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报错 | 加入书签 | 手机阅读

御宅屋-> 都市言情 -> 毒媚嫡公子全文免费阅读

毒媚嫡公子_分节阅读_25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让娘娘再睡一会儿吧,发了汗,这热就能退了。”陈孝存说道。

    “好。”容昭心里万般不放心,但却也找不出什么破绽来,只得点了点头转身出去。

    容悦喝了汤药,出了一身透汗,至二更天的时候果然醒了过来,却鼻塞且头疼欲裂,吃了半碗清粥没过一会儿全给吐了。兰蕴急得不行,一叠声的叫人传太医来。在偏殿值守的容昭听见动静便匆匆忙忙披了斗篷赶过来探视,却见容悦脸色苍白如纸,额发被汗水浸湿黏黏的贴在额头上,原本神采奕奕的大眼睛此时微微合着,眼圈儿和鼻头都红红的看上去极其可怜。

    “姐姐?你觉得怎么样?”容昭上前去坐在床边,伸手摸了摸容悦的额头,此时高热果然退了,容悦的额上还有些湿漉漉的,冰凉如水。

    容悦听见容昭的声音缓缓地睁开眼睛看着他,虚弱的笑了笑:“我没事的,昭儿放心。”

    “这高热倒是退了,只是为何吃了东西又吐了出来?!”容昭心里焦虑的要命,心里想着若是紫姬在就好了!他自己上辈子虽然是个小有成就的药剂师,但攻读的是化学西药,现如今这些中药汤子他也只能辨别出里面有什么成分,对身体有没有大的害处,但药理对不对症却难以把握。此时此刻,容昭深深地懊悔自己之前没有好好地研究一下中医病理,只知道吃喝玩乐研究那些毒物毒素,到此时眼看着容悦这般模样,自己竟浑身是力气却用不上,太窝囊了!白白穿越了一回!

    ☆、第四十六回,虚不受补

    太医进来给容悦再次诊脉,说虽然高热退了,但风寒邪气依然没褪尽,娘娘还需继续用药,且悉心调养才行。这种话太医不说容昭心里也明白,只问:“你们只说说为何娘娘这会无端端的呕吐呢?”

    “娘娘先受风寒又发高热,且连续两天没吃东西,因此伤了脾胃,所以才会呕吐。世子爷放心,静养几天娘娘的胃口会好起来的。”

    容昭听了这话转头看了看容晖,容晖便温和的朝着太医点点头,客气的说道:“这话也有些道理,我记得之前我伤了风寒也没胃口吃东西的。还请太医仔细斟酌用药,好好调理娘娘的身体,我们容家感激不尽。”

    两个太医忙躬身应道:“容将军放心,伺候娘娘们玉体安康是我们的本分,我们一定会尽心尽力的。”

    容昭立刻想到容晖肯定会关照这两个太医的,至于……应该不会吧?容昭虽然纨绔,虽然任性不讲理,但眼明心亮,好坏还是分得清楚的,容晖这个大哥一向跟临阳郡主和容昀不是一路人,他该不会利用太医之手害容悦的。再想想伤风感冒会影响胃口这样的事情容昭也明白,一时间他心里左右平衡又觉得容悦的状况也属于正常,恐怕是自己过于小心了,所以看谁都不是好人。

    接下来的两天容悦的病情时好时坏,头一天晚上明明不再发热了,第二天下午又忽然发热,烧的头晕脑胀,汤药灌下去不过一个时辰,发一身透汗体温降下来,人却更加萎靡,似乎连睁开眼皮的力气都没有。

    “怎么回事儿?这样折腾下去,这身体怎么受得了?”容昭皱眉道。

    陈存孝也着急的不得了,连胜叹道:“世子爷说的是,娘娘的身体本利就弱,这反反复复的高热发汗又吃不进东西去,这身子定然是受不住。对了——张太医,你要给娘娘开一剂温补的食疗方子,叫膳房给娘娘炖了滋补身体要紧。”

    其中一个太医捻着胡子说道:“公公有所不知,娘娘的身体真的是很虚弱,这个时候进补其实不是好事,公公应该听说过‘虚不受补’这句话吧?这个时候进补,其实会适得其反的。所以,还是先把娘娘的病治好了再慢慢地进补才行。”

    “是这个理儿。”陈存孝无奈的叹了口气,又看看左右的容晖和容昭,“容将军,世子爷,以二位的意思呢?”

    容昭暗暗地咬了咬牙,冷冽的目光缓缓地扫过面前的太医以及陈存孝和其他两个太监的脸,方冷笑道:“我们从西凉城一路走到这冀州行宫,刀光剑影都闯过来了,一场小小的风寒又能怎么样呢?我相信娘娘福泽深厚肯定能闯过这一关的。再说了,如果娘娘在这冀州行宫里因为一场风寒而有个三长两短,只怕这个年大家都不好过吧?张太医,刘太医,陈公公你们说是不是?”

    两个太医一直对这位世子爷不满,此时也只是默不作声,陈存孝忙笑道:“世子爷说的是,老奴已经派人去上京城把悦妃娘娘生病的事情禀报皇上,相信皇上会有办法的。”

    容昭缓缓地点了点头,轻笑道:“陈公公的确是聪明人,有事情及时跟皇上禀报,到时候出了事儿责任也担的小些,不错。”

    “瞧世子爷说的,娘娘是万岁爷心尖儿上的人,若真是有个什么,可不是咱们这些人能担得起的。”陈存孝依然是满脸堆笑,看了一眼容晖,见容晖不说话,只得硬着头皮上前应对容昭这个刺儿头,“世子爷,您有更好的办法吗?虽然有两位太医在竭尽全力的医治,但若是有更好的办法,咱们也未尝不可试试,毕竟,娘娘的身子是最要紧的。”

    “这冀州不算是穷乡僻壤了吧?这城里也该有几个像样的郎中?赶紧的派人出去找,把这城里排的上号的郎中都找来吧。”容昭悠悠的叹了口气,“这冀州行宫到东上京皇宫一个来回少说也有五六天的路程,咱们等得起,我姐姐这病可不能等。”

    “民间的郎中?”张太医老大不乐意的摇了摇头,“民间郎中怎么能进行宫呢?娘娘的身体千金万贵,若是出了差错,到时候我们怎么跟万岁爷交代?!”

    “是啊,民间的郎中医术参差不齐,这万一有个差池,到时候我们可是追悔莫及啊!”王太医也摊着双手看向陈存孝,希望他能站在自己这边说两句话。

    陈存孝犹豫了片刻,方笑着问容晖:“容将军,这事儿您怎么看?”

    “三弟,这样做妥当吗?”容晖转头问容昭。

    容昭淡然一笑:“我只是说请外边的郎中来给姐姐诊脉,又没说姐姐的病就全部交给那些民间郎中。张太医,王太医二位难道就想借此机会对我姐姐的病撒手不管了吗?”

    “呃,我们并没有这个意思。”张太医忙道。

    容昭嘲讽一笑:“这不就结了?到时候外边的郎中来了,诊脉,斟酌用药,最后药方子还是要经过你们二位过目才能上火煎汤。”

    张太医和王太医两个人听了这话,脸色越发不好看了,两个人对视一眼,然后齐刷刷的看向陈存孝。陈存孝也听明白了容昭的意思,可这个时候他也不敢明着得罪这位小爷,因呵呵笑道:“咱家觉得世子爷这个办法也不错,不管怎么样,咱们先把娘娘的病医治好是最要紧的。万岁爷之前可说了,要悦妃娘娘进宫过年呢。”

    两个留守行宫的太医本来品阶就不高,听了陈存孝的话自然也不敢再有什么意见。

    当下,容晖带着人亲自出行宫,由行宫留守的太监带路去二十里路之外的冀州城找郎中,天快黑的时候,容晖果然带了三个郎中回来。

    “这三个是冀州城里最有名的,尤其是这个苏先生,祖上三代都是行医的,在冀州城颇有名望。”容晖指着三人之中最年长的一个对容昭说道。

    容昭朝着那个苏先生点了点头,客气的说道:“苏老先生好,辛苦你了。”

    苏郎中在来的路上已经弄清楚了事情的原委,忙恭恭敬敬的拱手作揖,朗声道:“公子客气了,治病救人乃是行医者的本分。更何况现如今是娘娘病了,能用得着咱们这些民间郎中,我们更当竭尽全力。”

    ☆、第四十七回,民间郎中

    容昭一反之前对两个太医不屑态度,对这三个民间来的郎中倒是礼让有加。这又把那两个太医给弄得心里不怎么痛快。不过幸好还有容晖,容晖从一开始就对这两个太医很是客气,私底下也塞了不少好处,这两个太医看在容将军的面上才不好跟那个纨绔小爷计较。

    三位民间郎中被容昭请进去给容悦诊脉,因病人身份尊贵,民间郎中不敢擅自决断,三个人都诊脉之后出来到偏殿,当着容晖,容昭,陈存孝三位的面各抒己见。

    因为容昭有话在先,不要掉书袋背医书,要讲白话,本公子要清楚明白娘娘的病症,所以大家也不敢兜圈子。年龄最长的苏老先生捻着胡子缓缓地说道:“娘娘是风寒之症,外寒内燥,五内失了平衡以至于脾胃也受损,不能正常饮食便不能养生,所以这病说起来可不是小事儿,必须精心调理才好。”

    另外两个人医术虽然不赖,但胆子着实小了点,再者,这苏老先生的脉息极好,他们也无从反驳,便各自顺着前面的话大差不差的说了一遍。

    容昭听了之后,点头说道:“病症基本吻合,那该如何用药还请三位商量斟酌,拟个方子给我。”

    苏老先生拱手道:“公子要我们开药方,这倒是不难。只是娘娘已经病了四五天了,想必已经用过汤药,草民想知道娘娘之前用过什么药。”

    “这个极有道理。”容昭点头,心里对这位苏老先生又高看了一层,又对陈存孝说道:“陈公公,你去叫那两位太医把他们用的药方子拿过来……啊,不对,是叫人把给药渣取过来吧。”

    陈存孝是宫里人,打心眼儿里瞧不起民间的郎中,这会儿听说要验药渣,心里有一百个不乐意,但嘴上却也不好说,因吩咐门口的一个小太监:“你去,把早起给娘娘煎药的药渣拿来。”

    门口的小太监正是得了梅若好处的那个,听了吩咐便立刻答应了一声跑了出去,没多会儿工夫果然抱了一个布包送了进来。

    苏老先生打开布包把里面的药渣挑件了一块放到嘴里嚼了嚼,微微皱眉,又问:“娘娘的汤药一直是这个方子吗?”

    “应该不是吧?”容昭皱眉道,“我听张太医说调药方了。”

    旁边的小太监一听这话,忍不住拍了一下自己的脑门插嘴道:“哎呀,我就说吧,这药渣要都拿来,可偏生小贵子说前儿和昨儿的药渣都扔了,只有今儿的还没来得及扔……你看这?”

    容昭一听这话立刻不高兴了,因问陈存孝:“陈公公,宫里都是这个规矩吗?各宫娘娘们若是生了病,这病还没好,之前的药渣便都可以扔了?还是太医大人们单单欺负我姐姐是只得了晋封旨意没有晋封礼仪的皇妃,不知道这后宫的规矩,亦或是没拿到咱们的好处故意给咱们上眼药水呢?”

    “哎呦喂世子爷!这话可不能随便说,凭他们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拿娘娘的身子给谁上眼药水哪!”陈存孝干笑道。

    “那好端端的为什么不留药渣?”容昭反问。

    “那这个……这个得把负责汤药人叫到跟前来好好地问一问。”陈存孝无奈的说道。

    “算了。”容昭此时也没工夫去纠缠这些事情,只对苏老先生说道:“老先生还是斟酌用药吧。”

    圆滑世故的苏老先生此时心里已经明白了七八分,忙因躬身应道:“是。其实草民看娘娘用的药也是极妥当的,只是娘娘病着,脾胃世和,这药虽然利于除病,但总是有些伤脾胃,所以草民以为娘娘的病除了每日用药之外再辅以食疗,应该会好的快一些。”

    “食疗是个好办法。”容昭听了这话眼前一亮,其实不管是谁开的药,每次他看见那些褐色的药汤子往姐姐的嘴里喂,心里就觉得很是不舒服。

    “草民这就开食疗的方子。”苏老先生说道。

    “只开食疗的方子?这药方呢?”陈存孝不解的问。

    苏老先生朝着陈存孝笑了笑,说道:“这汤药么,依然沿用之前两位太医开得方子就很好,就是……这药量可以适当的少一些,娘娘的脾胃不好,一剂药可分两次服用,三次也行,反正这一天十二个时辰,把那些要分开来喝进去就能好。”

    “你们两个人的意思呢?”陈存孝又问其他两个郎中。

    那两个人也都连连点头,说苏老先生说的极是。

    “笔墨伺候,请苏老先生写方子。”容昭吩咐左右。

    梅若亲自捧了笔墨纸砚来放在苏老先生面前,这老先生提笔舔墨,洋洋洒洒写了一张药膳方子。

    容昭拿过来一看:小黄米,去芯莲子,磨粉,新鲜淮山煮烂,加米粉莲子粉熬成粥每日分五次食用,一次小半碗。因惊讶无比,点了点手中的纸张,不可思议的问:“就这样?”

    苏老先生缓缓地解释道:“是的,这小黄米,去芯莲子,淮山都是养脾胃的东西,磨成粉,煮成稀粥不会给肠胃造成负担,比小米粥更容易克化。娘娘的脾胃伤了,这个时候也只能用这种办法了。先吃两天再看情形。”

    容昭觉得很是有道理,遂吩咐梅若:“那就按老先生的意思去办!你快去叫她们去做。”

    梅若答应着下去,容昭又对陈存孝说道:“这几日为了姐姐的病,陈公公连个囫囵觉都没捞着睡,这会儿刚好没什么事了,公公回去打个盹儿吧。”

    陈存孝忙道:“多谢世子爷,只是这几位郎中怎么安排呢?”

    容昭微笑着看了一眼容晖,方道:“大哥,我这几天也是觉得身上不自在,苏老先生留下来为我也诊个脉,其他两位郎中先请去歇息。姐姐的身子很是要紧,我的意思是几位先生这几日怕是要在这里住几日了。”

    “你素来身体就弱,这几天也没能好好睡一觉,身上想必也是劳乏的狠了。”容晖点头道:“苏老先生医术高明,就有劳你给我三弟诊个脉吧。我陪两位先生先去偏殿用茶。”

    ☆、第四十八回,病理病源

    容晖和陈存孝一起带着其他两个郎中出去,屋子里只剩下了容昭和苏老先生两个人。

    “苏老先生,请坐。”容昭指了指之前容晖做的椅子。

    “草民不敢。”苏老先生拱了拱手。

    容昭站起身来上前扶着苏老的胳膊把人送到椅子跟前,朗声笑道:“论年龄,你比我父亲还大,论医术,你是民间高手,我姐姐的事情还要仰仗你,你坐这里是应该的。再说,你不坐,怎么给我诊脉啊?”

加入书签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打开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