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报错 | 加入书签 | 手机阅读

御宅屋-> 武侠修真 -> 为龙之道全文免费阅读

第十三章 功成名就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三章功成名就

    时光荏苒,岁月无情,转眼间,已经过了五十年了。

    炎炎夏日,烈日当空,蝉叫声声,人人拭汗,空气中充满了热的气息。

    路上的行人道边的商贩也都无精打采有气无力的走着路叫卖着价钱,很有一种省时省力的默契。

    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打破了这种默契。马蹄声由远及近,人们才看清楚,原来是一位官差,他好像有要事,一边用力抽打着马,一边喊着驾!驾!前面的人别挡路,,快快闪开!

    俗话说民不与官斗,行人们尽管心里不情愿,但还是纷纷退到道路两旁,给差人让开了一条路。差人也没理这些升斗小民的心理活动,他骑马行至一座装潢精美规模宏大的寺庙前,轻轻的下了马,整理了一下仪容,神态恭敬地敲了敲门,喊道:苏州知府郑兴郑大人差人求见!过了一会儿,寺门打开,一位年轻的知客僧客气的将差人迎了进去。

    道边的行人见此,也不意外,只是纷纷议论:大明寺真些年来真是越发兴盛啦,连这些大人物来拜访都不敢对其不敬。

    这算什么,前几年皇上皇太后不是也来进香了吗?

    那都是鉴真大师的功劳,连皇上都敬重。

    多亏了鉴真大师法力高强佛法无边更兼心地宽仁慈悲为怀,才护佑住了一方百姓,不然这么多年来,妖怪害人干旱洪涝,不知要死多少人啊。

    是啊,自从四十年前鉴真大师学艺有成,首次出山就为赵庄赵员外屈死不散的鬼魂成功超度,解决了扰民多年的赵庄鬼屋之害而声名大振,到现在已经快四十年啦。

    说的没错,第一次不说,往后的李村驱鬼南山伏妖虎长江降恶蛟医治丞相大臣多年顽疾亲赴牢狱劝得杀人疑犯认罪自首,两次率领寺中僧人修筑堤坝防洪救灾,每月还发放钱粮,救济那些贫苦百姓鳏寡孤独,现在四方百姓无不在家礼佛上香,祈求佛祖保佑,让鉴真大师好人有好报,还有······

    那人越说越起劲儿,见没有人打断他,就接着说:大明寺出了鉴真大师这么一个高僧,从此声威高涨,名声传遍大江南北,仰慕朝拜之人也蜂拥而至,不光是平民百姓,就连达官显贵甚至皇亲国戚也常来拜访,希望得到鉴真大师的指点,聆听教诲。

    大师也是真有高僧风范,所见之人,不分门第高低身份贵贱,只要与佛有缘或者心怀诚意,都可以入寺详谈,而且言出必中,不求回报。这些人感念大师的恩惠与德行,回家后都自发的宣扬大明寺和鉴真大师,最后怎么样?连皇上和皇太后都被惊动了,前年来大明寺进香,与鉴真大师谈了整整一天,听说出来后精神饱满,心情愉悦,当天就赐了大云寺一面佛门净土的牌匾,然后邀请鉴真大师做当朝国师,听说大师当时以‘心无杂念故土难离因果循环缘分天定’这几句禅语推辞了呢!

    是啊,这一下,鉴真大师才是真正的名扬天下了呢!以前还总有一些不自量力的和尚道士来挑战,现在也都没有了。

    我看呐,大明寺只要有鉴真大师做方丈,就会继续兴盛下去。

    这几人正说着,就看见那个官差被知客僧礼貌的送了出来,抱歉的说:施主请见谅,方丈已经闭关一年了,不是何时才能出关,等方丈出关后,本寺才能请他老人家出门去做法事。

    官差连忙摆了摆手,受宠若惊的回话道:怎敢因为我家大人这点儿小事惊扰到大师的修行?贵寺实在是太客气了,待我回去禀明府台大人,请他等大师出关后再来相邀也不迟。那我就回去了,小师傅不用送了。

    说吧,转身上马,奔驰而去,而那知客僧也是叹息了一声,双手合什,念了一句阿弥陀佛!就转身回了寺内,只留下寺院外的百姓依旧议论纷纷。

    这五十年来,鉴真勤修佛法,有了《虚空藏经和《大光明经两部佛家顶尖修行功法,再加上云沧海亲自为他筑基,时不时的为他找些天材地宝进补,而他自己本身也是悟性非凡,佛缘深厚,修行进度可谓是一日千里,修行一年顶上普通人修炼十年。

    在修行十年后,鉴真听从云沧海的劝告,外出积累外功,加深历练,当时寺中的各位长老还对他的实力有所怀疑,可当鉴真使出了一套袈裟伏魔功的武术和施了一手佛光普照的法术后,就都哑口无言了,因为寺中除了正在闭关的几位上代高僧师祖,已经找不到能超越鉴真的人物了。所以尽管对他的修行进度惊讶无比,也只能归结于天赋问题,却无人敢刨根问底了。

    鉴真获得可以自由出寺的权利后,就开始了自己降妖伏魔普度众生的历程。

    他量力而行,从不狂妄自大,从简单的驱邪捉鬼开始做起,随着修为的提升,他能做的也越来越多,在降服了妖虎和蛟龙后,鉴真已经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便不再挑战更强大的妖怪,开始专注于积修功德,救助百姓,无论对佛家还是道家,甚至所有的修炼者来说,功德都是很重要的,功德越高,自身的福缘修炼速度境界提升就越多越快,在修行中所遭受的劫数就越轻。

    随着鉴真的修为越来越高,名声越来越广,来拜访他的人也越来越多,鉴真向云沧海求教,云沧海对他说:这些人生琐事,可以由你自己决定,不要事事都依赖我,要有自己的主见,否则,你永远也无法独立,要对自己有信心。鉴真幡然醒悟,暗呼惭愧,表示自己以后一定改正这个习惯。

    于是,鉴真再也没有因为一些平常事求教云沧海,而是自己拿主意,云沧海看在眼里,心中也暗暗欣慰,自己这个小兄弟,终于长大了。

    鉴真不但对拜访者很是客气,而且有求必应,事必功成,名声自然更加远播。寺中长老看在眼中,也厚着老脸,请求鉴真代为训练寺内僧众,教授徒弟,鉴真欣然答应,在征得云沧海同意后,将从它那里获得的一些中低级修炼功法在寺内普及开来(当然都是修真界的大路货,而且经过修改,没人能怀疑是从别家门派偷学的),又挑选了几名天资聪颖品行良善的小和尚做徒弟,将自己所学倾囊相授,毫不藏私,寺中僧人见鉴真如此豁达诚恳,都为他的德行所折服,从此任其驱使,毫无怨言。就连后来几位上代师祖出关后,也对鉴真的修为和德行大为赞赏,全力支持。

    那降服的蛟龙本来很是骄傲,但是先被鉴真擒下,后又被云沧海用自身的龙威吓唬了一番,乖乖的认主做了鉴真的护法神兽,鉴真和云沧海念在它也有龙族血统,并没有亏待它,传了它一套大威天龙护法神功和一段龙族修炼功法;而那只妖虎就没这么幸运了,认主后只传了一套叫伏虎金身的炼体法决,不过鉴真又教了它们一套叫龙盘虎踞的联击之术,一龙一虎联合施展起来以后能威力倍增。

    收服两兽以后,鉴真外出降妖伏魔就有了代步工具,而百姓看见鉴真骑龙飞过天际的身影,都纷纷远远地跪地叩拜,对鉴真更为敬畏。

    而各地百姓,流浪僧人,都纷纷投奔大明寺,希望成为其中的一员,聆听鉴真大师的教诲。大云寺也广开寺门,收纳八方豪杰,但是精挑细选后,只留下了少部分资质上佳,品性平和,或者有一技之长,福缘深厚的人受为弟子。

    纵使经过了挑选,每年来大明寺拜师的人还是络绎不绝,大明寺也从这些年的挑选授业中获得了极大的好处,可以说是香客如云僧众入雨,兴盛之势已经是不可阻挡了。

    人多了,自然会有些良莠不齐,但是鉴真的佛家慧眼可不是摆设,对着这些凡夫俗子,一眼就能看清他们的本性如何,所以也赶出了不少害群之马,使得寺内僧人们对他更为敬畏。

    终于,在鉴真四十五岁那一年,前任方丈宣布卸任,在全寺僧众的支持下,由鉴真担当大云寺第十五任方丈。鉴真继任方丈后,更是励精图治,同时也没放松自身的修炼,将诺大的大云寺治理的越发兴盛,连庙宇也扩大翻新了几圈。

    就这样,外有百姓称颂,内有云沧海的指点大明寺全体僧众的支持,鉴真和大明寺在这五十年里声威越来越盛,可以说名满天下,已经俨然成为天下间的大门派了。

加入书签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打开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