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报错 | 加入书签 | 手机阅读

御宅屋-> 高干文 -> (红楼同人)红楼之腹黑薛宝钗全文免费阅读

(红楼同人)红楼之腹黑薛宝钗_分节阅读_40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老实说,她跟在太太身边也有十年的时间了,但是太太性子,真是不知道该怎么说?好听的就是温柔,但难听一些,就是软弱,简直就是个扶不起来的阿斗,这十年下来一点长进都没有。若不是老太太对她有大恩德,她早就想要撂摊子不干了。

    第63章 错误

    每逢到了年底的时候,薛宝钗这里就格外的忙碌,今年更甚。因为在到了京城后,她的手中有了不少的特权可以用。故而,今年的铺子店面的收益都是呈现了上升的趋势。

    若是只有自己家里的话,薛宝钗这里可以躲个懒,慢慢的去算,即便是拖延到过年或是再晚一些都不用怕,但是还有正德帝的私房小金库也在自己的手中,那么她就不得不要先捡着他的来了。

    正德帝这里的一应产业,最晚要在腊月二十六的时候,交给正德帝这里。因为从腊月二十六开始,正德帝这个做皇帝的也可以松散一下下,歇上几天的时间,一直到年后正月十五的时候,都不用上朝了。

    也都是趁着这段时间里,正德帝会清点一下自己的小金库。虽然不是一一的都查看,但是会捡着紧要的看一看。

    故而,薛宝钗最迟要在腊月二十六的时候把账本交到正德帝的手里面。

    “丹心,我交待你的事情,可有一一的过去查看?”薛宝钗手中拨着算盘珠子,头也不抬的开口问道。

    丹心立刻回答说道:“回姑娘的话,都已经检查过了,并无大问题姑娘尽可放心。”从一个月前开始他就负责暗中的巡视京城里的一应的产业,经过这一个月来的时间,都已经查明,虽然也有不少的小问题。诸如贪墨钱财等事情,不过好在数额都不大,也都在姑娘允许的范围之内,水至清则无鱼,虽然姑娘是个眼里不揉沙子的人。不过横竖不是自家的产业,只要皇上那边没说什么。就可以了。

    薛宝钗开口说:“好,我知道了。你且下去忙就是了。”语气只是微顿一下,便又开口问,“丹青,你那边如何了?可有证据拿到手?”这话问的是王夫人放利钱和买卖贾家金陵祭田的事情。

    丹青立时开口回答说:“是,姑娘,已经是到手了。已经找到了账本的册子和一些负责采买时候的证词,都已经在这里,请姑娘阅看。”说着从怀中拿出了两个蓝皮的册子另外还有一卷的白纸。若是没有意外的话应该是一些证词什么的。

    “好了,我知道了。先且放在那边,晚些一些时候我会看着。你这个事情忙完,就再帮我做一件事情。去看看东府贾蓉的一应举动,让人看着他一点。”既然王夫人这里有了铁证的话,那么等过了这段忙碌的时间,她也要着手的处理了。最起码要在她出嫁之前把王夫人给解决掉,当然,不是要她的性命神马的,虽然她心里是有那么一点想要这么做,但是也知道现实不允许。最起码不能让她像是这样再蹦跶了。

    “是,姑娘。”

    *

    这一日里,柳丝萝带着自己的三个女儿从城外的寺庙里还愿回来。走到门口的时候,便见到一辆马车停在路边,正好有一个妇人扶着婆子的手从车上下来,身后还跟着一个十五六岁,脸上戴着面纱的妙龄少女。虽然看不清楚她的容貌,不过那一双波光潋滟的眼睛也能知道,这是个貌美的姑娘!

    曹氏刚一下车,都还来不及交待自己女儿一些话,侧头便看到了柳丝萝的马车,立刻有些惊喜的叫道:“大妹妹。”

    柳丝萝刚扶着桔梗的手下了车,听到曹氏的声音,便回头看过去,脸上顿时也露出了喜色来:“嫂子,你怎么来了?” 侧头,看到那个妙龄少女,“环姐儿也来了。”

    这妙龄少女正是柳丝萝娘家嫡亲大哥的嫡长女,她的亲侄女柳玉环。

    “嫂子,怎么这个时辰过来了。快些请进来。”柳丝萝忙走过去拉着曹氏的手开口说道。

    走进了内院里,柳玉环在曹氏的眼神示意下,忙向柳丝萝行礼,亲热的叫了一声大姑姑。柳丝萝被叫的软了心肠,看着柳玉环穿戴有些简薄,当下便把自己手腕上的一个镶嵌了细碎红宝石的金镯子套到了她的手腕上。倒是叫旁边的曹氏看着满意的笑了又笑。

    随后柳丝萝的三个女儿,孟涵,孟清,孟洁,也都分别的过来给曹氏见了礼。这孟涵虽然说也姓孟,但她并非是孟父的亲生女,而是柳丝萝和前夫所生的女儿。不过后来柳丝萝嫁给孟父,她便也跟着改了名字,因孟父先前还有一个庶长女孟雪,次女孟霞,她便是孟府的三姑娘。

    曹氏拉着姐妹三人的手分别的看了又看,满脸笑容的向柳丝萝说道:“大妹妹真是好福气,这三个女儿,一个赛一个的水灵,让人看着真是有些眼馋。”说着这一连串夸奖的话,不要钱似的撒了下来。

    倒是让柳丝萝的三个女儿羞的满脸通红。

    柳丝萝虽然性子柔弱,不过却也还不笨,也知道曹氏在过年前这个忙碌的当口过来,必定是有事要说的。便也打发了几个姑娘出去说话。

    “嫂子,这个时候过来,可是有什么要紧的事情不成?哥哥和年哥儿可还好?”柳丝萝见姑娘们出去,又打发了屋子里的丫鬟,只留了心腹丫鬟桔梗在跟前,便立刻开口问道。她口中的年哥儿便是曹氏的嫡长子柳伯年。

    一听到柳丝萝问起家里人,曹氏当下的眼眶便有些泛红起来,甚至还拿着手帕子擦了擦眼角。

    桔梗看着曹氏的做派,低垂着的头,闪过一丝的不屑。不过她是个丫鬟即便是心里有什么想法?此时也不敢开口说出来,只是若是曹氏真是太过分的话她开口说上一二,倒也无妨。

    便听到曹氏用有些可怜的声音说道:“大妹妹你是知道你哥哥的性子的,前段时间,他为了一个酒馆里唱曲子的歌女,居然和我吵得天翻地覆,非要纳进门来。虽然咱们柳家只是一般人家,但也不能纳个歌女进门不是,更何况那歌女看着就不是个安分的。你哥哥为了这件事情,在家里闹得厉害……”本来是有些做戏,只是说着说着顿觉自己可怜的很,便呜呜咽咽的哭了起来。

    柳丝萝一听到曹氏这样的话,连忙出口安慰不止。眉头紧皱,心里只觉得自家哥哥太过于胡闹了,纳妾不是什么大事,但是要纳个歌女进门就太难看了。

    哭了一会儿,曹氏也想起了自己的来意,便在柳丝萝的劝说下,止了泪水。

    “嫂子,你且放心。我这里一定会好生的劝说哥哥,怎可这般的胡闹。”柳丝萝见曹氏停了泪水立刻保证说道。

    曹氏本来不是要说这个,便也点点头。很快的便把话题给扯到了孩子上面而后顺利的说道了自家女儿柳雨蓉的身上,“…不知道托付大妹妹的事情如何了?妹夫那边可点了头?”一双眼睛殷切切的看着柳丝萝。

    柳丝萝见曹氏这样的神情,心中不自觉的升起了几分的愧疚之意,语气也越发的轻柔,“嫂子,寒哥儿和环姐儿的事情我已经与老爷提过了。只老爷说开年过去寒哥儿便要科举,要全心的准备,分心不得。他的婚事最要也要等到科举后再说。”说罢一双眸子莹莹之中带着几分愧疚的看着曹氏。

    曹氏听到柳丝萝的话,固然是失望不已。只是她在来之前,心中也有了准备,更何况她也情知。因着柳丝萝和孟父当年的事情,孟时寒心里对柳丝萝很是抵触,另有他的外祖家里。孟时寒的婚事,柳丝萝压根就做不得主,她之所以一而再三的提起,其中的一个原因,也是因为如此。想要柳丝萝吹枕头风,借由孟父的手,再孔家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把孟时寒和环姐儿的婚事给定下来。

    是以,心中虽然有几许的失望,不过心中却还强打起精神,又笑着开口说道:“大妹妹的话固然是有道理。不过环姐儿和寒哥儿的婚事也是重要的事情,现下正逢年关里,倒不如我们两家先行私底下的说定,交换了定情的信物,可以密而不发,等寒哥儿过了明年的杏榜。两件事情齐公布,到时候岂不是双喜临门的事情。大妹妹,你觉得我说的可是这个道理。”

    曹氏可不像是柳丝萝一样,到现如今都看不清楚眼前的状况。

    她心里清楚的知道,若是想要环姐儿嫁给孟时寒,那么必须是要在科举考试之前定下来。孟时寒的本事她是知道,不然的话也不会千方百计的想要把环姐儿嫁给他。这一场的科举考试,他是必定会中的,若是真的等到科举过后再说的话,那么到时候他的的婚事不说柳丝萝这个继母做不得主怕是孟父这个亲生父亲也当不的家了。

    所以必须要在年前年后这一段时间,定下来。不然的话,她的环姐儿就再没有机会了。

    柳丝萝本就是个耳根软的人,听曹氏这一番话,心中当下便有些心动起来,只是想到自己和孟时寒的关系她的神情还是有些犹豫,“可是如此的话,寒哥儿那边……”

    “大妹妹,你怎么如此的糊涂呢。”曹氏的眼眸转了一下,立刻打断了柳丝萝的话,“婚姻大事,素来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你是寒哥儿的母亲,自是能做主他的婚事。我也知道寒哥儿现如今要准备明年的科举,分心不得。倒不如这样,我们两个人今日先行的交换了信物,等寒哥儿过来科举考试,再行公布出来。不知道你意下如何?”只要是交换了定情信物,到时候即便是孟时寒孟父和孔家那边再怎么不乐意。

    她也有办法让他们认下这一门的亲事。

    第64章 科举

    桔梗听着曹氏一言一句的在忽悠着柳丝萝,心中大急,只是她再怎么急切也没用。虽然说因为她是已经过世的孟老夫人在临终前所给柳丝萝的奴婢,素来在柳丝萝的跟前很有话语权,但是毕竟只是一个奴婢,断然是不敢再柳丝萝和人说话的时候,贸然的出言打断她们的话。

    所以到最后她只能眼睁睁看着虽然神情有些犹豫,不过在曹氏巧舌如簧之下,还是从拿出了一枚玲珑玉佩交给曹氏,作为私下定亲的信物。

    看到这里桔梗当下也顾不得什么,开口说:“太太,这可是已经过世的老太太留给您,意义非比寻常。”她说这话的本意是要提醒柳丝萝,想想孟老夫人临终前交待她的事情。

    但是没想到柳丝萝这里虽然是有点犹豫,不过却快不过曹氏的手,不等柳丝萝递过来,便一把的抓过,而后收到自己的袖口里。并且强行的往柳丝萝的手中塞给一根金镶玉四叶发簪说是回礼。

    “太太……”桔梗的语气是越发的着急。要知道今天柳丝萝真的接下这件事情,莫说亲事成不了,即便是成了,日后太太和大爷之间怕再没有缓和的机会。更有太太没有儿子日后还要指着大爷,闹僵了对太太一点好处都没有。就是四姑娘和五姑娘那边怕也要跟着受累。

    曹氏收好了玉佩,心情大好,看着想要说什么的桔梗,当下有些不悦,“桔梗,我和你家太太说话,你插什么嘴。素来大妹妹就夸赞你是个最懂得礼数的,但是现在看来,怎么一点规矩都没有。”桔梗这个丫头的本事她也是知道一些,不能让她开口不然的话,自己说了这么多事情,怕都要打水漂了。

    已经到嘴里的鸭子,岂有让它飞走的道理。

    若不是桔梗是个聪明伶俐,又是已经过世的姑母在临终前给的,所谓长者赐不可辞,大妹妹又素来倚重她,她早就让大妹妹打发她走了。有她在,可是坏了自己不少的好事呢。

    又看向柳丝萝那里,“大妹妹,我这里也不好在这里多留。马上临近年关的日子,家里事情也多,我这里就先行的告辞了。”今天来的目的已经实现,她自然没有多留的道理虽然她还想要再占点便宜弄些银钱或是东西回去,不过看着桔梗,只能打消这个念头。

    还是早点回去的好,不然的话,若是妹夫回来,事情怕又要起波澜。

    柳丝萝此时正被桔梗有些责怪的眼神,看的有些不自在,听到曹氏的话便也没有出口挽留,只是叫了丫鬟过来,好生的送曹氏出去。

    “太太,你也太糊涂了。”曹氏前脚才和丫鬟离开,桔梗便急忙的对柳丝萝开口说,语气里带着明显的不满。

    柳丝萝虽然性格软弱,但是做了孟家这么多年的当家夫人,上头也没有婆婆压着,孟父对她也颇为的体贴。小脾气自然也是有一些,听出桔梗的不满她这脾气也上来了:“桔梗,我如何就糊涂了。你是太太还是我是太太?”

    柳丝萝这话已经说得有几分严重,桔梗也没有犹豫,便也跪了下来,“太太,奴婢并没有其他的意思,只是今天您做的事情有些欠缺。”若不是老夫人的话她真想要丢手不管,不过现在距离十二年的期限也只剩下不到两年,撑撑也就过去了。“……奴婢并不是要管辖太太,但是太太细细的想来,您今天和舅家太太交换信物,若是三姑娘或是四姑娘五姑娘,就是大姑娘二姑娘也就罢了。但是却是老爷唯一的儿子。况且大爷并非您亲生的儿子,老爷素来对大爷的婚事又格外的看重……您这样做老爷知道的必定要生气……”更难的还是大爷那边,一旦闹出来怕真的是覆水难收,再也就没有回转的余地。

    柳丝萝的耳根软,又是没主见,虽然做了将近十年的当家主母,但是因上面没有婆婆,虽然孟父有几房小妾但是都十分的规矩。家中若是有事的话也有桔梗这样忠心耿耿的丫鬟尽心尽力。这样的生活导致柳丝萝本事没见多长,但是小脾气确实长了不少,听到桔梗这一番话,她的心中虽然有些着急,但是嘴上却还强撑着说道:“这事我已经和老爷说过几次,他是默认的,况且环姐儿样样出众,又有哪里配不得寒哥儿。我这样做,也是希望为涵姐儿她们做个准备。环姐儿成了她们的嫂子,日后也不怕寒哥儿对她们的事情不尽心。”说到后来柳丝萝越发的觉得自己在这件事情做的对了。

    桔梗听到柳丝萝这样的话,眼角又是一抽,知道柳丝萝这里是被曹氏洗脑太深了一些。本来想着再劝说一下,但也知道柳丝萝性子佐犟,只能引导说,态度若是强硬她反倒是不依。

    嘴巴动了动,迅速的在心下做了一个决定。

    与其在这里费唇舌和太太说这些话你,倒是不如把这件事情和三姑娘四姑娘说了,让她们私下里好生劝说太太,倒是管用一些。再有也要和四姑娘说一声,要她尽快的告诉老爷那边知道。

    不然等到老爷从旁人的口中知道的话,不说大爷那边要结了死仇,就是老爷也会对太太心存不满。

    若是这样的话,等到大爷娶妻生子,太太还不知道要落个什么下场。

    心中已经打定主意的桔梗,倒也没有开口再劝说下去。殊不知,因为她这样的态度更是让柳丝萝觉得自己做了一个英明的决定,不见桔梗都默认下来,心中洋洋得意,自以为做了一件天大的好事。

    *

    这一年的新年注定会过的有些不太平,本来有些喜气洋洋的新年,在过了腊八后,京城里的气氛陡然的变了变。倒也不为其他的事情,就是宫里传出来消息,太上皇的身子骨不好,整个人已经是陷入了昏迷当中。

    现在整个太医院的太医都被正德帝给叫到宫里,日夜的守在太上皇所住的安康宫。

    不少的人家都在暗地里祈祷,这太上皇可千万要撑住。最起码要等到翻年过去三月科举结束才行。不然的话一旦太上皇过世,当朝以孝治国,这科举势必的要延期。短则到了金秋时候长则等到明年。

    这对不少人家来说,特别是寒门子弟,并不是一件好事。

    不说那些寒门子弟暗地里祈祷,就是正德帝自己也是下了死命令,让太医无论如何都要吊住太上皇的命。太皇上若是现在一旦过世,那么他的许多的计划都要往后延迟,所以无论如何都要在科举结束之前,保住太上皇的命。

    压力就是动力,这一句话一点都没有错。

    太医院这边受了正德帝的死命令,也不敢有任何的耽搁,几乎是日夜钻研想尽法子治疗太上皇。虽然太上皇的身体还是一日差过一日不过在众太医的齐心齐力之下,一直到科举结束,杏榜发布前夕,都还活的好好的。

    这让正德帝心里松了一口气,暗自想到,要尽快速度才行。

    要知道太皇上虽然现在活着没错,不过太医那边也已经三翻四次的暗示过了,太上皇身子已经空了。现在只靠着独参汤吊着命,随时都有可能一命呜呼。

    这让正德帝不得不加快自己的脚步。

    受正德帝的命令,负责这一次科举主考官的吏部尚书卢靖,带着几个副考官,几乎说是日夜的阅读试卷,终于是在正德帝要求的时间内把一众的试卷给阅读完毕,把前一百名的卷子呈给正德帝阅看。

    这些卷子正德帝固然是没有时间去看,即便是看了,也只是粗略的看了前几名。

加入书签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打开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