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报错 | 加入书签 | 手机阅读

御宅屋-> 都市言情 -> 农家有女重长成 完结+番外全文免费阅读

农家有女重长成 完结+番外_分节阅读_24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19 第十九章 无题

    韩路记得她曾经在父母聊天时听他们说过李志的事,讲起来算老套,就是富家小姐看上穷小子的故事,这类事从古到今都被人们翻来覆去的演,长盛不衰,只是比起戏剧里的各种冲突,现实有时候更为简单美好。

    李志的老家离韩海他们村不远,李志的母亲在他出生后,因为月子里没有好好休养,太过劳累落下了病根,家里就他一个孩子。李志也是从小寒窗苦读,最后考上了师范,想着能在毕业后在家乡的学校教书,还能照顾父母。

    可是人算不如天算,他和穆卿同是师范学校的学生,两人一来二去看对了眼,穆卿家在省城,家里条件也好,父母怎么也不肯同意自家捧在手心里长大的闺女跟着个一穷二白的农村小子,

    可是再强硬的拒绝也挡不住穆卿的倔脾气,不管父母怎么说非要跟着李志,就算是在农村也心甘情愿,没办法,最后还是疼爱女儿的父母先服了软,不然还能怎么样?难不成还真断绝关系了不成?

    就算如此,穆家父亲到底是憋着气的,他教了一辈子高中,要说关系还是有的,可硬是没出手帮一点,就看着李志和穆卿回到镇上,安家落户。本来李志夫妻都是公办教师,在镇上一块上班也是挺好,可是韩海所在的学校因为人手不够,只得向上面的学校借调,这一借调就是好几年,李志每天早早起床去学校,晚上再骑车回镇上,逢到天气不好就到父母家去住一宿。

    李志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庄稼人,虽然只有一个儿子不舍得他走远,可是也知道人家一个城里来的姑娘嫁到他们家是委屈了,隔三差五的到镇上送些吃的,再看看大孙子,心里也是高兴。碰到村子里有人说些不中听的闲话,也不恼,只是道:我儿子儿媳妇吃的是商品粮,拿的是铁饭碗,人家那双手是教书的又不是干粗活的,我一个糟老头还没死呢,有手有脚的哪用得着人家伺候,儿子儿媳妇围在身边的不是没有,倒是能找出一个像李志媳妇这样的啊?听得旁边说酸话的人哑口无言。

    穆卿虽说是城里长大的,到底是御宅屋出来的姑娘很是通情达理,在家里重活李志不舍得让她干,逢年过节带着东西回到了李志父母家,倒也不会当甩手掌柜看着人忙活,眼皮底下的活顺手就做了,比李志还勤快,加上是老师,也不怕人,看到人就先打招呼,村子里看她文质彬彬的样子,说话再没遮拦的人都不好意思在她面前说些浑话,本来还想着看笑话的人眼睁睁看着人家日子过得合合美美,城里媳妇也没有受不了苦抛家弃子,倒是自家三天两头不清静。渐渐的,眼红的人少了,羡慕的人多了,有些父母也会指着自家小子的头道:“有本事你也好好上学,以后找个像你叔家的城里媳妇。”

    韩路看看跟在身后两步远的李穆,面无表情的男孩静静站在那里,他们走他也走,也不说去哪里玩,不像是带他们逛街,倒像是看(三声)着孩子逛街。

    穆卿说也要去街上看看,把他们俩扔给李穆就拉着张英走了,留下他们仨站在街头面面相觑。

    韩栋跟李穆有些陌生,也不敢往前凑,只紧紧拉着韩路的手一刻也不松。韩路也不知道顶着这张脸怎么跟李穆相处,只好不管他,反正她也记得路,要是李穆不耐烦自己走了,她也能找回来。摸摸口袋,里面只有早上张英给的一块钱,这让她逛什么街?

    “走,栋栋,你想吃什么?姐给你买去。”韩路豪气地道,引得韩栋立刻喜笑颜开。

    街上的人比他们刚到时要多得多,本来就窄的街道上水泄不通,叫卖声、讨价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这时候的会上其实没什么好玩的,除了各式各样的农具,连吃的东西花样都很少,更别说其他什么好玩的,可就是这样,对于没什么娱乐的小孩子来说也是很值得期待的。

    “姐,我吃米团。”米果沾上糖浆再滚成圆球状,大大小小串在一起高高挂起来,很讨小孩子的喜欢。韩路拉着韩栋挤过去,问道:“多少钱一串?”

    “五毛。”

    捏捏兜里的钱,韩路看看旁边袋子里还没串成串的米团,道:“我不要一串,就要一个多少钱?”

    卖米团的是个老太太,本来想说不卖散的,可看看不大的小姑娘一手拉着弟弟,一只手还圈着惟恐被人群给碰着了,眨着眼看着她,不自觉道:“两毛。”

    “那我就要一个。”韩路递过去那一块钱,接过米团给韩栋道:“给,快吃吧。”

    “妞妞,你不吃吗?还有这么多钱,自己买个吃呗?”老太太把找的钱给她,笑着问。

    “我不吃了,剩下的钱还要给他买东西。”韩路实话实说道,只是这话从大人嘴里说出来没什么,从一个小姑娘嘴里说出来真是让人心头一软。

    “真是个好妞妞,给,这个送给你吃吧!”老太太从袋子里拿出个小小的不太圆润的米团给韩路,这种都是串出来不好看也卖不出去的,有买得多的就稍带送人了。

    “谢谢奶奶。”韩路接过,笑眯了眼。

    看看手里散发着米香和甜味的米团,韩路嘴角不自觉扬了起来,习惯了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这都快成本性了。

    “姐,我吃完了。”韩栋拉拉韩路的衣角,仰着脸道,小小的脸上沾满了米粒。

    “还要吃吗?我还有一个。”韩路把他脸上的米粒摘下来,道。

    “不吃了,我要吃炒凉粉,妈说要给我买的。”

    一口把手里拿着的米团吃掉,韩路拉着韩栋努力往卖凉粉的地方挤去,小吃摊都集中在戏台附近,方便听戏的人不回家了买些吃。

    戏台搭在不靠近街道比较空旷的地方,远远看到高高的戏台尖,韩路就不再往前挤了,前面全是一排排拿着小板凳聚精会神听戏的,挤进去就不好出来了。顺着两边人少的地方,韩路仗着人小,拉着韩栋见缝就钻,很快就挤到了小吃摊前。

    五毛钱一份的凉粉人家可不会分开了卖,韩路要了一份,在小桌子旁坐好,让韩栋吃。

    数数手里的钱,只有三毛了,再看看吃得头也不抬的韩栋,觉得他吃得也差不多了,应该饱了。擦干净韩栋吃得油亮的嘴,韩路摸摸他圆鼓鼓的肚子,道:“栋栋,咱们买两个冰棍吃,然后就回去好不好?”

    “嗯。”韩栋点头,觉得跟着他姐来赶会比跟着他妈来要好,能吃到可多好吃的。

    韩路皱眉看看不远处推着箱子的冰棍摊,离凉粉摊不远,可是不顺路,她拉着韩栋过去,买了还得再绕回来,不拉着他去,人这么多把他一个人放在这儿她又不放心。

    踮着脚看看四周,也找不到一个认识的人,她记得奶奶是最爱听戏的,每次都是一场不落地看完,怎么今儿个没见到人,是坐在前面了吗?余光扫到身后不远处的身影,韩路愣了一下,刚才买过米团时,她就回头看了,没有发现李穆,还以为他跟着嫌烦,已经走了,怎么这会儿又出现了?不过,管他呢,现在出现刚刚好。

    韩路挥挥手,等李穆看过来,指指不远处的冰棍摊,又指了指还在吃的韩栋,等李穆点点头,示意知道了,然后三步两步挤了出去。

    不一会儿,手里拿着三个冰棍回来,看到李穆正从兜里掏出手绢擦着韩栋油乎乎的脸和手,韩路觉得自己的手也有些难受,可是没办法,她一个用习惯纸巾的人还没有养成带手绢的习惯。

    韩栋虽然和李穆有些认生,但也知道这是认识的人,乖乖地坐着不动让他擦。看到韩路回来,立马跳了起来:“姐,冰棍。”刚刚到夏天,天气也就中午这会儿热,张英如果在是不会允许吃的,所以也不怪他这么兴奋,原谅韩栋小朋友上次吃冰棍还是在一年前。

    韩路给韩栋一个,又拿了一个递到李穆面前,“给你吃吧!”李穆坐着还没有起来,韩路站着刚好平视。

    李穆没说话,微微笑了一下,接了过来。

    韩路把剩余的那根填进嘴里,只觉得满是甜蜜素的味道,原本还打算剩余三毛钱能给韩栋买根两毛的绿豆冰呢!

    牵着吃饱正心满意足啃冰棍的韩栋回去,不想再走主街上去人挤人。镇子小,就一条南北贯穿的主道是最热闹的,除此之外就只有三条小街道,菜街、布街和李穆他们家门口那条靠近学校的街了。

    “那个,有没有近路回去?前面太挤了,不好过去。”韩路问走在他们身后的李穆,人家也挺尽职尽责地跟着出来一上午了,却连句话都没搭上,回去万一家长问起来也不好交差啊,韩路吸着冰棍觉得自己年龄变小了,连心地也善良了不少。

加入书签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打开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