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报错 | 加入书签 | 手机阅读

御宅屋-> 都市言情 -> 农家有女重长成 完结+番外全文免费阅读

农家有女重长成 完结+番外_分节阅读_36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到此,韩海是彻底放心了,偶尔面对学校同事的调侃也会笑着肯定。

    开学后的第一个节日就是教师节,提醒莘莘学子们别忘了老师的辛苦教导。不过这时候的节日还没有后来让人重视,也没有特意放假一天以示提醒,所以学生不记得,老师自己也不当回事。

    教师节过后,就是中秋节了,比起老师们的惨淡,这个表示团圆的日子是全民庆祝。特别是嫁出去的闺女,是一定要带着丈夫孩子回娘家送月饼的,要不然父母家和自己都会被人耻笑。而且家里有闺女送过的,被问起来也特别自豪,抬高声音说着闺女和女婿都送来了什么东西。

    张英选在一个星期天,一家四口在街上买了月饼,又割了些肉,骑着车子去了韩路姥姥家。

    姥姥家一切如常,就是韩路大舅又出门了,,妗子带着孩子也去娘家了,姥姥忙着要去买菜被张英拉住了,最后让韩海烧火,张英下厨,把带来的肉给剁剁,包成了饺子,一家人饱饱吃了顿。

    饭后,韩路姥姥还念叨着,来一趟不容易,也没让他们吃好之类的,让一旁的张英揉着韩栋吃撑的肚子听得直撇嘴。

    记忆里,韩路姥姥这么多的外孙里,最疼的就是韩路姐弟。当父母的总是会不由自主对最小的孩子加倍疼爱,看张英的日子过得这么苦,一个人照顾两个孩子,地里家里两头忙,生活又拮据,帮不上什么忙,只能把别人送来的东西自己不舍得吃都给送过去,既能省几个买东西的钱,又不会委屈了孩子。

    韩路记得最清楚的就是在张英出外的那半年,她在学校上课,家里没有人,门被锁上了。姥姥下午提着一包东西到她家找不到人,又不放心把东西放到别人家,竟打听着到了学校,不知道韩路在几年级,就一个班一个班地趴在窗户上看,好不容易找到了,也顾不得里面正在上课,就站在外面从窗户缝里把带来的东西一件件的塞给了她,全班同学包括老师课也不讲了,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事后想想,可能是老师也没遇到过这样的事,竟都没有想起来阻止。

    韩路姥姥一辈子虽然吃穿不愁,但是中年丧夫,老年丧子,特别是后者,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可算是最难以承受的打击,都没有把她打倒。大舅去世时,所有人都担心老太太千万别也一个想不开跟着去了,但是没有,除了背弯了些,头上白发更多了,她甚至表现得比韩路妗子更镇定,入棺时,没有让任何人伸手,她给大舅擦洗了脸,换了衣服。

    后来,韩路妗子心情不好时,会时不时说些难听的话,张英姐妹看不过去,曾要把她接走,一人家里住上一段时间,也不过就是多一碗饭的事。可是韩路姥姥不同意,只说韩路妗子也是心里苦,发发牢骚,说出来倒好受,却一个字也没提自己。

    什么样的母亲教出什么样的孩子,张英骨子里不服输的坚韧就来源于韩路姥姥。所以不管生活再怎么艰难,也从不在韩路姐弟面前诉苦,只会尽最大的努力让孩子生活得好。

    长大后的朋友在知道韩路小时候的生活情况后,都大呼不相信,说是人家穷人家的孩子都早当家,哪里见过她这样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连收拾家务做饭都不会的。

    韩路只是笑着不说话,她见了太多指着孩子的脑袋道:我每天省吃俭用、起早摸黑地干,好吃的不敢吃,衣服都没买过,还不都是为了你,你不听话怎么对得起我的母亲,相比之下,她真的觉得自己不仅不穷,还很富足。

    ——————

    过了中秋节,日子就过得快了,大人们忙着掰玉米棒,搓玉米粒,砍玉米杆,盖玉米垛。小孩子们忙着在不长的秋假里赶紧玩,快点玩,早出晚归,不是提着个瓶子去抓蟋蟀,就是看谁家的红薯在地里还没收,捡小的扒几个,找个背风的地方拾些柴火,烤着吃。

    等到秋风转凉,把小麦给种到地里,时间更是打着转的往前奔,很快就到了庄稼人最为悠闲的季节。

    当然,这只是针对除了干农活,其他一概不管的大老爷们而言,勤快的主妇们依然有干不完的事。

    家里的冬衣要选个好的天气都拿出来晒晒,棉裤棉袄孩子穿上小的,该拆的拆,再絮些棉花添上点布,又能穿一年。

    种下的麦子暂时不用管,只要一场大雪,明年的收成就不会差。菜地里的白菜快要包心了,把收红薯余下的藤秧剪成适中的长短,用来捆白菜,省下了绳子。萝卜也快要收了,要选个地方,准备好工具,挖好不深不浅的坑,萝卜拔-出来就要赶紧窑,这样吃起来才能水灵灵的新鲜,不会糠了心。还有和萝卜长得差不多的蔓茎,不比萝卜娇贵,他是做咸菜的主料,去皮切块切丝,晾个半干,加上煮好的黄豆,能干的主妇都知道自家人的口味,加上或多或少的调料,再封到坛子里,吃时加上香油,就稀饭别提多香了。

    别看这些事看起来好像只是闲时打发时间的小事,到了冬天,大雪封地,交通不便也没有大棚蔬菜,就靠着家里囤的菜过整个冬天了。

    冬天不经常下雨,但只要下起雨来就是刺骨的寒意,甚至不如下雪时好过。韩路听着外面雨滴落在封着窗户的塑料布上的声音,不像夏季的雨密集又清脆,反倒是闷闷的。冬天的风见缝就钻,越是小的缝隙进来的风越是刺骨,天刚刚转凉,韩海就把房子里的窗户都重新糊了一遍,半透明的塑料布蒙在窗户上能看到外面天气的明暗却看不到好坏,但却挡风又保暖。

    韩路打着哆嗦把棉袄穿到身上,然后长出了一口气。习惯了四季有空调,不分冬夏的日子,猛的一下回到了这四季分明的时候,真是不好受,成熟的心智不是说可以排除万难吗?怎么没有人告诉她还会如此怕冷?

    把棉袜套上,再把厚厚的棉鞋穿上,絮了很多棉花的鞋子虽然看起来很是笨重,但挡不住人家暖和,也就不计较美丑了。韩路跳下床蹦了蹦,感觉适应了温度,才撩起帘子走出去,被门外的冷风一激,不自觉又打了个冷颤。

    冬季天亮得晚,再加上下着雨,已经快要七点了,天空还是灰蒙蒙的。张英从厨房走出来,看到哆哆嗦嗦站在门口的韩路,顺手摸了下她的衣服看看厚薄,才道:“我烧的有热水,赶紧去刷牙洗脸,等会儿水再凉了。”

    韩路嘴都不敢张,就怕冷风顺着进去了,从鼻子里嗯了一声,把手插-进袖子里,弓背缩脖地往厨房走去,什么前世刻意锻炼出的形体气质,别说这些在父母面前都不需要,就是有也早被呼啸的北风吹远了。

    作者有话要说:每次写到吃的,总觉得下笔少了没感觉,写得多了又有种舌尖上中国的感觉,我一定是中毒太深了,等会儿让我再看一遍去……

    29 第二十九章 无题

    吃过饭,韩路站在门口,看着外面的天发愁,不大不小的雨天快亮时才开始下,现在也只是让地面上湿润,还没有积水,但是看这慢悠悠的架势,下个一天都是有可能的,脚上的棉鞋现在可以穿着去上学,到了放学时可就没办法回来了,自家做的鞋子,除了薄薄的泡沫底有着微弱的防水能力外,上面全是棉布做的面,见水就透,火烤都不容易干。

    可是让她穿着连层棉都没有的胶鞋去上学,就算她的身体已经习惯不会怎么样,但那脚冻时猫咬般的痛觉还是不好受的。说来说去,还是她越活越娇贵了。

    算了,想想以前的她都能坚持过来了,没道理现在反倒做不到了。转身从床底下找出胶鞋,脱下脚上暖得热乎的棉鞋,依依不舍地穿了进去。

    “路路,要走了,你做什么呢?”韩海拿着伞进来道。

    “这就走,在换鞋呢。”

    “换什么鞋啊?现在外面还能走,把你胶鞋拿着,放我办公室里,到放学时再换上。”韩海头也没抬地道。

    “啊?”韩路看着脚上的鞋傻了。

    “啊什么呀?”抬头看到韩路已经换好的鞋子,韩海失笑,“换好就算了,把棉鞋带着吧,到学校再换。平时看你也是挺机灵的,怎么有时候就不知道转弯呢?我在学校呢,怎么就想不起来?”

    那是因为你以前不在,我都习惯了。韩路苦着脸,感觉两只脚都是空荡荡,冰冰凉,站起来拉着韩海就往外走,“爸,赶紧,我们去上学。”

    到了学校,在办公室里换上棉鞋,韩路才感觉自己又活过来了,原地跺跺脚,看到韩海旁边的桌子才想起,问道:“爸,好久都没见李叔叔了,他在忙什么?”

    “噢,他又调回镇里了,前几天刚走的。”

    韩路点头,看来有些东西变了,有些东西还是没变。

加入书签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打开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