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报错 | 加入书签 | 手机阅读

御宅屋-> 都市言情 -> 倾君策,隐身贵女全文免费阅读

倾君策,隐身贵女_分节阅读_7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沈容忆起前世凄凉的生活,直到惨死方知石氏、沈宽的死既不是病,又不是“意外”,而是被人迫害所致。谁能害到石氏的性命?石氏一生皆住在石台县,走得最远的地方便是绵州城,她还是为了查看绵州城的几家布庄、杂货铺账目而去。以沈容的判断力,她觉得石氏、沈宽的死与沈老太太、二太太李氏脱不了干系,弄不好,还与沈俊臣有关。

    若是让沈宛知晓,祖母与父亲尽皆靠不住的,沈宛指不定得多伤心。

    这样的祖母,这样的父亲,哪里会护着她们。

    他们姐妹无佯,不过是因为她们是女儿身,再则多两个美貌的女儿,只会襄助父家、娘家兄弟的前程,有百利而无害。

    *

    半个时辰后,自荣国公府的侧门而入,穿过垂花二门,再仪门,荣国公府楼台亭阁华美雅致,扶栏鲜丽,琉璃瓦闪耀,亭台楼阁移步换景;绿枝如云,繁花似锦,雕梁画栋,美如阆苑仙境,精雕细琢。

    到了一处二进的小院前,但见院门前站着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女,身后静立着两名婆子与四名着粉褂的少女,她长着一张容长脸蛋,一对浓淡适宜的柳叶眉、丹凤眼儿,盈盈一笑露出一对漂亮的小酒窝,真真是个标致的如花美人儿。

    少女笑道:“我是萧清妍,今晨收到沈家的贺寿礼,方晓二位姑娘在咸城,真是慢怠了二位姑娘。”

    沈宛可没有送贺寿礼,她不知沈俊臣的打算,也不知沈家与萧家的交情如何,怎能冒昧送礼。听说致德帝膝下已有六位皇子成人,表面和睦一片,私里斗得你死我活,她又怎会掺合父亲在朝中的事。

    萧家声声说收到贺寿礼才知她们姐妹到了咸城,却不知道,她们姐妹不是为送贺礼而来,实则是要赴京与父亲团聚途经此地。

    萧家误会,沈宛也不好更正,生怕闹出了笑话来。

    萧清妍热情地拉着沈宛的手,在她们过来时,她便细细地打量着沈宛,虽说萧家也出美人,可像沈宛这样气质脱\俗,生得娇俏灵动又举止得体的,不由得她高看两眼。沈宛之美,多静一分,便显木讷;多一分动,又显得太过跳脱。沈宛就是这样,不多不少,即让人亲近,又不让人觉得太过招摇,把握得恰到好处,令人赏心悦目,一见就产生好感。

    沈宛携沈容盈盈一拜,“我叫沈宛,萧姑娘,这是我胞妹沈容,叨扰了!”

    萧清妍笑着打量着沈容,“瞧瞧你们姐妹,真真生得像花儿一样,瞧得我眼都移不开。”她依旧拉着沈宛的手不放,对身后的婆子道:“同来的护院男丁安顿在外院客房。”

    婆子走近石老爹父子与三名护院,“几位请跟我来!一路风尘,定是辛苦了,屋里已备了酒席,且先用些。姑娘们的包袱箱子交给我们安顿。”

    萧清妍与沈容姐妹寒喧了几句,见近晌午,便令管事婆子给沈容姐妹安排了午宴。

    沈容姐妹用饭时,石妈妈遣了小环去寻外院服侍的婆子,着人去寻石老爹备马车,只说稍后大姑娘要上街采买。小环又与婆子打听了咸城哪家成家铺子好,哪家的首饰做得精细价格适中等等。

    小环正在外院打听,一个跑腿的三等丫头过来,对婆子欠身禀道:“柳嬷嬷,前府那边过来一个精明的婶子,说是沈家下人要来服侍沈姑娘姐妹的。”

    ☆、第17章 再见恶奴

    小环想的则是:定是大老爷遣来送贺礼的几个下人,他们没想到能在咸城遇到大姑娘姐妹,如今撞一块儿了,下人们除了随身服侍太太姑娘们的,统络都安顿在荣国公府的前府下人客房里。

    “既是娇客下人,且把人领进来。”

    萧家管事婆子柳嬷嬷音落时,已经过来了一个着紫褂的精明妇人,看上去约有三十多岁,打扮干练,一见人就笑,直笑得眉眼弯弯,光是这笑模样立时就让人生出三分好感。

    妇人欠身道:“我是户部左侍郎沈府李管家的女人,大家都唤我李婶子,特意过来服侍我家大姑娘。”

    小环没见过这李婶子,倒是认识李管家父子,李婶子听说是早年宫里头放出来的宫女,无家无亲人,后得遇潘氏收留,将她许给李管家做填房。

    “李婶子,大姑娘正在里头盼着呢,快进去。”小环不说多话,拉了李婶子就走,走了一截方回头来,“柳嬷嬷,辛苦你了,回头还得劳你帮忙呢。”她奔了过来,塞给柳嬷嬷两个五分的银锞子,这抵得一串铜钱,立时心下大喜。“我家大姑娘赏柳嬷嬷吃茶的。”

    李婶子也是精明人,虽未见过小环,立马就知道这丫头是与大姑娘一起长大的贴身丫头小环。这次沈家人举家入京,除了一些得用、离不得又极好的下人随行,旁的都留在石台县沈家,有的或放在了庄子、店铺上,还有的留在了沈家看守老宅,又有一批丫头放出去配人,就如服侍沈容的丫头,今年便有十五,离开时就放出去配人。沈老夫人直说入了京再另买了好的给添上。

    萧清妍吩咐婆子预备午饭不到半炷香,一个精干的嫂子领了五六个丫头进入花厅,只片刻就摆上了饭菜,将八仙桌儿摆得满满当当,菜式甚是精致,一边摆放,精干嫂子一边报着菜名,末了,又道了声:“二位姑娘慢用。”立有两个丫头取了食盒里的湿帕子给二人。

    小环立在一侧,被萧家的下人给震住了,“大姑娘,李婶子来了。”

    沈宛一边拭手,一边道:“李婶子,可用过午饭了?”

    前府那边,下人们的午饭摆上桌,但还没开吃,摆的是六菜一汤,两荤四素,比不得主子客人们的菜式。李婶子知萧家这回是大办,又赶上荣国公与当朝太后同日寿诞,太后的千秋节与荣国公撞一块儿,听说京城那边今儿也是大操大办、热闹非凡。

    李婶子看到石老爹寻来,用的是与他们会合的名字,两边的人儿一会合,她就听说大姑娘得了荣国公府下的帖子,被请到府里的事儿,立马就寻了过来,说要服侍大姑娘,她们夫妇这些年跟在大老爷身边,自是知晓大老爷对大姑娘的态度,也知道大太太这两年一直忙着给大姑娘议亲的事,选的都是名门望族。

    又听老太太在大老爷面前不停夸赞大姑娘,直说大姑娘言行得体,大方温婉等等,便是那模样也是绵州城里数一数二的好,连大太太也听得心花怒放,而二老爷夫妇也是跟着夸赞不已,她心下好奇,想知道这个人见人夸的大姑娘到底是何模样。

    这会子,李婶子看着沈宛,她就这样坐着,即便看是寻常的坐,却吸住她的目光,虽说京城那地儿美女如云,可自家大姑娘这容貌还真是出挑的,怕是往贵女堆里一站,不知道要压倒多少人。虽然五姑娘现下还小,眉眼里倒与大姑娘有六分相似,只是长得瘦弱了些,还带着三分病容,却也是个清秀如花的。

    李婶子答道:“还没呢。”

    ☆、第18章 饱嗝

    沈宛扫了下八仙桌,“偏厅里头还有张八仙桌,撤几道菜下去,你与石妈妈、小环先吃着。回头李婶子陪我们姐妹去街上添补几件物件儿,祖母原是疼宠我们姐妹,也有新裳首饰,可今儿比不得寻常,不敢怠慢。”

    夜里可有一场盛大的宴会,这可是要面见淑妃娘娘,就算不能装扮得最好,至少也不能让人挑出错处来。

    沈宛用手点指了几道菜式,小环与石妈妈便拆到偏厅的八仙桌上,李婶子又帮衬着,几个来回,八仙桌上的菜就撤了一半,最后只余了八道菜,荤素参半,又有一钵“天麻大补汤”。

    有荣国公府的丫头服侍,沈宛便遣了石妈妈、李婶子去偏厅里用饭,沈容见在旁人家作客,动作优雅许多,沈宛只时不时地看上妹妹一眼,见她行事还算得体只闷头吃饭,她用了碗米饭,又添了碗汤。

    沈容则是连吃了两碗米饭,就连汤也饮了两大碗,直瞧得沈宛两眼发直,想训斥两句,又怕人见了笑话。

    沈容吃饱了饭,摸摸肚子,立时打了个饱嗝。

    沈宛微微拧眉,轻啐道:“真是失礼!”

    沈容道:“饱嗝与放屁一般,不能控制,想打就打了,此处又只我和姐姐……”

    沈宛一脸肃容,沈容说的话越发难听了,竟把“放屁”也说出来,眉头锁得更紧,“你还有礼了,祖母和女先生是怎么教导的?作客时只能吃个半饱,防的就是失礼。”

    沈容到底吃了多少,这才打起饱嗝来。她们亲娘仙逝,她是长姐,自有责任教导妹妹礼仪廉耻。

    沈容咧嘴笑道:“姐姐宽心,今儿晚宴,我指定不打饱嗝,夜里不能吃饱,你总不能让我晌午也吃半饱,我可正长身体呢,前些日子又病过一场,怎么也得把身子养起来。”

    沈宛颇有些无奈,“我就怕把你养成只小胖猪。”

    “即便是小胖猪,那也是姐姐的妹妹。”

    “今儿小嘴这么甜,是不是又想哄着我给你买东西。”

    本尊想要东西时,就甜言蜜语哄着沈宛,一旦东西得手,又成了那个自以为是,谁都没理,就她最有理。

    “姐姐自会将我打扮得漂亮乖巧,何须我劳神,我只管等着姐姐打扮我。”

    沈宛哭笑不得,“夸你一句,越发得意上了。”她掏出帕子,伸手给沈容拭了嘴,对着里头唤了声“小环”。

    小环立时将嘴里的菜咽下,匆匆奔了过来,“大姑娘。”

    “这汤还多着,赏你们吃,拣你们爱吃的移到偏厅桌上。”她又转身对两侧站着的服侍丫头道:“旁的都撤了吧。”

    二女应声“是”。

    小环捧了汤,李婶子又挑了两样菜进去,丫头们有的撤菜,有的便捧来了漱口水,沈容小心地看着姐姐的动作,含一口吐到铜盆里,再含一口吐出来,如此反复了三回,又有一拨丫头过来,这次递的是带水铜盆,一侧又备了拭手的毛巾,沈容脑子里涌现的都是《红楼梦》里的情形,洗一个手要用两盆水,用三条毛巾。

    小环见沈宛姐妹用罢饭,抹了把嘴又洗了手便立在花厅侧服侍着,见有丫头奉来茶点,又沏了新茶水。

    石妈妈用罢饭换了小环回偏厅继续,李婶子是最后一个出来的,似吃得很尽兴,人已经出来又退了回去,沈容听到她打了两个饱嗝这才出来,脸上挂着笑,“大姑娘,我陪你去街上买脂粉首饰。”

    沈宛道:“奶娘且留下小憩,我与五姑娘早去早回。”

    “是。”

    侧门二门处,石老爹早已备好了马车候着。

    沈宛在荣国公府的下人引领下出了二门,坐上马车,她方问李婶子道:“老太太可抵京城?身子可好?大老爷、大太太可好?”

    - - - 题外话 - --

    祝读友亲们新春快乐,阖家幸福!!敬请支持哦!!

    ☆、第19章 露馅

    李婶子笑答:“回大姑娘话,老太太是腊月二十酉时到家的,长途跋涉,到底是累着了,次日便有些闹肚子。大太太请了宫里的陈太医来请脉,现下已大好。大老爷上任吏部左侍郎以来,神采奕奕,春风满面,倒还顺心,身子也好。大太太自是好的,听说举家要迁入京城,将府里都打点好了,漱芳阁拾掇甚是得体……”

    沈容将车帘挑起一角,只看着外头,这就是荣国街,咸城最繁华的街道,相传这条街上所有的房屋全都是荣国府的,街道两侧店铺林立不知凡几,就算荣国府租出去,一月也有不少收益。

    李婶子瞧了一眼,“大姑娘且去昇平街买,荣国街的东西虽好,着实太贵了些。”

    沈宛微微点头。

    李婶子又将话题切回,“府里的事,想来管家也与老太太、大姑娘提过,大老爷荣升了,上个月左相大人送了一个美人给大老爷,是如今的三姨娘,最是得宠,专挑了处院子安顿着。”

    沈俊臣原纳有两房姨娘,大姨娘是石氏的陪嫁丫头,当年他赴京赶考,石氏生怕他身边没人照应,特意抬了大姨娘的位分,着她一路跟随服侍,就是后来沈俊臣得中状元,簪花游街时,被礼部尚书家的千金潘氏瞧中直闹得非君不嫁,沈俊臣便自作主张在京城迎娶潘氏为平妻。娶潘氏时,大姨娘正身怀有孕,已足五月,便欲回石台县,可潘氏哪里肯放人,硬是留了大姨娘在身边服侍照应,只是大姨娘的头胎是个男孩,没满月便得了月子疯夭折而去。

    后来,沈俊臣在翰林院做了一年余的庶吉士,因有潘家帮衬打点,谋了江南某地知县的实缺,沈俊臣领着潘氏、大姨娘去了江南赴任。

    沈俊臣在江南倒干得风生水起,没几年便做了知府,又升了道台,去岁赴京述职,得了个上上之评留任京城,在吏部谋了吏部巡视郎中的实缺,瞧着是降了,他也沉得住气,看入了上司之眼,只得一年又荣升吏部左侍郎,硬是生生将之前那些吏部老人给压了一头。

    李婶子一路巴结讨好地说着好话,她对咸城也不熟,硬是装出一副地道咸城人的模样来。“咸城昇平街颇是有名,这街上的成衣铺子生意极好,你瞧瞧成衣铺子对面还有首饰铺子……”

加入书签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打开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