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报错 | 加入书签 | 手机阅读

御宅屋-> 都市言情 -> 继女荣华全文免费阅读

继女荣华_分节阅读_83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肃王闻言眯了眯眼,停步转头,淡淡道:“孤只是懒得跟个傀儡罗嗦!”

    “难道堂弟自己就不是傀儡?”陆鹤浩听了这话,像是听到什么笑话一样,真心实意的笑出声来,“堂弟难道还以为,倘若日后登基的是你,你就可以自己当家作主?别开玩笑了——苏家辛辛苦苦这么多年,冀国公把命都赔了进去,嫡长男孙苏伯凤成了少了只脚的残废,堪称帝都贵女典范的苏七小姐嫁给了纨绔成性的姬表弟,青州苏氏付出偌大代价,就为了无条件的让你君临天下名垂千古?!他们八辈子欠你的么?!还是你以为,你喊声舅舅喊声表哥,他们就感动得为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计任何报酬?!”

    陆鹤浩含笑道,“本以为青州苏氏的栽培有什么过人之处,如今看来,堂弟你这天真的程度,却比陛下还要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他似想到了什么,又改口道,“噢,不对!这恰恰证明了苏氏对你的教导果然非常成功——想来将来即使是苏家赢了,你给他们做一辈子傀儡,也是欢欢喜喜感激不尽,自以为一切尽在自己的掌握中!让嫡亲外甥做幌子还做得特别高兴,不愧是传承了数朝的名门望族!确实有独到之处,令人心服口服!”

    说到此处,陆鹤浩对肃王比了个拇指,笑嘻嘻的走了。

    “殿下?”肃王左右听到这席话的人都变了脸色,俱担忧的望向肃王。

    “他这是老一套了!”肃王却依然心平气和,淡淡道,“只可惜孤可不是陛下,听他三言两语就怀疑至亲之人——这种口舌之利没什么好逞能的,倒要看看明日朝堂之辩,他是否依然能够如此利齿!”

    侍者们闻言暗松口气,却没注意到肃王目光微微闪烁,若有所思。

    这时候大家都知道,次日的朝会,必定激烈非常。

    不过当天傍晚,宫里传出的一道圣旨,差点引起群臣当场拥入宫城,提前开战——沉默好些日子的端化帝颁布圣旨,以陆鹤浩今日前往晋国大长公主府探望姑母为借口,称陆鹤浩孝顺体贴,知错能改,复其梁王之爵!

    这道圣旨一看就知道出自卫家之意,毕竟卫家现在要推举陆鹤浩跟肃王争位——而肃王是王爷,陆鹤浩却只是庶人,今日两人在晋国大长公主府中碰面,陆鹤浩一口一个“堂弟”看似不落下风,实际上肃王开口“孤”闭口“本王”,论格调论气势不知道甩了他几条街。

    卫家怎么肯让陆鹤浩一直吃这个亏呢?

    所以这会逮着个机会,也不管牵强不牵强,先把陆鹤浩的爵位恢复了再说!

    当然他们知道苏家绝对不会同意陆鹤浩这么容易恢复王爷身份的——所以这天傍晚,除了让端化帝下旨复陆鹤浩王爵外,他们还让梁王下狱后代掌宗正寺的宗正少卿出面,带人去肃王府逮捕肃王。

    理由自然是已经快被人忘记的襄王遇刺案。

    ……其实早在肃王第一次出现在朝堂上时,卫家就可以抓住这事儿发难了。

    之所以当时绝口不提,拖到现在才提起来,就是为了给陆鹤浩恢复爵位打掩护:你苏家现在是盯着陆鹤浩该不该恢复王爵这件事情追究呢,还是替肃王洗清谋害襄王的罪名?!

    苏家现在虽然占了上风,优势却也没大到可以同时达成这两个目的的地步。

    而这两件事情只能选择一件时,想也知道,苏家必定是选择后者——如此,阻挡陆鹤浩恢复王爵的阻力,自然会小了不少。

    “所以这个人选实在不行!”卫丕私下跟心腹惋惜,“如果不是因为陆鹤浩问题太多,身为先帝亲子,连恢复个爵位都要如此费尽心机,襄王案可以派多少用场?现在竟只能这么浪费掉了!”

    “襄王案到底是顾相亲自操的刀。”心腹安慰道,“哪是苏家轻轻松松就能解决的?说不准也未必会浪费呢?”

    卫丕苦笑道:“也只能这么希望了——”

    他揉了揉脸,“没其他事了,你且回去安置罢!不养好精神,明儿个的朝会可是撑不住!”

    第五百五十七章 妥协结果,长兴下降

    次日的朝会以卫家这边弹劾肃王罔顾手足之情、孝悌之义,谋害襄王,拉开了序幕。

    以裘漱霞为首的苏家派自然是一口否认:“肃王殿下与襄王殿下从前是血脉兄弟,现在亦是堂兄弟,既有血亲情谊,又无远近恩怨,且襄王妃与肃王妃乃是姨表姐妹,论情份比其他兄弟还要亲近,肃王殿下何以会谋害襄王殿下?这根本就是刺客胡说八道,意图挑起皇家手足之间的自相残杀!”

    裘漱霞又说,“这起案子当时是顾公亲自办的,诚然顾公名满天下,论眼光论城府非常人所能及!但有道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顾公亲自教养出来的弟子,贺楼独寒,不就是个例子吗?顾公能在贺楼独寒的问题上错一次,焉知不能在此案上再错一次?”

    这话说得卫家这边气得几欲吐血,卫溪铁青着脸亲自出马:“裘侍郎滔滔不绝端得是好口才!然而堂堂王爷遇刺,又不是无关紧要的小事,岂容你信口开河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他冷笑,“难道裘侍郎自从去了刑部,就是这么办案的?!难怪当初襄王殿下遇刺之后,顾公放心不下你这个刑部侍郎,不得不亲自出马!”

    “刑部断案自然是讲证据的!”裘漱霞嘿然道,“问题是,此案所谓的证据,哪一件禁得起推敲?只凭区区刺客之言,就要治堂堂王爷之罪,天底下竟有这样颠倒尊卑的道理吗?!”

    他斜睨了眼卫溪,“改天若冒出个乡野村妇,当街说卫尚书你始乱终弃,我刑部是不是也该立刻二话不说把尚你拿下狱治罪?!”

    又说,“何况说起来,肃王殿下没有刺杀襄王殿下的理由,倒是昨儿个才复了王爵的那位,早先既然对襄王殿下的岳父岳母兼姑父姑母下了毒手,焉知会不会抱着斩草除根的目的,继续对襄王夫妇下毒手?!所幸天可怜见,襄王侥幸生还——所以如果宗正寺要为此拿人的话,那么那位才复王爵的主儿,也该下狱去好好的交代交代,这些年来他利用陛下的信任与不察,到底坑过多少手足骨肉?!”

    他这话显然是要把襄王遇刺案跟梁王复爵到一起了!

    卫溪自然不可能让他如愿,当下就道:“之前贺楼独寒刺杀太子后,不曾提及顾公半句,但顾公依然不顾自己位高权重,为国之栋梁,立刻自缚,主动入狱,以全国法!至今人在诏狱之内,彰显皇皇之律!而襄王遇刺更在太子遇刺之前,刺客明言受肃王所使,昨日宗正少卿前往肃王府拿人却依然受阻——古话说的好,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肃王却如此轻贱国法家规,根本就是拿《大睿律》当儿戏!”

    “论长幼,顾公年过花甲,肃王却不及双十;”

    “论尊卑,顾公乃太子之师、国之宰相,无论品级还是地位,均不在肃王这个王爷之下!”

    “论于国于民,顾公受先帝之托,为陛下辅政,自为相以来,兢兢业业,夙兴夜寐,大睿至今昌盛繁华,顾相功不可没!”

    “而肃王殿下呢?除了托体先帝,承恩肃惠王之外,有何功劳于国?有何功劳于民?”

加入书签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打开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