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报错 | 加入书签 | 手机阅读

御宅屋-> 都市言情 -> 愿你长生心不古全文免费阅读

愿你长生心不古_分节阅读_111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她抬起头朝着这边看过来,问的是格木:“长老,可以了吗?”

    格木点了点头,深黑的眼睛看着我道:“常小姐的过人之处有幸得见,不妨帮我看看这幅画。”话落间他从衣襟里拿出一个画轴并且摊开在桌上。

    但我视线扫过后却是一怔,秦舟替我喊出了疑惑:“这也叫画?不就是一个个点吗。”

    确实画轴展开后上面就只有墨笔而点,并没有构成任何图像。我有仔细看过这些点的排布,并不密麻但也数量不少,想过以点组成图案,但看了很久都没找到其规律。

    正在我凝神细看时,听到对面沉默了很久的古羲幽然开口:“既然有求于人长老又何必躲躲闪闪,与其拿这种片面的图纸出来不妨将实景公开亮相,这样也不会浪费大家的时间。。”

    我愣了愣,他是说这些点其实是某个场景的缩略?所以我要看的不是这些墨笔在白纸上留下的点能组成什么图案,而是从宏观视角来看这所有的点凑在一起可能是什么。

    一片沉寂,无论是格木还是祝可都没有开口,更别说我身旁的道非长老。

    显然古羲并非真的要提议,而是意在提醒我。

    待我看得有些眉目地抬起头去看格木,低询出声:“这是一面墙上有无数个孔洞的意思吗?你要我找什么?其中某一个孔洞与其它的差异?”

    格木那绷不住的孑然色变已经说明了事实,我坐直了身,盯着他一字一句道:“如果这是你们找我来的目的,那么请不要再用试探的方式。实际一点让我看到实景,因为画这点的人画工实在是烂,根本不能把实际孔洞的形状勾勒出来。”

    在我话声落时祝可在旁干咳了两声,而格木直接承认:“这是我画的。”

    第一卷:无根简书 第208得见真容

    我耸了耸肩,这种时候没必要奉承谁,画的不好就是不好。假如是想要我看着这张粗劣的点画来达成所想,那不是在高估我,而是在压低自己的智商。

    但见格木突的起身,“今天太晚了,各位都先休息吧。”

    就在道非也起身与格木一同往木门而行时,本坐在位上的古羲突然身形一闪挡在了他们身前。显然这一举动让场上原本还算平和的气氛顿时变得紧张起来,祝可最先低喝:“古少,你想干什么?”与之同时谢泽也反应过来冲上了前,只是以他那气势在古羲面前,只能说是被秒杀的,更何况秦舟也缓缓站了起来。

    场间气氛似乎一触即发,只听祝可口中一声短音,立即扣在我肩膀上的指力加重,并且童英的另一只手从后扼住了我咽喉。祝可沉面威胁:“古少,不要忘了所有人都在这里。”

    古羲连个眼神都没给她,只嘴角噙着抹笑盯着道非问:“不知这位长老为何从头至尾都蒙着脸也不说话呢?”格木神色变了变,沉声而辨:“这是我族的私俗,请古先生莫多问。”

    “哦?是吗?”古羲挑了挑眉反问,但身形未动依旧没有要让开的意思。

    当他身形疾闪出手的那一瞬,我其实从他神态间已经瞧出端倪并早有预料。一个曾经将我们困厄于地下围城却始终没有露面,与他互斗心机胶着暗战仍未相逢,甚至都令他感到棋逢敌手的人,很可能就是眼前这位掩其行装遮其声的道非,古羲又怎容就此错过?

    看似轻灵的闪身切入,但出拳却带了凌厉劲风。古羲出招向来都是快狠准,切中对方要害,手段干净而残酷不留一丝余地。

    假若这位道非长老只是个文人,那必然是避不开他这一拳的。

    可眼看拳到跟前,那黑色的身影就动了,一个吸腹使得古羲的拳刚好偏离了一寸。然后一寸长一寸短,古羲拳变掌继续攻进,道非移转身位避闪。

    一攻一避,没有正面交锋也看不出真章。但是我却看着那黑色身影移位的步伐觉得惊异,因为发觉自己脑中甚至都能提前预想到他下一步会往哪个方位。

    我这是对古羲出招路数的了解,还是看出了道非移步的章法?

    为了求证,在又一次古羲的拳空后我突然喊出:“左后。”场上一众人都条件反射地来看向我,没人知道我在喊什么,留意到古羲只是眉宇一蹙,但也错过了阻截的机会。

    不过当我再次喊出指标性方向时,古羲就及时应变了,而这次成功阻截道非的退路并真正的正面相逢。也就是说我所作的判断是正确的,然后心里就犯疑了,为什么我能只在几招之间就看出道非的步法?

    疑惑未解,看到古羲的手已经抓住了道非的蒙巾不由屏息而待,比任何人都想知道这个可能是羽的人究竟长什么样子。

    只听“嘶啦”一声布从中间被撕裂而开,古羲毫不留情地揭开了道非的蒙巾,而同时那宽袖里的手也制住古羲的手腕。

    因为道非是背朝这边,而古羲面朝向我,所以站在我的角度只能看到道非的背影以及梳得一丝不苟绑在头顶的云髻。我没有管顾肩上施加的压力撑桌站起并往旁挪动一大步,终于看到了古羲惊异的眼神以及道非的后侧脸,却不由怔愣住。

    那是一张被毁了容的脸!

    单单只是看到侧露出来的皮肤就是一片被烧灼过的痕迹,很是狰狞。不敢去想那正面到底是何模样,只是心中觉得有哪里不对。

    格木在旁大怒:“你太过欺人太甚了!祝可”他似乎正要命令祝可什么,却被道非抬起手制止,然后看到他松开了古羲的手腕往后退了一步,朝着古羲不发一言地弯了弯腰,格木最终隐忍了怒意也闭嘴了。

    祝可立刻从柜中又拿出一块黑蒙巾虔诚地递过去,等道非将蒙巾再次将脸面遮掩后古羲才道:“刚才多有得罪,还请长老见谅。”

    格木以重哼来表达愤怒,但古羲却神色如常地道:“择日不如撞日,也别等明天了,现在就将要办的事办了吧。道非长老,您说呢?”

    祝可向前走出一步,沉着脸冷声道:“古少,既然你刚已见过我族道非长老的面貌也就不瞒你说了,曾经一次大火差点灭了我族,是长老只身入火挽回众生,但那场大火也夺去了他的容貌以及声音。”

    我听得暗暗吃惊,如果祝可说得是真的,那么那场灾难必然很惨烈,这才导致道非既毁容又失声,从而再不能以真面目示人。

    可是,为什么又是火?

    我忍不住开口而问:“是什么时候发生的火灾?”

    祝可眸光向我瞥来,眼神莫测,以为她不会回答了,可在默然片刻后她道:“十几年前。”

    又是一个十几年前!似乎很多事都在那个年代发生,也将一些秘密埋葬。

    本以为古羲的提议不会被采取,也觉得此刻说话的人该是那格木与道非,但是祝可却做了主:“既然古少等不及,那就都跟着来吧。”

    于是漆黑深夜,一行人走在暗道上,只由前后两个火把照明。祝可没有解释为何这个村子里除了他们几人好像再没有其它人,只是一马当先走在最前,童英挟持着我随在其后。在我身后是格木与道非两位长老,将古羲几人隔离在后。

    另外岑玺与何知许、小悠三人也跟过来了,不管他们是否当事人,以祝可的谨慎是不会任由他们留在村子里,就只剩了神志不清的阿德还在那屋里,不过临走之前又让他再度昏睡过去了。他们三人都无还击之力,所以由谢泽垫后即可。

    头顶星疏夜黑,四周就像盖了一层幕布一般浓黑,算算时间应已至半夜。本以为祝可口中的“过去”会离得很近,可在她带着我们钻入村庄的后山后已经足足走了两个小时似乎还没到达目的地。突然间觉得古羲的这个夜行提议并不明智,浓厚的夜色成了最好的屏障,这条路走得没了方向感。

    只能凭借感觉我们在走的道并不完全是上山,有时会绕进丛林之间又下坡。走到后来都发现天边隐隐吐白快要天亮了,才惊觉一众人几乎走了大半个夜。

    走在前方的祝可依旧腰板挺直步伐坚定,偶尔的回眸间也不见疲惫之色。

    在天彻底亮了后她就把火把给吹熄了但却没有扔掉,依旧拿在手上。十分钟后,我终于明白为何外面那村里没人,因为都在这深山之内。林林总总大约有四五十人,全都聚集在一处悬崖前,也不知是在进行什么仪式,朝着那山崖虔诚跪拜。

    有听说过一些民族风俗拜山神或者求雨的,不知这墨族人是否也如此。

    周旁有搭着一些草棚,地上都还有铺盖之类的东西,显然这些人来了不短时间了。再环看四下,此处可算是风景独特,首先眼前的这面山崖几乎呈垂直角度,而山崖上被类似于爬山虎的植物满满覆盖,在山前还有一条活水源往山间深处而引。

    那些人在发现我们之后都纷纷回转头来,竟还转身朝着这边跪拜行大礼。

    被如此多人当面跪着觉得很是不舒服,不过显然他们跪的也不是我,而是我身后的两位长老。其中走出一名中年男人到得跟前,并没多余称呼只问:“要开始了吗?”

    见祝可点头后,那人一挥手,于是好几个年轻男子起身走到山崖边去扯那藤蔓。

    我不明白这些人的举动,抬头看了看高耸的山崖,心说不会这些藤蔓是攀登它的工具吧。但很快我就否决了这个念头,因为随着藤蔓被抽从浓密变得稀疏时,山崖上有些面貌就开始渐渐呈露了,而呈露得越多也越心惊,到最后只能用震撼来形容心情。

    终于知道之前格木给我看的白纸上一个又一个点是什么涵义了,也颠覆了我之前的猜想,根本不是一堵墙,而是一整面山崖!那些点也不是我以为的墙上的孔洞,而是眼前仰望,一具具被钉在石缝里的幽黑“木盒”,这“木盒”不小,其实是棺材。

    云南悬棺!

    第一卷:无根简书 第209他乡觅缘人

    云南有此殡葬方式并不为奇,但是数量就如白纸上的黑点一般,多的不计其数。

    难道这些悬棺是千百年来墨族人一代又一代的先祖而留下来的吧?可是,为何每一个悬棺都看起来几乎相同呢?假如说这幅场景代表了时代的痕迹,那么在棺材的用木上也会有所改变,加上这每一副棺材都只是一半插进山壁的孔缝之内,一半却露在外面,经过风吹日晒,这些棺木怎么没有腐坏?

    听到秦舟在后也惊叹不已:“阿羲,是我眼花了吗?这tmd也太多棺材了吧。”

    没有听到古羲作出回应,即便沉定如他,想必看到这一幕场景也觉得震撼。

    几名男子从旁扯了有大概一个多小时,终于大致将山崖上覆盖的藤蔓有的扯下,有的则拉开到了两侧,也将这面山壁清楚呈现。

    凝目细看后就发现了一些端倪,这些悬棺约有几百上千副,山壁上不可能有上千个缝隙能供它们嵌入。所以有的是单就悬吊在那,有的是嵌入缝隙,还有像是人为打凿了洞穴将棺材塞入的。这本没有什么,很可能是后人为继续此种葬法而有意打凿,但我心中却有异样划过,隐隐觉得这其中或许有着什么蹊跷。

    突听一声轻吟传来:“他乡觅缘人,千里有扶桑;墨由心生相,君玉奉为天。”此语声是来自小悠,在我回身而看时,听到格木震惊而问:“你为何识得我族先祖的字迹?”

    小悠茫然而回:“你们族的先祖?可这是先秦时期的文字啊。”她素白手指指向了山崖下的一块石碑,那上面刻的与其说是文字,不如对我而言像是鬼画符。

    不过听她说这是秦文,倒是觉得与石盘上的字迹确有些相似。直觉去看古羲,他虽眉色未动可也目光落定在那石碑之上,依这神色而看他很可能也辨认出那些是什么字。

    反倒是小悠让我有些惊讶,一直以来总觉得她娇滴滴的很柔弱,甚至有些时候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还带着一些任性,却没想这时候她竟能识得这些古汉字。

    只听她说:“我读博就是读的历史学,对古文化还有些研究。而秦朝是我觉得最有意思也最可笑的一个朝代。”

    这话出来引了好几道目光都投注到她身上,于是她一改之前的畏畏缩缩,自得地评论解释起来:“先秦早期只能算是一个部族,曾因卷入武庚挑唆的叛乱而遭到周公姬旦的惩罚?,被迫西迁,嬴姓部族因此沦为奴隶。后又因养马有功,从奴隶的身份成为附庸,再后来壮大渐渐成为诸侯国。到得秦穆公、秦孝公时期,借着战乱成为了最强国,到嬴政这一代也就是秦始皇统一六国,成就秦王朝,也开启了我华夏封建王朝一统天下的格局。按说如此昌盛的秦朝该是所向无敌,可偏偏秦始皇在后期迷于长生疏于朝政,在他死后更是印证当年‘亡秦必楚’之诅咒。这个历史证明了什么?证明了奴隶终究还是奴隶,哪怕披上了龙袍穿上了金衣,也改不掉那骨子里的贱性,所以最终被项羽火烧阿房,焚书坑儒,万人坑杀秦兵。”

    听得此番言论我不由蹙起眉,心中划过不快的异样感觉。

    她有意卖弄历史学识没人去阻止,但是这般肆意对历史品头论足,而且还在言辞中带有轻蔑性,委实令人感到不舒服。

    这时听到何知许突然问:“小悠,我之前怎么没听你提过这些历史学?”

    小悠被他问后面上一羞着答:“你也从没问过呀,以后你如果对这方面感兴趣,尽可以来问我。我不光是对秦朝史学有深入研究,汉朝、唐朝也都有涉猎,不过对宋朝以后的就所知不详细了。”

    “为什么对宋朝之后没有作研究?”

    “宋人懦弱无能,我看着就来气。后面元代又是蒙古外族人当政,到明代更是宦官当道,清朝也非我汉室,而且同学对这些朝代做学术居多,未免流于俗套了。”

加入书签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打开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