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报错 | 加入书签 | 手机阅读

御宅屋-> 都市言情 -> 重回高三全文免费阅读

重回高三_分节阅读_73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结束了一周的总结会议后,夏今回房间,只是刚才陶思齐似乎跟人说话不知道跑哪儿去了,夏今一时间没看到,问了段飞也没看到,她干脆就是自己回去了。

    就她一个人坐电梯,夏今想起了柯南里面的案件,抬头看了眼电梯的上面,没人,可是没忍住哆嗦了一下。

    没事的时候干嘛自己吓自己?夏今觉得自己有病似的,刚准备关上电梯门,外面有人喊,“等一下。”

    声音有点耳熟,等看到匆忙过来的人是陆离的时候,夏今笑了笑,“领队好。”针对如何称呼陆离,她们一群人喊法各是不同,有直接叫陆离的英文名字的,说这样没有阶级差距;有的喊老师,因为陆离现在就是她们的老师;当然,也有像夏今这样喊领队的,周围城和段飞都是这样喊的。

    “你真的觉得贫贱夫妻百事哀?”陆离忽然间开口,夏今怔了下,听到陆离说,“可以不用英语,不扣分。”

    夏今笑了笑,“每天都用英语交流,弄我我觉得自己像是在集中营。”她忍不住吐槽了一句,“虽然这的确是夏令营。”

    “集中营。”陆离失声一笑,当初自己好像也这么吐槽过这夏令营,“都是这么过来的。”

    夏今难得见陆离笑,这些天陆离就坐在那里,像是背景板似的。她觉得他这么一笑越发的像温文尔雅的男配了,她让自己回过神来,“这个见仁见智吧,我是正方总得引经据典让自己的说辞站得住脚。”

    “那现在不是在辩论了,你的真实看法呢?”陆离追问了一句,让电梯的密闭空间有些压迫感。

    夏今不知道为什么自己有这样的错觉,男配又没发脾气,怎么会带给人压迫感呢,不向来该是和如沐春风挂钩吗?

    “我真实的看法。”夏今顿了顿,“努力让自己变强大,那就没有那么多糟心事了。”她前世都差不多要不婚主义了,哪来的什么贫贱夫妻呀,夫妻都没有。

    至于现在,她还年轻,急什么呀,所以走一步看一步,夏今承认,她对于感情,从来没什么期望,也没有什么信心。所以贫贱夫妻百事哀,对她而言构不成命题,还不如问她钱对她而言重要不重要来得实际。

    “到了。”电梯停了下来,夏今快走了几步逃离电梯,“领队再见。”

    ☆、第59章 棋逢对手

    夏今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把自己弄得紧张兮兮的,果然不该一个人坐电梯吗?

    电梯门关上,陆离看着继续往上走的电梯忽然间意识到一件事,他不是也到了吗?

    夏今回到房间发现陶思齐早就回来了,“怎么回来的这么早?”换拖鞋的时候她才发现陶思齐的鞋就那么东倒西歪的倒在那里,而鞋的主人也倒在床上。

    “怎么了这是?”夏今连忙过去。

    陶思齐整个人缩在床上,脸上满是汗水,“我例假了。”

    例假来了这么痛苦?夏今吞了口唾沫,“你痛经?”

    陶思齐想要哭,她忍不住了的,真的好疼的好不好?能撑着来到房间换了衣服她就很不容易了,现在连说话的劲儿都没有了的。

    “等下。”夏今不知道痛经什么滋味,当然她也不想要知道。

    大学加研究生七年,她换了三波舍友,每一波都有例假不正常的,不规律,痛经各种症状都有,看中医去针灸,经常吃药调理的也有。

    更有甚者,医生交代不能喝凉水,不能吃香蕉西瓜。这医嘱对于夏今而言,简直是非人的折磨,可是为了身体健康,舍友还得遵医嘱。对比三波舍友,夏今觉得自己真的是幸运儿,除了偶尔肚子会有点酸疼,基本上没怎么有问题,例假周期也是很稳定的那种,也没被宿舍里的人带歪。

    房间里的矿泉水都被她倒进了壶里面,夏今找出了和咖啡包还有茶包掺和在一起的红糖还有奶精。

    “陶思齐,你等一会儿,我下去买红糖。”这红糖可不是经期时用来喝的,是加在咖啡里面的,估计都没用。

    夏今匆匆换了鞋,出了门她又是想起来一回事,“那个,我还用给你买包姨妈巾吗?”

    “不用,我带着呢。”陶思齐有气无力的,她算着自己的例假时间,唯一没算准的就是这次竟然痛得这么厉害,简直不想活了都。

    夏今在等电梯,只是没想到从电梯里出来的人是陆离,她打了个招呼就是挤了进去。

    陆离皱了下眉头,怎么一副火烧火燎的样子,判若两人。

    酒店的旁边有一家二十四小时便利店,夏今买了红糖后又是去女性专区拿了包卫生巾,有备无患,陶思齐这次疼得厉害,谁知道会不会拉长了经期呢?

    她动作迅速,回去的时候房间里的水已经开了,陶思齐躺在床上直哼哼。

    夏今给她弄了一杯红糖水,“要不要给你找救护车?”

    陶思齐痛得更厉害了,她明明该生气的,可是忍不住笑了起来,结果又是抽着了肚子。

    “我不是开玩笑。”她听人说过,有人痛经痛得直接被送到医院的,说起来女人也真是够辛苦的,夏今有点感慨。生孩子是个坎儿,不管怎么样都要坐月子,有时候为了孩子还得成为全职主妇,想想夏今就觉得恐怖。

    “我扶你坐起来,好歹喝点缓缓这股劲儿。”

    陶思齐身上都是黏兮兮的,那是因为出了太多的汗。

    玻璃杯有点烫,她小口小口的喝红糖水,不知道是心理作用还是红糖水真的是痛经的大杀器,喝了小半杯后她觉得好多了。

    夏今扶着她躺了下来,“虽然我也挺不在乎的,不过你既然痛经,那就少吃点凉的。”

    她要是没记错,是昨天晚上,陶思齐吃自助的时候没少吃冰淇淋,例假都要来了还这么胡吃海喝的,不痛你痛谁呀?

    “夏今,你唠叨起来,真像我妈。”陶思齐半晌憋出一句话,夏今听到这不由笑了起来,“我可没你这么大的闺女。”

    比自己还大一个月呢,冷笑话都没这么冷。

    陶思齐连翻白眼的力气都没有了,她看着躺在隔壁床上的夏今,好一会儿觉得自己缓过劲来了,又是把剩下那半杯红糖水喝了下去。

    “谢啦。”夏今歪在床上有点迷迷糊糊的,她觉得自己最近精神绷得有点紧,所以很容易就是躺床上就想睡,听到陶思齐这话,夏今又是清醒了过来。

    “没事,你要真是谢我,那就借我用一下你电脑。”

    “干嘛?”陶思齐问了句,不过还是窝在床上没下去,“开机密码是我名字首字母小写。”

    “联系个人,放心,不会乱翻你电脑的。”这点夏今还是能保证的。

    “爱看看呗,反正里面也没什么东西。”陶思齐不以为意,“对了,有不少电影,咱们过会儿可以看电影。”

    她是懒得动了,等过会儿小肚子不疼了,她再去洗澡,现在还是将就着窝在床上好了。

    夏今其实就是上网看看她的小说,鬼知道她一星期多没上网,编辑有没有找她,虽然之前也跟编辑提前报备了,可是一个编辑手下多少作者呀,哪能记得那么清楚?

    夏今先是上网站看了下,她侧着身子,遮挡住了陶思齐的视线,后者愤愤,“偷看小黄片呀还不让我看?”

    “那我给你下载好,回头自己慢慢看去。”夏今随口答了句,她登录后台看到自己的订阅时愣了一下。

    小企鹅终于登录上了,夏今收到了编辑的轰炸。

    “保持更新!”

    “千万保持更新!”

    “你现在保持更新和文的质量,尽量多存稿,一点要坚持!”

    夏今看着编辑那满屏幕飞的感叹号,她知道,自己没有眼花。

    后台的订阅并不是假的,她的收藏终于破万,而且评论区里也是热闹了起来,每一章下面讨论剧情的都很多,甚至还有读者猜出了她埋得那小小的暗线。

    大概,这就是她最为得意的时候吧。

    夏今跟编辑回了一句——我会努力的。

    编辑的头像是灰色的,她也不指望能得到回复,保持万更五个周之后终于让自己的文起了来,夏今如释重负,她终于能够放心的买电脑了。

    陶思齐看着脸上写满了一本满足这四个大字的夏今,接过了电脑,“夏今,你怎么了?”这容光焕发的,好像中了五百万似的?不对,中了五百万的话会很激动很激动,夏今又不是那种特别激动的。

    “没什么,你肚子还疼吗?”她写小说的事情没打算告诉别人,刚才还特意清空了聊天记录和网页的浏览记录。

    陶思齐摇了摇头,“好多了,你放心,我就疼这一会儿,不会给咱们组扯后腿的。”

    听到这话,夏今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是该夸陶思齐集体意识格外的强烈,还是说她争强好胜,或者又该检讨自己太没有求胜心了,就算是不为自己,为了队友也得努力不是?

    “不疼了就去洗个澡,然后把床单换一下,咱们周一到周三是参观时间,估计除了走路也不会有剧烈的运动,你要是撑不住那就请个假。”

    毕竟,身体永远是最重要的,夏令营固然重要,可是比起身体健康,不值得一提。

    “我知道了,越说越像是我妈。”陶思齐做了个鬼脸,从床上起了来,“你要是看电影就用我电脑,我去洗澡。”

    夏今还是选择看书,她粗读了一遍,现在打算再仔细看一遍,看电影什么的,回头有空再说吧。

    夏令营的第二周开始,周一一大早起来自然是为了去□□广场参加升旗仪式,对于这些从来对升旗仪式不陌生的人而言,在□□广场又是不一样的。

    夏今她们起得很早,可是□□广场上已经有不少的人在等着了。

    八月份的北京的早晨带着几分闷热,可是大家都很耐心。

    就连陶思齐都是格外的肃穆,因为对大家而言,站在这里就会不自觉的肃穆。

    夏今想起了《士兵突击》里面,许三多陷入魔怔后四处周游,他来到北京看升旗仪式。每个人的人生都有奋斗的目标,许三多身为军人,为的就是保卫这一方土地。

    保家卫国,浴血奋战,夏今最不喜欢的近代史,可又是看着看着就会落泪的近代史的岁月起伏,似乎都凝聚在这冉冉升起的红旗之中。

    “夏今,你怎么哭了呀?”陶思齐拿出了纸巾,“真感性。”

    夏今看着偷偷擦了下眼睛的人,没戳穿某人也哭了的事实。

    八达岭长城,故宫博物馆,而参观的最后一站就是首都的两所高校了。

加入书签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打开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