 | 手机阅读

御宅屋-> 耽美小说 -> 官场商场情场:县委女书记纪事全文免费阅读

(5)(6)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5

    在我们的官场里,有些人对于上级的指导思想理解得特别快,但也特别简单。你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他那边就盖市场,你提出加快经济发展步伐,他那边就盲目开发。从眼下折腰的那几个高官看,有几个不是造假的高手?然而,这东西是升官的一条捷径,虽然有人栽了跟头,当然也有人尝到了甜头。对于这股浮夸风,赵婕心里早就很忧虑,一级政权组织对上级造假政绩,从地方的长远的利益来看,等于慢性自杀。但热衷的人却趋之若鹜,对上级报喜不报忧。有的乡镇借来外乡的牛群、羊群冒充存栏数,搞所谓的畜牧兴乡兴镇。有的乡镇租摩托车驾驶学校的旧摩托浩浩荡荡开进城里,号称摩托车村、现代化村。这些都是听说的,可万万没想到就在她的眼皮子底下,一出造假的丑剧正欲上演。

    县委去年就布暑各局委办的领导要选择一个扶贫的对子,帮助他们脱贫致富。县财政局长高林也冠冕堂皇地结了个扶贫对子,就是福茂乡小龙湾的农民韩小手。不过二年时间,高林却脚步没送,几乎把扶贫这件事给忘了。倒是苗一非的提醒他高林才想起来:你高林既然要当副县长,哪能不进行政治包装?所以,高林打定主意:要下乡访问扶贫对子韩小手。

    这韩小手自幼残疾,一只胳膊不好使,虽然是个单身汉,生活却很贫困,连做饭都懒得做。有一天,邻居家的女人二破车正往锅里炖菜。韩小手端着半盆子合好的苞米面,邋邋遢遢地走进屋来,要借人家的锅贴两个饼子。

    二破车反感地训斥韩小手:“借锅贴饼子,咋的,你懒得象头死猪似的,连饭也不想做了?”

    韩小手癞皮癞脸地:“点火不是费柴禾嘛?再说我家的锅也裂纹了……”

    “哟,你不是县里财政局长高林的扶贫对象嘛?这都二年了,连点柴禾也没有了?”

    “啥……啥扶贫户啊!是有这么个高局长,这二年我都忘了他长得什么样子。”说罢,韩小手抓起一团面“啪”地摔在锅帮子上。

    “我说小手啊?这个死鬼!你这苞米面就象一团臭狗屎似的,往我这锅里贴啥呀?”

    这就是在福茂乡广为流传的“韩小手借锅贴饼子”的故事。

    这天,高林领着人驱车来到韩小手家送米送面,热情得很。谈话中,高林知道韩小手是个光棍儿,当即他突发奇想制造一起扶贫新闻。答应给韩小手找个媳妇。

    韩小手二十四岁的时候娶了女人,以后人家嫌他窝囊,就跟他离了。从那以后,没有人给他提过媒。眼下喜从天降,真让这个老光棍子似信非信。他把房子收拾好了,听说这天高局长要来送亲,韩小手穿了一身新衣,喜在心头,却掩盖不住那奸不奸虎不虎的邋遢的习惯。如果不是穿了件新衣,简直就是个武大郎。

    这天上午九点,电视台的记者已经来了,院子里支着一架摄像机。胸前戴着大红花的韩小手与那个被娶的女人并排站在门前。村里村外的乡亲或农民都来看热闹。

    一个女主持人手拿话筒,声音清脆地报道:“各位观众,各位朋友。站在我们面前的这个男人,是小龙湾的农民老韩。他过去是个贫困户,穷得叮铛响。家里的饭锅坏了,做饭没柴烧,都借别人家的菜锅贴大饼子。近年来,在市委的‘小康工程’指引下,县财政局跟他结成扶贫对子。由于县财政局长高林同志的大力扶持,每年收入大大增加。如今他不仅脱了贫,由穷变富,而且还娶了媳妇。今天就是他新婚志喜。你们看,这两口子多么幸福,多么快活!”

    站在一旁的高林向韩小手催促韩小手笑笑,韩小手咧着嘴笑不出来。

    周围看热闹的人们议论:“这那是笑哇,比哭都难看!”“咳,韩小手哪会笑啊,他爹腠他出来的时候他就不会笑!”“不管咋说,人们也是娶了个娘们儿,还要上电视。你们比得了嘛?”“哟,这一对新夫妻,可是两个老东西。”“老东西是老东西,不过,那可是重操旧业呀?”“喂,小手,这重操旧业,你们可要一不怕苦,二不怕累呀!”众人一阵哈哈大笑……

    这时,外边飞来一辆小车,车还没停稳,就跳下来两个人,气势汹汹直朝那女人奔去,那女人惊慌地一怔。

    一个来人朝那女人气愤地说:“你为什么不请假就跑到这里跟人家结婚?挣私钱?”

    “我结得什么婚哪,我是来这玩玩。”

    “玩玩?你撒情卖俏地逗人家一个老光棍子,还有你这么玩的?”

    另一个跟过来的人凶狠地:“我听说你是跟人家假结婚,一下子就挣六千块钱!你这样随随便便说走就走了,洗浴中心的按摩谁来干?”

    “你们找别人替我两天呗?”

    “你跟洗浴中心有合同,工作期间不准干私活!走,回去!”那人说着,上去就抓这个女人。

    高林的随从中有一人着急地凑上来:“别,这两位兄弟,有话好说。你们不能拉她走,这里的事情还没办完?我们花钱了……”

    那人蛮横地:“你花钱活该。我们的员工出来挣黑钱就是不行!这是规矩。走!赶快走!”两个说着拉着那个女人拽着就走。

    院子里一片哗然……

    恰恰在这时赵婕的车来到跟前,见状,赶忙叫停,打开车门走下车来,向连扯带拽的两个人走去。

    高林一见赵婕,不禁心慌意乱一阵尴尬……

    6

    福茂乡的柳树湾村委会里,苗一非、刘国民还有农委的王主任、张文顺正跟这里的村书记邵云算收入帐。

    这四条汉子是县里有名的四大仙人。有人说:“刘大眼镜能算,苗小个子能编,王大主任能侃,张大喇叭能扇。”广播局的张文顺本来不在这个核算班子,苗一非却以特邀代表名义拉他进来。他知道:只要这四大仙聚到一起,那可是黄金搭档,黑的能算成白的,扁的能算成圆的,死的能算成活的。就算你柳树湾是个兔子不拉屎的地方,人家也能把黑土算成金粉银灰。几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跟邵云算了起来:

    “邵书记,你去年种了十垧大苞米,三垧黄豆,总收入是四万三千元对吧?”

    “这四万零三千元可不是纯收入啊!还有种子、化肥、生产资料和农业税呢……”

    “咱们算的就是总收入,先不算扣除。”

    “你这十三垧地除了收获粮食,那些杆棵卖了多少钱?”

    “那些杆棵没卖钱哪,我全都当烧柴了,秋天我办了一个小酒厂,那还不得一些柴禾烧嘛?”

    “啊!还有一个小酒厂?这可是个金矿,对,你这个小酒厂一天能出多少钱?”

    “一天收入也就是七八十元吧!”

    “七八十元?太好了!一天八十元,三百六十五天,就是……两万九千多元!”

    “小苗同志,我那酒厂只开了一个冬天,到了春天就停了。”

    “你停是停了,不过咱们算收入还得按全程计算。除了造酒,你剩下的那些酒糟还得喂猪吧?”

    “对,我养了二十几头猪。”

    “这二十几头猪要都是母猪,一头猪一年下三窝羔,二十几头猪就是二百个羔……”

    “我那二十几头猪只有两口母猪,其余都是公猪!你们这么算不是让我吹牛吗?”

    张文顺本来反对这种算法,可他负于使命,又不能不替他们解释:“邵云,我们这是算收入,往上报,就算给你吹牛皮,可吹牛皮也不上税。”

    邵云惶惑不解地:“算收入就这么算啊?这不明明是作假吗?”

    苗一非笑着看看邵云:“邵大姐,我们就是这么算一算,这和你个人纯收入没有什么关系。”

    王主任又咔吧两下眼睛,独出心裁地说:“这二十几头猪,每猪下十个羔,一年就是二百个羔,二百个羔养育成肥猪,一个肥猪卖三百块,二百只肥猪就是六万多块呀!”

    邵云受不住了:“王主任,可不能这么编哪!这不明明是糊弄上级吗?”

    张文顺有点恶作剧:“哎,我看你就别这么费事了,干脆坐在这儿按着自个儿想象的,估算一下邵云去年到底能收入多少钱!”

    邵云执拗地:“反正去年我的总收入是四万三!”

    王主任自鸣得意地:“我给你算正好是多一倍:八万八!”

    苗一非高兴地一拍大腿:“这回就有帐算了!”

    门开了,赵婕和郑海走进屋来。屋里的人赶紧起身躬迎:“赵书记来了!”

    赵婕用眼睛扫视一番屋里所有的人,似笑非笑地问:“你们算得怎么样了?”

    苗一非有意在县委书记面前显示他的功劳:“赵书记,这回可算出位次来了。邵云原来报的收入一年才四万三,我们刚才给她算了算,她的纯收入其实是八万八。”

    赵婕明是夸奖,实为讥讽:“八万八!你们这笔头子可真好使啊!要是这么一算二年我们县就能进入小康了!”

    邵云忍制不住地:“赶情连破柴禾,死猪羔子你们都给算上了,还能不是八万八?你们再要是把猪粪鸡屎都算上的话,还备不住会超出十万元呢?”

    赵婕脸上虽然有点笑意,但笑得有些尖刻:“不在有人说你们是嫩安县的四大仙人。哥们儿几个这样绞尽脑汁搞核算,也真浪费了不少脑细胞。走,回县里,我请你们来一顿,给你们补补脑子!”

    ( 官场商场情场:县委女书记纪事  p:///1/1473/  )

加入书签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打开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