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报错 | 加入书签 | 手机阅读

御宅屋-> 都市言情 -> 倾君策,隐身贵女全文免费阅读

倾君策,隐身贵女_分节阅读_16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在她的笑声里,所有刚才“鬼附身”的人都清醒了过来,“你们这些小鬼,都散了吧!沈府这一场乱局,真是太有趣了!太有趣了!”

    所有人发疯表现的“鬼附身”,其实是她施下的催眠术。沈容一说“娘、娘啊”,他们就会催眠术发作,而一听到沈容笑,他们就会醒转。

    大姨娘当即跳了起来,指着沈宛:“你胡说!别听她胡说八道!五姑娘,你不要血口喷人!”

    “各位若是不信,此刻将大姨娘母女的下人束住,去她的院子搜,自能发现真相!吴小草,你装善良无辜,装得很好。自我娘来到这里,你们所有人做的事,她全都知道,要不要我说出你给大太太几时下的绝孕散,再说出你几时害了二姨娘、三姨娘,再几时成功给小太太也下药成功,给四姨娘、五姨娘也下药成功的?啧啧!你真是太喜欢大老爷了,喜欢到不想让其他的妻妾再生出孩子……恭喜大老爷,你这一生,真正懂得喜欢你的女人,早就香消玉殒,而留下的女人不是心肠歹毒,就是另有所求……”

    四姨娘、五姨娘跟沈俊臣也有一年半了,这会子惊闻她们不能生,很是意外,都望着沈容。

    “五姑娘,这事是真的?”

    “我说的话,你们爱信不信,再过十年,你们自能明白,往后莫来扰我,大家井水不犯河水!”她蓦地转身,看着桌子低下的柳氏,“你可真是好呢,为了在沈家站稳脚跟,竟与大姨娘联手。当年,大姨娘在江南,得遇一个游方道士,求得绝孕散,一包下在大太太饭菜之中。而今,再回京城,她可寻不到那么好阴毒之药,那药是你给的,柳青青!你别来招惹我,你的过往,我敢说,这屋子里的人,没一个比我更清楚,不想让我抖出来,你最好对我敬而远之。”

    沈容今日进来,当看到大姨娘那内黑外红的心,就知道她一直在伪装,待她细瞧之后,发现沈家薇的心也越发趋向如此。

    她与问心石合二为一,能洞悉人心底的秘密,这是她用问心石的神通看到的真相。

    大姨娘竟是这些人里,最狠毒之人!

    而她以前却没瞧清大姨娘的本性。

    难怪,在前世时,她们姐妹身死,大姨娘却坚\立不倒,这不是她有多老实,根本就是她会伪装。

    沈家薇从一边冲过来,大声喝道:“沈容,你是嫉妒我,你是想破坏我的亲事,所以故意中伤姨娘,你是故意的!”

    沈容微微一笑,“原想提醒你的,罢了,但愿你能多活几年。”她将视线移向潘氏。

    潘氏心下一寒,如果没有鬼怪,沈容是如何知道自己在布局,延平候,人长得俊,才华也过得去,还是皇亲国戚,这样的好姻缘怎能给一个庶女,只要时机成熟,潘氏是准备抢来给九姑娘沈宜,在她看来,无论九姑娘哪方面都更优胜于沈家薇。

    沈容翩然而去。

    就算空中的黑影是伪造出来,可刚才那么多人的“鬼附身”却是真的。

    沈家薇提高嗓门,大声吼道:“我知道,前日你回府,你故意勾/引延平候,他夸你长得好,你想抢他!你真不要脸,居然要抢……”

    啪——

    一记耳光,不是沈容打的而是沐云出手,她就站在门口,与沈家薇靠得最近,可所有人都没看到沐云动手。

    沈容与沐云走了。

    伍婆子看了眼主仆二人,进了福瑞院,看到花厅上的狼藉凌乱,“大老爷、大太太,莫与太太计较,请恕了太太之罪!”

    沈俊臣指着屋顶,“孽女!孽女,她居然敢装神弄鬼,这个孽女……”

    韦氏将两个孩子交给乳娘,对潘氏道:“大太太派人搜大姨娘的屋子,五姑娘谁也不指责,却单指责她,定有原由。”

    “小太太,五姑娘不懂事胡说,这种话你也信?”

    二、三、四、五几位姨娘福身道:“请大太太搜大姨娘屋子,还我们一个公道。”

    这两年来几乎再没有人怀孕,这件事不是太奇怪。

    大姨娘道:“大太太,妾身是冤枉的!五姑娘得了疯症,胡言乱语……”

    韦氏道:“大姨娘,你不是自称最为善良,应该令人搜屋子,如此便能证明你的清白。”

    四位姨娘也不吃饭,想着她们不能生,心下又恨又恼,如果真是大姨娘做的,她们绝不会就此放过大姨娘。

    二姨娘道:“清者自清,大姨娘为证清白,就该让我们搜!来人!”她大喝一声,与几位姨娘交换眼神,“进大姨娘的屋子搜!”

    潘氏心下怒火冲天,可现在她要表现出大度,“李婶子、多婆子也一道去吧,从现在起,大姨娘母女不许与任何下人接触。小太太,你监督众人搜屋子!”

    大姨娘神色慌张:“大太太,你不是说我最是憨厚的?”

    大姨娘吴小草憨厚,这真是笑话,不过是她会装憨厚,用憨厚老实的外表来蒙蔽众人。

    潘氏现在还真拿不定主意。她一转身,冷冽地望着柳氏,“弟妹,药散……”

    “没有,我怎么会有那种药散。”

    这两年,连二房的两位姨娘也没再怀孕。

    柳氏想到沈容的话,她什么都知道,心下不由一沉。

    潘氏道:“弟妹到底隐藏了什么样的秘密,听五姑娘的意思,不会比大姨娘的事轻哦。”

    二姨娘道:“我们曾在江南生活,莫不是在江南时,你便结识大姨娘。大姨娘知晓你不为人知的秘密,所以你们达到默契?”

    儿郎姑娘们望着面前突然发生的转变。

    沈家莉现下已经知事,听说大姨娘害了她姨娘,亦远离了沈家薇。

    沈宜更是满心戒备,带着质疑与疑惑,目光流转在几个长辈身上。

    老太太拍着桌案,“你们都疯了!那个失心疯丫头的话也信得,还是想想如何压住石氏,再由她出来闹事,全家都别过。”

    潘氏对李管家道:“去潘府请府医来,我现在只信自家人,外头请的,我不信!”她突地忆起,就在她初回京城,潘家的府医就给她诊过脉,“三姑奶奶不会再有孩子了……”

    “为什么?”她当时很是气恼。

    “三姑奶奶的身子已经毁了。”

    当时她气急之下,令李婶子赶人,现在想来,这话定是有原因的,这位府医是潘家的家生子,很是忠心,定然是当时就瞧出了异样。

    沈容的话,到底有几分要信。

    但不信是假的。

    大姨娘不是与沈容沈宛姐妹最好,难道是沈容这几日回府,从石氏那儿知晓了实情,所以才恼了大姨娘。

    大姨娘不是最视对得住石氏,原来一直都在算计。

    大半个时辰后,三、四、五姨娘与韦氏带了七八样可疑之物,一一摆放在花厅。

    潘家的府医到了,一样一样地拿起,“这个香囊,乃是忌物,里面有血麝珠,此物经过药物刨制,气味减弱,功效却大增……”

    三姨娘扑了过来,一把抓住大姨娘,“是你!我滑胎的孩子是你做的,那些日子,我刚怀上第二胎,你便日日到我屋里说话,我还奇怪,你怎突然变得如此热心,原来是你要害我儿,是你害我……”

    大姨娘此刻似被抽去了力气。

    府医又拿了一个脂粉盒:“这盒子里加了丁香粉,孕妇忌用。”

    四姨娘厉喝道:“你曾送给我一盒这样的丁香粉,你说老爷喜欢这种香味,你害我……”

    有三样是无毒。

    最后,府医拾起了一个瓷瓶,闻了又闻,从里面倒出一个纸包,嗅了一下,“此乃阴毒之物,正是绝孕散,只需一包,任是再健康的妇人,一旦中毒,若在一年内不能解毒调养,一生难再有子嗣。”

    又查了一样,是一枚枚的熏香丸,“这是合欢香,乃是男\女同室之时所用。”

    沈俊臣若有所悟,“大姨娘,这些年,你就是靠这个来拢住我对你的心?”

    他一直不明白,大姨娘的姿色算不得好,在几个姨娘里也是垫底的,四姨娘、五姨娘是两位太太挑出的美人抬上来的,容色自比大姨娘胜上几分。而二姨娘、三姨娘是官家庶女,自小就容貌过人。

    大姨娘被今晚发生的巨变怔住,再也装不出以往的憨厚老实,“这能怪我吗?你一个又一个地往后宅抬,她们年轻、美貌,可我吴小草最多就算清秀之姿。论娇美,我比不得石氏、三姨娘;论才学,我比不得二姨娘……当年在石台县庙中烧香,明明是我第一个认识你的,可你娶的却是石氏。我哪里不如人,若非家道中落,我怎会成奴成婢?”

    “你就是个丫头,你如何与人比?你怎能做下如此阴毒之事?”

    大姨娘算是跟沈俊臣最早的女人,是石氏之后的第二个,在石氏有孕的时候,她就私里与他好,却又害怕被石氏发现,还为沈俊臣连堕两胎,直至第三胎时,她才得到名分,不想那时沈俊臣却要娶潘氏,为了得他怜惜,在她知晓那孩子保不住,她就寻了个藉由,在潘氏罚她之时喝下落胎药,诬是潘氏罚她落胎,也至沈俊臣与潘氏因此事对她心生愧意,同意带她去江南任上。

    这些年,她不提落掉的那个孩子,府中下人都以为是潘氏使了手段落了她孩子。

    她以为自己很难有孩子,没想潘氏与她示好,还承诺帮她调养身子,但前提时,要她一五一十道出石台县沈家的大小诸事。

    这时她选择了背叛石氏。应该说从一开始她就是表面与石氏一条心,其实背里早已生出二心。

    潘氏将手一抬,“劳府医给我诊诊脉,我是何故不能再生。”

    府医却没有诊脉,“三姑奶奶,几年前,我便说过,你再不能生,你中了绝孕散,宫床已损,再难有孕!”

    韦氏道:“请府医也给我瞧瞧!”

    她不管这是谁家的,先拉他诊脉要紧。

    府医诊了片刻,“从沈小太太的脉像看,你应该是近两年中的毒,这两年以上,与两年以内中的毒,是完全不同的。”

    真的中毒了。

    二姨娘、三姨娘、四姨娘、五姨娘亦都被治了一遍,府医道:“唯有四、五姨娘还有解毒的希望,你们二人都不足一年,用心调理,还能怀上子嗣。”

    好险!

    差一点就不能做母亲。

    大姨娘听到这里,紧握着拳头。

    这一回,她立下这么多的仇家,哪一个都不会放过她。

加入书签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打开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