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报错 | 加入书签 | 手机阅读

御宅屋-> 都市言情 -> 愿你长生心不古全文免费阅读

愿你长生心不古_分节阅读_48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什么意思?我越听越不懂了。

    “粮油店老板是当年邮局的邮差,这家旅馆本是邮局,这个镇本来没有学校却在火灾之后建了所小学,而那个位置刚好是火种根起处。这些本该是散乱无章的信息,让你碰上其中一个都是运气,却偏偏在我们来的第一天都汇聚而来。”

    我依旧不懂,“这些信息难道不是你事先查到的吗?”

    古羲的嘴角浮起淡淡的讥讽,看向窗外漆黑的街道:“你当童英有通天本事?即使通过你信封反面的收到方邮戳与前面邮戳的残留痕迹来查到信件来自布林镇,中国那么大,要找一个地图上不存在的地方,堪比海底捞针。”

    “可你不是说她画了地图给你吗?”

    “知道她是通过什么方式找到这个小镇的吗?”

    我灵光闪过,惊异而问:“网络?”

    果然见古羲点头,原来童英在翻查我常城当地邮局的留存记录,找到几个疑似信件寄发地点,经过筛选后确定为布林镇。可是这个名称除了是欧洲一童装品牌外,再也搜查不到任何讯息,童英就在某论坛发了一个帖子,一开始大多数网友都是在瞎掰,但到了晚上突然有个网友留言说他就是布林镇人,不过已经改名永秀镇。

    就在白天我们来这镇的路上,又有几个自称布林镇的人相继出来留言。每次只要有新的讯息,童英就会截图传到古羲的手机上。

    也就是说,他到了这镇上,不是无目的地瞎逛。车子溜达一圈将地形都已看过,又再锁定粮油店大叔为第一目标去探问。随后落住这家前身是邮局的旅馆,都是有目的而为。

    另外,刚刚他故意说得那两个传闻也不是他编的,都是网友在那热火朝天聊的内容。只不过那个帖子到后面就歪楼了,源起于有人说镇上学校夜里闹鬼,后面就都在讲学校鬼故事。

    虽然听着是感觉有些巧,可是时下确实不能低估万能的网友,所以我道:“或许刚好是有这镇上的人也上网看到帖子了呢,毕竟十多年前的火灾对于布林镇而言是一个难以磨灭的回忆。”有时候我能感同身受,当偶尔在网上看到关于常城的新闻或者帖子时,会格外关注。

    古羲笑不及眼底,“或许。”

    忽然想到一事好像一直忘记跟他说了,在听我说完后,他眸色变得幽深之极,定定看着我问:“为什么这么觉得?”

    我将六封信中某一幅画拿出来,指着画中坐在窗前的背影道:“画比文字更渗透内心,这个人哪怕画得不是笔友本人,也是他心境的一种隐射。通常这种时候,回望占多数,因为将来不可知,当下不能言表,只有从前是刻在灵魂深处的。所以,我认为笔友的年龄至少要比我年长五六岁,也就是说当年他应该有十八九岁了。”

    “为什么不早说?”古羲眉宇一蹙。

    我耸耸肩答:“忘记了,是今天听你问起大叔学校的事才想到的。”其实这只是我的推托之词,因为在被他迫着承认心迹之前,他强势得让我始终没有卸下防备。在被迫告知了笔友信件秘密后,我自然有权保留其中隐藏的讯息,尤其是在他不擅长的领域。

    文字方面我相信想瞒也瞒不住,但是对画意的诠释他是外行。

    到了现在,当然没必要再隐瞒了。不过我觉得学校这个方向可能没多大用,不说现在镇上这所学校是新建起的,哪怕是原来就有,也是所小学,而我那时交笔友是初中了,加上从这幅画中对笔友心理年龄的推断,更加不可能还是个小学生。

    古羲听了我分析后却否决:“谁说不能从学校这条线查了?这个人不在这镇上念书,自然会有地方念;即使与你通信是在十八九岁可能已经不在校,但之前的求学记录总还有。”

    我的眼睛一亮,“那我们只要问出他们这镇上读中学是上哪读不就可以了?”

    “孺子可教也。”

    第一卷:无根简书 第大家看过来

    今天的两更都更了,点进这里的小伙伴不要忘记往前翻。

    每天写啊写的,发现文已经有20字万了。感觉真快啊,哈哈。不知道看到这里时,你们有没有入戏中来呢?之前有小伙伴纠结古羲会和岑玺勾搭,事实上我给大家应该也交了份满意的答卷吧。以古羲的脾性,试问谁能制得住他?别说岑玺想借用他二叔来制衡,哪怕是请来了老爷子,古羲也都不会买账。

    咱们这一卷的卷名就叫无根书简,也就是没有根源的书信的意思,这次古羲带着小愿到这布林镇,必然将翻出不少被掩埋的秘密,究竟谁是笔友渐渐会揭晓,别急,故事还长,你们看我慢慢为你们写来。

    在这里我还得说说关于盗版的事,不管你们在哪个网站看到这篇故事,且认准磨铁中文网(墨墨言情网),这里才是官方唯一首发的正版地址。你们支持正版,就是对我写文的最好的支持,在这里万分感谢。

    关于加更,我很悲催且愁眉苦脸地告诉大家:码字狗好难的。所以只能不定期地加更哦,当然,我自己之前作死地提过女神票满一万加更,还有就是偷偷跑来作死,从别处复制来的:打赏皇冠加更一章,跑车五更,别墅十更(一周内完成加更)!!!哈哈。

    关于活动,这里说几个:

    1每天的抢沙发活动又开始啦,一周内抢到三次沙发的小伙伴将有100磨铁币奖励

    2写评送磨铁币活动,只要是百字以上评论都会有至少50磨铁币奖励,五百字以上乃至千字的,会有300以上磨铁币奖励哦,所以看书免费不是梦,你们还打算看盗版吗?快来磨铁中文网搜索:

    3抢楼活动,这个活动将会在下月初举行,这次会多设几个楼,不但有diy手工礼物还会有一个特别奖哦,奖励是一本我的签名书(许我唯一许我天荒)

    看到这么丰厚的奖励,你们心动吗?哈哈,快快来加入吧。

    第一卷:无根简书 第106大火

    这是个突破!大火烧掉了半个小镇,却烧不掉一个人曾经存在过的痕迹。但同样还是有难度,笔友名字谢到源无法确定是真名还是笔名,真名也就罢了,可若是笔名那就不好查了。

    而古羲并没再围绕这话题,目光再度幽远凝于昏黑街道,“从学校到邮局横跨一里路,什么样的火势能蔓延至此?”

    怔了一下反应过来,刚刚他与我一同走到学校那边再回走,其实是在丈量两地之间的距离?可是粮油店大叔不是说“是从树林开始烧起的,火势没法控制了吧。”而且此处道路崎岖,消防车赶不及过来灭火,纯靠镇上老百姓用水救火恐怕是杯水车薪。这也是那个时代和受地域限制的悲哀,可以想象当时深陷火坑中的人们是有多绝望,只能等待着死亡。

    死亡?!我突的浑身一震,脑中闪过一个不可思议的念头。

    古羲转眸看我半瞬,“看来你已经想到关键点了。”

    我的背脊有了一丝凉意,自成行以来到这镇上,焦点一直都放在寻找谢到源这个人身上,可是我却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点——第七封信。

    信的内容我无法忘记,尤其是那句“我杀了人”!粮油店大叔说那场大火发生在十多年前,笔友给我写的第七封信是十二年前,这时间

    我不淡定了,脱开古羲的手往门处走,“我出去一下,你先休息。”

    从楼梯下来就看到谢小琴窝在吧台里打瞌睡,有意重咳了两声,她醒神过来看到是我很热心地问:“怎么还没睡?”我在手臂上挠了挠回道:“房里有蚊子,下来去小卖部买个蚊香。”话虽如此说,我却有意缓了脚步。

    只见谢小琴从椅子里起身往外探看了一下,不确定地说:“这时间可能小卖部关门了。”

    “啊?那怎么办?”

    她想了想道:“我那边还有用剩下的,去给你拿吧。”

    我欣喜之极地说:“那太好了。”跟着她走入后屋,环视这有些阴暗的地方,确实有着许多沉朽的痕迹。见她推开了一扇门,我假装不经意地问:“怎么你这底下看起来要比楼上旧一些呢?”

    她愣了愣,回转头道:“这底下是老房子,几十年了,放心哦愿姐,你们楼上住的可都是翻新过的。”我笑着点头:“嗯嗯,了解。”

    乘她走近柜子去翻找时,我靠在门上又问:“为什么造房子时不把底层一块翻新了呢?”

    “问我爸呀,他说火没把房子全部烧掉就是福气,不能再去动土,否则会犯忌讳。”

    “火?”我故作疑惑状。

    谢小琴很单纯,没什么心机,加上之前我用五桶油拉近了与她之间的关系,所以跟我聊着很是投机。“对啊,你一定看不出来吧,我们镇上在十几年前起过一场大火,把将近半个镇都给烧了,当时我爸带了整个镇的人都去灭火了,还被砸断了腿呢。很巧火就烧到隔壁屋被扑灭了,所以这儿底层只稍微被熏黑了些,后来我爸让人粉刷了下,然后在上面造了两层楼开了这家旅馆。”

    “烧了半个镇啊,”我唏嘘不已的表情,“那火可还真大啊,那时候你几岁了呀。”

    “才十岁呢,不怎么懂事,看到好多人哭没了家。”

    “那你家”

    “我家没事,刚好在火烧范围以外。”谢小琴这时找到了蚊香,转身过来递给我说,“愿姐,快上去点吧,已经不早了,我看看到十二点没人也打烊睡觉去,好困。”

    我听着一愣,“你这还打烊?”

    “当然打烊啊,你当这是大城市啊,到了夜里不会再有人来了,街上也一个人都没。放心,明早五点我就会起来开门的。”

    我点点头拿着蚊香往外走,但在上楼梯时回头随意问了句:“小琴,你今年多大了啊?”

    她噗哧一声笑,“我22岁呀,愿姐你呢?”

    静了一瞬,我答:“25。”

    回到楼上我完全心神不属,22减去10是再简单的数学题,刚刚好12。

    真的是巧合吗?

    还是,笔友信中说得“杀人”其实在指这场吞噬了很多生命的大火?

    如果是这样,那真的会让人感到恐怖。是什么动机致使他去放这场火的?难道仅仅是因为他自身的阴暗?良知何在?

    那十幅画撇开其中暗藏的碎片,光从表面呈现而看,代表了画者的偏激、颓废与绝望。不知道究竟遭遇了什么让这个人如此阴暗,可是人的心理真的很疯狂。

    心不在焉地开门而进,发现房间里古羲已经不在,有想过去隔壁把刚才所获告诉他,可是想了想还是算了。窗户开着,热潮气弄得整个房间都很沉闷。我把门窗都锁上后进洗手间简单梳洗了下就躺了下来,房间没有空调,仅在天花板上悬着吊扇。

    这情景让我想起童年时候,那时几乎没有人家会有空调,要么落地风扇要么就是比这还要古老的吊扇,声音哗哗哗地响,扰得人夜里难安宁。

    不过这夜我却出奇地很快就睡着了,而且还做了梦。

    梦里我独自一人走在街道上,两旁的房屋带着年代的气息,都是一层的矮房。走了一路,并未碰到一人,似有所觉地回头,发现身后这座房子比起别的要引人注目些,因为它的上方刷了一层深绿色的漆,依稀可见上头挂着的牌子上的第一个字是:邮。

    这种颜色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会给人第一印象,加上这个“邮”字,可确认这是一个邮局,而且我在门前找到了一个陈旧的邮箱。正愣神中,突然见不远处有一人影骑着自行车而来,一个脚点地刹车停在了邮箱边,是个穿着短袖衬衫的邮递员。

    他用钥匙打开邮箱后,就把里头的信件取了出来,可能是没拿好,突的有信掉落了地上。邮递员一急俯身要去拣,没料碰到了他的那辆自行车,将挂在车后座的那个绿色邮递包里的信件也一同打散在了地上。他跺跺脚,很懊恼,却又无奈地蹲下身。

    我低头去看地上的信,也不晓得怎么回事,信封上的字迹我都看得很模糊,辨不清具体的字来。可就在目光随意一瞥时,突然看到了熟悉的笔迹,一个迈步向前,那不就是

    这时邮递员抬起了头,与信封上的字迹一般看不清对方的脸,只能从依稀的轮廓辨识此人很年轻,而身形看起来也很单条清瘦。

加入书签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打开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