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报错 | 加入书签 | 手机阅读

御宅屋-> 都市言情 -> 屠八妹全文免费阅读

屠八妹_分节阅读_17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那会的办公室通常都是两三人共用,几张办公桌拼在一块,关主任拉开椅子返身两手搭上屠八妹双肩就把她往椅子上摁。

    屠八妹屁股刚沾到椅子就跟烫了般立起,“这张桌子够乱的,是谁的呀?”她从袋子里掏出裹红薯的帕子抖开在桌上扫了几下,又趁势走去另一张办公桌前,动作麻利的把桌上报纸书本拢齐放好,再瞟眼大门,“我这人呀,有个毛病,门关着就喘不过气。”

    她边说往门口走去。

    “哎呀,什么时候落了这么个毛病?是不胸口闷?来,坐下,我替你看看。”关主任戗上几步欲赶在她开门前挡下她。不想屠八妹脚快,抢先一步敞开了门,她转身笑嘻嘻地说:“不怕你笑话,这寡妇门前是非多。自打我男人死后,一些个心术不正的家伙总爱趁黑敲我家窗子。我呀,索性就敞开大门,门口备盆狗血,谁敢来我就敢泼他一头狗血,让他见不得人!”

    关主任笑容僵在脸上,尴尬地抬手摸摸秃了顶的后脑勺,作声不得。

    屠八妹在椅子上坐了,又一脸正色地说道:“关主任,您是豆腐房的老领导,德高望重,向来行得正坐得端。我来找您一趟不能给人留下口舌,让一些不怀好意的人背后对您说三道四,您说是不?”

    “呵呵,那是,那是……”关主任在自己办公桌后坐了,讪笑道:“那咱们就言正传,你是来办承包手续的是吧?”他说着拉开抽屉,拉开一半,顿会,他又合上,他不能让屠八妹就这样给他拿住。

    “关主任。”屠八妹见他把抽屉拉开一半又合上,心里有数了,抢在他开口前先说道:“镇上人都说我泼辣,敢把脸面踩在脚下,他们不是我,哪里知道我心里的苦呢?就说那只鸡/吧,我当祖宗似的喂了半年多,眼看着马上要下蛋了,孩子们还眼巴巴指着吃鸡蛋呢!可老话不是说,小孩有吃在后头吗?我要是包下豆腐房不说办得红火,只要肯吃苦舍得下力气,我相信一家子吃穿用戴怕是不用再发愁,您说是不?”

    屠八妹这话意思很露骨,首先告诉你她屠八妹不是省油的灯,她是敢把自个脸面踩在脚底下的;再告诉你豆腐房是她全家的希望,你吃了她下蛋的鸡,收了她的礼,你要砸她一家人的饭碗她能饶过你?自己掂量着吧。

    关主任当然听懂了她的弦外之音,但就这样让她拿住岂非有失他这主任的面子?眼珠一转,他起身来回踱了几步,低头盯着自己脚上的皮鞋,似自言又似说给她听,“天马上热了,这皮鞋穿不住了,脚心都是汗。”

    屠八妹自布袋里掏出鞋底,“不怕,再有个三五日鞋我就给你赶出来了。您瞧,这鞋底还差一点就完工,布底子,透气,天再热脚板也不会出汗。我也就是想着赶在天热前给您和您爱人的都做出来,这不,上班我都带着,得空就扎两针。”

    “小屠啊,”关主任面上颜色好看了些,“这样吧,上午姜玉英来办手续我也是这么跟她说的,一些承包细节还要等上面正式文件下来。我让她月底来,你呢,我就给你句实话,你过三五天就来,怎么样?”

    “那我就谢谢主任关怀,我不打扰你办公,先回了,家里还有一摊事。”从关主任办公室出来,屠八妹扭头,心里暗骂:老狐狸,不就是让我做好鞋子再来,我就做了给你穿着上路,不得好死的!

    接下来,连着几日姜姐有事没事就跑来豆腐房视察工作,指使这个指使那个,俨然将自己当成了豆腐房至高无上的领导者。她不在时,公家的买卖,下月又换私人承包,因此大伙都不上心,她来了就积极点做个样子。屠八妹偏不,她不在,屠八妹坐在案板后的木凳上缝着鞋面上的边;她在,屠八妹还是照旧坐在凳上专心缝着鞋边,姜姐不高兴了,不高兴,她得说道说道。

    “淑珍啊,你来豆腐房工作也快五年了,你看你这工作态度,上班时间干私人活,你这让我以后怎么服众?”

    “怎么,这还没走马上任就拿我开刀啦?”屠八妹面上带笑,说出的话让姜姐听着却觉刺耳。

    “你也太把自己看高了,我拿你开什么刀?你是豆腐房的元老还是小组长呀?就算我还没把豆腐房包下来,但我现在好歹还是个组长,你这工作态度有问题我就得说你,你看谁上班时间干私活了?”

    “现在是有人来买豆腐我不卖给人家还是把人赶跑了?我又没耽搁卖豆腐你管我干不干私活呢?等你承包下来你再立规矩不迟,着的哪门子急。”

    屠八妹给了她一个白眼,气得姜姐当众指着她说,“别怨我心狠,你就做好下月卷铺盖的准备吧!”

    三天后,豆腐房全体人员一早都到齐了,大家聚在豆腐房内静候关主任大驾光临。昨儿下午大家都得到通知,今早关主任过来有事要宣布,姜姐打进门起就满面春风,一副尘埃即将落定的表情。豆腐房的老李头夫妇和傅伢子均用同情的目光看向屠八妹。

    八点整,关主任胁下夹着公文包来了。

    关主任来后打了几句官腔,随后从公文包里抽出几页纸,当众宣读了承包合同,当他念出合同承包人屠淑珍,承办期限为十年后,豆腐房又炸锅了。

    “我说关主任你没搞错吧?怎么这承包人打个屁的功夫就变成她屠八妹了?未必我们这些老人都死绝了?”姜姐头一个跳出来发难。

    因为关系到自己命运,姜姐又承诺过原班人马一个不动,是以大多数人都站在姜姐这边,强烈要求改换承包人。

    关主任把合同放进公文包,一副公事公办的口吻,“这是上头决定的,承包期以十年为限,所以年龄就占了优势,谁不服,自己去县里找领导反映。”

    说完关主任拍拍屁股走了。

    他前脚一出门,屠八妹后脚上前给大家鞠了一躬,随后她撩撩头发,扯扯衣襟,这才不慌不忙开口。

    第四十一章 老实人发威

    “这个豆腐房除去傅伢子你们谁都比我资格老,一天能卖出多少豆腐需要多少人手你们心里都有杆秤。我就长话短说,暂时只留下老李头夫妇和傅伢子,以后豆腐房生意做起来了需要加派人手,到时谁要想来我举双手双脚欢迎。我屠淑珍说到做到,今儿就对不住大家了。”

    在屠八妹说出心里都有杆秤时大家伙就站不住脚了,等她说完没被留用的就骚动起来,姜姐更是早按捺不住,这会手一甩,一脸激愤,“你少他娘的在这里假惺惺,没那金钢钻你揽什么瓷器活?那天还劝我慎重考虑,真有你的,屠八妹,这就叫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就是,一点口风没露就变承包人了,真是阴险。”

    “话不能这么说,关主任不说了,承包人主要看年龄。”

    木已成舟,有那见风使舵想留下者开始积极向屠八妹靠拢。

    屠八妹不为所动,她说:“不是我心狠要砸大伙饭碗,今天我要心软,那明儿我砸的就是自己饭碗。离下月还有三天,这三天你们来或不来都随你们的心,不来我相信镇上也不会少你们这月一分钱。”

    “你相信?你算老几?”姜姐点着屠八妹鼻子说,“你以为这承包人指定就是你屠八妹了?做你的春秋大梦!我这就上县里找局领导去,我就不信你还有本事爬上了局长的床,你给我等着!”

    “你说什么?”屠八妹戗上一步拦住她,“你给我再说一遍?”

    姜姐胸脯一挺,声音高了八度,“好话不说二遍,但我说的不是好话,你要没听清我就当着大家伙的面再说一遍,你听好了……”她拍着自己胸口,“我,姜玉英,不相信你那一百来斤还有能耐爬上县领导的床!”

    “我撕烂你的臭嘴!”屠八妹扑上去撕扯她,两人扭打起来,几个拥护姜姐承包的大妈假借劝架暗中相助,你一拳,她一脚,屠八妹寡不敌众,被身板高大的姜姐死死压倒在地,明里暗里不知挨了多少下。

    “哎呀你们这是干什么……”何婶听到动静跌跌撞撞跑进来急得手足无措,她拉开这个,那个又冲上去,正慌得六神无主,平时不哼不哈的老李头抄起一条长板凳横抱在胸暴喝一声:“都给我住手!不住手的我手中板凳可不认人!”

    老实人要么不发威,

    一旦发起威自有一股雷霆之力,当场便将豆腐房一干人等震慑住。何婶不识得老李头,趁别人愣怔之机她赶忙拉起屠八妹,替她拍打着身上尘土。屠八妹悄声说自己没事让她别担心。

    “好你个老李头,你是吃错药还是脑袋让石磨压了?”姜姐反应过来立即朝老李头开炮,“你以为她屠八妹是好心留下你呢?做梦去!她这是要把你当牛做马使唤,往后人少了活多了工资一分不会涨,你分不清好赖还向着她,你就等着累死吧!”

    老李头重哼一声,将手中板凳摔在她脚下,唬得她弹起往后戗了好几步才稳住身形。张嘴欲声讨老李头时,老李头的老伴周大妈端着一板刚做好的豆腐直直朝她走来。明明边上宽天宽地,周大妈偏杵到她面前,绷着一张黑桃老k脸一声不吭。她没打算让,双脚却违背她的大脑指令往边上闪了闪。

    待周大妈昂首过去后,姜姐看看大伙,气得脸上红一阵白一阵,有心发作,又觉过了发作的点。这些年身为小组长豆腐房的日常事务一直她说了算,几时受过别人这样的气?若就这样罢休不是她的性恪。牙一咬,她指指周大妈和老李头,切齿说道:“你们给我等着,别以为这豆腐房就是你们的天下了,我这就上县里找局长去!给我等着!”

    姜姐一走,几个不上早班方才暗中相助她的人也悻悻而去,另几个对视一眼,围住屠八妹开始打苦情牌。屠八妹毫不动容,要说困难,这豆腐房谁家又宽裕?老李头夫妇在豆腐房工作十几年,两口子都是出了名的老实人,不说任劳任怨那也是勤勤恳恳,更何况人家还有四个孩子要供养;至于傅伢子,进豆腐房虽不到半年,但平时脏活累活总是抢着干,家中还有一个瘫痪的老母亲需要他奉养,这样的大孝子把他开了良心上过得去吗?是以屠八妹仍是先前那话,今日她若心软明日她就得卷铺盖滚蛋。

    几人还想缠着屠八妹继续求情说好话,屠八妹自顾拉着何婶进了藏物间。

    藏物间一角叠架着几条长板凳,板凳上搁着几大袋黄豆,靠门这边角落有张小床,屋子里还散着一些零零碎碎的用具。屠八妹用脚把屋中央的用具踢到角落,尔后对何婶说:“明天我让老李头把这屋子上把锁,再好好整理一下从下月起上班时间重新调整,每天凌晨五点开工。我想让你家老二平时晚上就住在这,省得一来一去路上折腾,你看行不?”

    何婶顿时一脸激动,连连点头,“行行行,这有啥不行的?我真是做梦都不敢想我家老二能上镇里来上班,让我说啥好呢?我嘴笨,你别挑理,我心里感激着呢!回去跟他和他阿大一说,他俩父子还不知会乐成啥样儿!”

    屠八妹笑笑,“做豆腐也算是门手艺,虽说不比在家种田轻松,但好歹是在屋子里干活,风吹不着雨淋不着的。”

    何婶两手一拍,“谁说不是呢,咱乡下人能在镇上谋个差事,别的不说,单在乡下往后就没人敢轻看我们一家子。这可都是托了你的福。”

    “咱们两家不说这客气话,以后老二每天早中饭我管了,晚饭他若愿意回去吃就回去吃,不愿回去就上我家去吃,不在乎多他一张嘴。工资我就按我家老二在粮店做零时工的标准发放,每月三十七块六毛钱,要是生意好以后再往上调整,到了年底我也亏不了他。”

    何婶心花怒放,恨不能马上插翅飞回家报告喜迅,但是不行,她还有买卖。想到买卖,她一拍大腿,“看我,光顾着高兴把买卖都忘了,我得出去张罗生意了。”

    屠八妹说:“走吧,我去称点肉,你收摊后上我家去,今晚在我家吃了饭你再回。老八还问起过你,老七也是。”

    “哟,冉妹子问起过我?”

    第四十二章 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你又是给她做新衣裳又是送吃的,她能不惦记你吗?”说话间两人到了豆腐房外何婶的摊子前,屠八妹弯腰从筐里抱起一颗大白菜,剥着焉了边的白菜叶说,“我也瞧出来了,你是真心喜欢我家老八,要不干脆让她认你做干娘,你看怎么样?”

    “哎哟天老爷,早起也没听到喜鹊在我家枝头喳喳叫,怎么这好事就都找上我了?不瞒你说,头回你领冉妹子上我家我就有这心,只是没敢跟你张这嘴。”

    “嗨,多个人疼她那是她的福气,而且她户口上到你家这也是她跟你们一家人的缘份。就这么说定了,我先去称点肉,去晚了尽是别人挑剩的。”

    “顾冉妈。”何婶拉住屠八妹,“你要是为庆贺包下豆腐房称肉你就去称,我不拦你。要是为请我吃顿饭就不用去了,收摊后我得赶回家做饭。我要不回去他们爷几个饭都吃不到嘴里,没一个会做。”

    何婶不去,肉也是要称的,一则,自然是为庆贺;二则,屠八妹要去蔡屠户摊上取猪尿泡。不知是这方子真的管用还是老六终于被打怕了,连着好些天都没再尿过床。

    屠八妹走后,余月红从菜场东入口逛过来了,她已连着好些天没进过菜场,这阵子都是她家老邓来买菜。何婶看到她,忙不迭抱起之前屠八妹剥过叶子的大白菜准备送她。所谓饮水思源,先有了顾冉的落户,其次才有她家老二的好事,一颗白菜虽不值钱总是份心意。

    “小邓妈,这个……”余月红左顾右盼走到何婶摊前时,何婶堆起满脸笑,手中白菜已呈送出之势,却生生被余月红面上陡现的冷漠给僵在半空。

    难道是她看错人?不能啊?

    望着余月红背影何婶一脑子浆糊,搞不清什么状况。

    肉铺那头,蔡屠户手起刀落,剁下一块猪肉,拎起往秤盘上一扔,笑呵呵地说:“今儿不是周六怎么……”顿会,他赶紧又说:“当我啥也没说。”

    屠八妹乐了,“是,没错,以往我只周六给孩子们开次荤,谁让我家孩子多,别说吃肉,就是每月的柴米油盐都得计划着来。但今儿不是周六我也破次例,不为别的,是有值得庆贺的好事。”

    “好事?啥好事?”蔡屠户问。

    “就我们那豆腐房我给承包下来了。”

    蔡屠户面上一松,“这的确是件好事,不过这副担子……你一个女人家的……好好干吧,有需要出个力跑个腿的你打个招呼,别硬扛。”说罢他一刀又剁下半斤肉,与先前剁下的一斤一并用草绳串了拎给屠八妹,说是算做一斤。

    “你摆什么阔?你家条件比我家强不到哪去。”屠八妹把猪肉打横放在案板上欲去解草绳。

    蔡屠户拽过猪肉重又拎起给她,“你就踏实收下,权且算我送你的贺礼,别推来推去叫人看见笑话。”

    周围肉铺屠户们都在热火朝天做着生意没人注意他们,孟大给顾客剁着猪蹄更没闲功夫往这边瞅。

    “心意领了。”屠八妹推着他胳膊,“身正不怕影子斜,谁爱嚼舌根嚼去,又不费我的口水。另外跟你说下,鞋我过几天做好就给你送来。”

    “别多话,拿着。”蔡屠户胳膊又伸过来,屠八妹欲待再推回去,来顾客了,为不耽搁蔡屠户做生意她只得从他手里接过猪肉,丢下一句,“那下回我再把钱补上。”

    屠八妹拎着猪肉转回豆腐房,何婶一见她,忙上前拖住她,把余月红的事说给她听。

    “她没理你?”屠八妹嘴角勾出一丝不屑,“还科级干部呢,就这水平。我跟你说,往后你见到她就朝她跟前吐口水,看她还敢搬翘不!”

    “你,你俩是不吵架了?”

    “她那人自以为是,她儿子,就邓光明,看上了我家老三,两人悄悄好上了。结果她知道后不乐意。”

    “那为啥呀?”

    “能为啥?谁让人家两口子都是当官的,小芝麻官罢了!可人家那俩眼珠子愣是长到了额头上,瞧不上我们小老百姓,嫌门不当户不对。”

加入书签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打开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