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报错 | 加入书签 | 手机阅读

御宅屋-> 历史军事 -> 重生之玄学首富全文免费阅读

第一五九章 制播分离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闻利民听说广告代理公司的龌蹉,不禁大怒,“他们想干什么”

    这几天把他憋坏了,在办公室里,当着闻莉和丁宇的面闻利民发起火来。

    “干事情不走正规渠道,就想着偷鸡摸狗,还讲不讲原则了!”

    丁宇心想:闻大台长啊,你是装傻还是太正直

    这个层次的斗争,选择这种手段就算是高明的了,成王败寇,等人家上了位,在普通人眼里这些都变成了常规操作。

    “丁宇啊,多亏你了啊!”,闻利民走到丁宇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他对丁宇是另眼相看,别人家的孩子不要太优秀啊!

    “时间紧,任务重,你有什么困难先提出来。”

    呃。。。

    丁宇不喜欢这种掣肘的工作,干起来不咸不淡,没有成就感不说,费力还不讨好。

    那怎么办呢

    丁宇想起一个主意,便凑近坐回办公椅上的闻利民说到:“闻叔叔如此相信我,我也跟您说两句心底话。”

    闻利民看了看闻莉,点点头。

    “领导不是什么事情都不关注的,他们只关注您这一层级的。”

    丁宇想起这个时代电视台都是靠科技普及的红利,不过九十年代末,电视传媒已经出现审美疲劳,最杰出的代表:当年万人空巷的春节联欢晚会开始被观众们不断吐槽。

    这个时候传统电视媒体,谁先在最好的时候改革,谁就能分到一个新的蛋糕。

    哦,不是分,极有可能是独享!

    丁宇提出的理念就是制播分离。独立的制片人或者公司制作节目,电视台负责审查和播出,最终双方分账。

    后世的《华夏好声音》算是真正的制播分离,版权属于制作公司,而电视台吸引的是观众流量和广告商的关注。

    这一理念在华夏要超前10年!而英法等国在80年代就已经开始实施!

    闻利民参加过无数的国际广播电视研讨会,他也听说过这一概念,但是谁能实现呢

    论设备,论人才,论社会体制,做起来谈何容易啊。

    “您就以单一节目制播分离为契机,提出改革。然后把文艺频道的这档节目移植到卫视!”,既然闻利民都了解,丁宇也不赘述了。

    ”哦谁能脱离电视台做出这么一档节目呢分成怎么分呢“,闻利民抛开阻碍,开始往专业方面构思。

    “我能。”,丁宇说话果断,眼神坚定,根本没给任何铺垫,看似在吹牛,却又似成竹在胸。

    闻利民笑了,丁宇的智商很厉害,办事也是一把好手,策划能力更是出众。

    可现如今,哪个私人企业的电视节目制作水平敢说在省级电视台之上

    “闻台,几天上午闻莉找了一圈,也没人愿意做新节目。事业又不是自己家的,他们能把这个节目当成自己的事业吗”,丁宇知道闻利民不相信,旁边的闻莉也是一脸不可置信。

    “那你凭什么,就认为你或者你的人能把节目做好呢”,闻利民反问到。

    “你们干一个月给点加班费,发点补助。到时候评奖的时候,制片人、主任、台领导往上一冲,证书上写着你们的大名。他们能愿意吗”,丁宇说的话有点诛心,却是肺腑之言。

    闻莉在一旁凝着细眉,若有所思。

    闻利民气乐了,“好嘛,小丁同志有意见了,不过这种现象的确存在。你也不能一棒子打死,我当上台长后还没在谁的获奖证书上署名过。”

    丁宇嘿嘿一笑,“我说的就是积极性问题,我如果带一个团队做节目。就很简单了,一个项目三个月,让你赚够两年的钱。剩下版权、名誉只跟我和我的公司有关系,你最多出去宣传某某节目里你是编导、副导演之类的。”

    闻利民点头,这倒是个好办法,但是。。。,丁宇竟然说对了,为了平衡台里的利益,员工的情绪,他们还真不敢这么干。

    “只要节目制播分离试验成功,您的成绩就是改革的提出者。当然同时段的收入最少是原来的两倍甚至是十倍。”,丁宇分析的头头是道,闻利民也频频点头。

    “我起草一个文件,明天全台中层以上干部学习。闻莉负责制播分离中播的部分,丁宇你的公司就来制作!”,闻利民想好了,拍

加入书签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打开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