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报错 | 加入书签 | 手机阅读

御宅屋-> 种田文 -> 村官韵事全文免费阅读

第122章 艰难的原始积累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说完,一转身就走了,扔下老伴站那儿,满脸没好气。

    几天下来,村里周围都转了个遍,周教授和学生们又是记笔记,又是拍照,整理了不少资料。这天,周教授提出让林学涛带上后山看看,因为那里人迹少,更容易发现新东西。

    还只刚刚到山脚下,周教授就停住了脚步,抬起头四下观望,不时地看看地表,测测当地的湿度,频频点头,脸上露出欣喜之色。

    等找到野菜的踪迹的时候,周教授已经兴奋得有些两眼放光了,学生们也都个个显得很是积极。林学涛一问才知道,原来在他们后山上,不光普通的野菜长得特别好,甚至还发现了一些他们只在书本里见过的极其珍贵的品种!

    “林厂长,你看!”

    周教授指着一株名字复杂的野菜,说出了它的学名。

    “这种植物一般株茎只有五六公分,在你们辛庄这儿发现的,平均高度却都在八公分以上,说明你们这儿特别适应它们生长呀!”

    周教授感慨地说着。

    “更为特殊的是,它的颜色与一般常见的同类也完全不一样,颜色深了许多,这在全国都是一个新发现!唔!看来这趟实地考察真是找对了地方!你们这儿的气候、温差、地理环境都极为特殊,我想,这也算是得天独厚的条件了!”

    林学涛听了心里也是激动不已。

    周教授的话,越发印证了自己的推测,香港的王老板说产自辛庄的野菜能提炼出高价的成分,说不定就跟这些有关。要真是那样的话,自己就可以从中获取商机,再也不用卖人人都能做的低级廉价罐头了!

    几天下来,周教授和学生们在辛庄采集到了满满几包样本,这些远远超出了他们的预期。林学涛每天都来找周教授,问问他有没有什么发现,周教授告诉他,发现有不少,详细的情况却要进行成分研究了才能下结论,他们准备明天回省城,把样本拿到实验室化验,有了结果到时候第一时间告诉林学涛。

    林学涛听了,对周教授感激不已,对方却说要感激林学涛跟村里的人才是呢!给他们的研究提供了这么好的地方。

    周教授跟学生们离开那天,林学涛跟秦岚亲自送到村口。村民们也是一路围观着,都闹不清楚这一群城里来的知识分子从他们村里带走了啥,走得时候这么兴高采烈的。

    就有村里一些村民们跑到跟林学涛打听了,问涛子这些人是来干啥的?是涛子你请来的么?

    林学涛吸引了上回的教训,现在,他深知商场如战场,信息保密至关重要,在自己的事没有把握以前,他不会透露半点口风,就只说是城里偶然碰到,顺便帮人领路而已。

    村民们从林学涛嘴里啥也没套到,渐渐地,各种猜测也就慢慢地烟销云散了。

    在等省城农科学的结果的这段时间里,林学涛可算是度日如年了,天天催着秦岚去镇上打电话询问,有时候放了学,干脆把秦岚拉到家里,留她在家吃饭,兴致勃勃地跟她规划着将来的事儿,每次都是单独跟秦岚聊天,在外人看来就有些神神秘秘的了。

    林国庆看着儿子跟秦岚最近走得这么近,忍了一肚子的不痛快,起先秦岚来的时候还挺热情执呼,秦老师长秦岚短的叫得也客气,可到了后来,看秦岚的眼色就有些不对了,冷冰冰的,招呼也不爱打。

    这天晚上送秦岚回了学校,林学涛刚回家,正准备往自己房间里钻,就让林国庆给叫住了,“小涛,你等等!”

    “啥事?爹。”

    林学涛打着哈欠,漫不经心地回了句。

    “你跟秦岚……是咋回事?”

    林国庆眉头拧成疙瘩,不耐烦地问。

    林学涛愣了愣神,好半天反应过来,知道爹是嫌他俩走得太近了,就回了句,“没啥!爹,你别误会。我跟秦岚这阵子忙大事儿呢!现在强子不在,我身边也没人能出主意的帮手……”

    “强子走了,不还有妮子么!”

    林国庆插了句。

    “妮子没上过啥学,懂得没秦岚多哩!这回这事儿技术含量高着呢!反正……爹你就别操心了,顾好自己就行!”

    林学涛随口就说了句,提起腿就要往房间继续走,可没想到一句不经意的话把林国庆给惹毛了。

    “咋?你嫌妮子没文化没见识了是不?”

    “我……我不是那个意思!一码归一码么。”

    林学涛急着辩解。

    林国庆黑着脸,没好气地沉默着。

    一旁林学涛娘看着父子两人闹得挺僵,本想劝劝,可既然事已经摆到台面上来了,自己禁住也想追根问底,这回,她心底里头可是站在老伴一边。

    “小涛,你跟娘说说,这回你们去省城,是不是……一起去秦岚家了?见过他父母了?”

    “没……连她家门都没进哩!”

    林学涛低声回了句。

    老两口面面相觑,显得有些不相信。

    “秦岚到了省城也没有回家看看?”

    “嗯。”

    老两口沉默了一阵子,林学涛娘这会儿一时也不知说啥好,林国庆倒是大手一挥,粗门大嗓的地说,“依我看,人家还是瞧不上咱!林学涛,你自个儿难不成还没自知之明么?秦岚那是不想带你去看她父母哩!”

    林学涛娘也一旁说,“小涛,古人说得好,婚事讲究个门当户对的,咱跟秦岚家门不当户也不对,虽然人家在咱村里耐着性子当了两年老师,可毕竟人家是城里人,该走随时那就得走的!我看你呀,也别抱什么想法了,老老实实跟妮子好,那才是正事儿!娘知道你跟秦岚有些瓜葛,年轻气盛,这些事儿原也没啥……”

    林学涛在边却听却不痛快,打断娘,嘴里失了句:

    “你们说到哪儿去啦!秦岚她绝对不是这种势利人。你们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哩!”

    “嘿你小子!哦,我跟你娘为了你好,倒成了小人之心是吧?我看你迟早得栽在那副花花肠子上头!”

    林国庆气得愤愤地咒骂了句,招来儿子针锋相对,“谁花花肠子了?我告诉你们,你们可别把我逼急了!”

    “啥?逼你?你倒是说说,把你逼急了你咋样?”

    林国庆也不依不饶,嘴里寸步不让,似乎很想看看儿子到底有啥能耐。

    “逼急了我……我就把秦岚娶回家!”

    林学涛朝林国庆低吼了句,抬起腿就冲起了自己房间,把门甩得砰地一声闷响。

    林国庆气得目瞪口呆,像是给人当头砸了一棍。手里拿着铜烟杆子哆哆嗦嗦直朝儿子房间指,“你看看!你看看!这混小子,威胁老子哩……”

    老伴生怕父子两人再干起架来,赶紧过来拉住他,嘴里劝着,“他爹,你消消气!小涛这是说气话哩!你别往心里去!罐头厂的事儿已经够他烦的了,最近他心情一直挺糟,你也别逼太狠了!”

    一个星期后,省城那边终于传来了振奋人心的消息。

    周教授的课题小组对从辛庄采集回去的野菜样本进行了全方位的对比和化验,研究结果表明,辛庄独特的地理和气候环境,让本地生长的野菜拥有比同类丰富数倍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尤其是其中微量元素的含量特别高,农科院的专家表示,这些成分使得辛庄的野菜对许多常见的慢性病有着特殊的疗效……

    从秦岚的口中得知这个消息,林学涛兴奋得几乎睡不着觉,仿佛原本一片黯淡的前途,此刻又敞开了一条宽敞明亮的大道。

    林学涛小心而周密地计划着,他知道,自己目前一无所有,要想东山再起,做大做强,非得一步步来,稳打稳扎不可!直接做深度加工,做高技术含量的野菜生意,对他来说似乎根本不现实,一没钱,二没技术,三没销路。

    思来想去,还得从初级做起,小本买卖做起。先贩卖本地的野菜,积累原始资本。

    罐头厂的事,自己已经亏得元气大伤,除了家里留下的几十箱销不出去的水果罐头,他已经啥都不剩了。别说本钱,就连借钱也成为不可能的事。村民们目光没有多远大,只相信现成的好处,自己费九牛二虎之力也才刚刚把欠村民的债给还了,这会儿哪儿还肯给他投资呢!现在在村里,他林学涛的信誉压根儿就是个零。

    可是,就单靠自己上山去挖野菜,一个子儿一个子儿地小打小闹,那得到何年何月才能积攒下本钱呢……村民们倒是偶尔自己去采点野菜,有时候是自己做了吃,换换口味,都是小动静,也成不了什么事儿。

    一时间,林学涛天天为这事儿烦恼,饭也吃不香,觉也睡不好。外头田间地里的活儿林学涛也不想出去,一个人呆在家里绞尽脑汁想办法,目光往旁边厂房瞅去,那里面早已经空荡荡的了,为了给村民还债,机器也卖了,那里没了办法。

    目光再扫回自家屋里,最后,在堂屋一边不起眼的角落里给停住了。

    掀开上面蒙着的油布,是几十箱码放整齐的野生水果罐头,这些东西,是他的厂子最后的一点存在的念想,也是凝聚着自己曾经的心血。放在屋里都有个把月,自己几乎已经遗忘,上头也蒙上了厚厚一层灰。

    凝视着那几十箱罐头,渐渐地,一个大胆的念头在林学涛的脑海里渐渐变得越来越清晰!

    “干脆一不做二不休!”

    林学涛咬咬牙,做出了一个在旁人看来匪夷所思的决定:用自己仅有的罐头换野菜!

    而且,论斤换,一斤野菜换一斤罐头!只不过,野菜的品相,新鲜度,以及种类,得由自己说了算!

    说干就干,第二天,林学涛就把自家堂屋里的罐头给搬了出来,又擦拭干净。然后让妮子和几个熟人把消息给散布了出去。

    ( 村官韵事  p:///0/694/  )

加入书签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打开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