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报错 | 加入书签 | 手机阅读

御宅屋-> 历史军事 -> 骑马与砍杀大帝国全文免费阅读

第四百七十四章 燕然大战(三十)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当然虽然呼延家已经不得不上安西这辆战车,与安西结盟,并且对突厥太鲁部发动战争了,但这事事关家族的兴亡,不可不慎重,所以呼延攸并没有当场大营李智甫,而是在与族中老人和一些核心成员足足商议了三日后,才做出最后的决定,决定赌一把,与安西结盟。

    于是在又经过一轮讨价还价后,双方终于是将结盟之事谈定,为了节省时间,尽快确定与呼延氏结盟,将呼延氏彻底拉上己方的战车,李智甫也是忍受了呼延家最后的讹诈,将支援给呼延氏的兵甲数量,提高到横刀三万把,明光甲一万副、神臂弩一万把,另外还有旧式兵甲玄铁甲两万副,鳞甲和锁子甲两万副,骑弓三万把,精铁箭矢百万支的程度,已经接近李铮当初给李智甫定的那个支援武器数量界限。

    而且除了武器装备外,安西和呼延氏之间还有一系列关于贸易的协约,因为在与安西的盟约公布后,知道皇甫思平必定与自己反目成仇,断绝九原郡通往大汉内地的商路,所以呼延家要求安西必定要为九原出产的货物提供出路,同时还每年必须输入大量的铁料、布帛丝绢。药材还有精良兵甲等九原郡所需的物资,虽然看似是呼延家抓着安西要急于结盟这一点,狮子大开口让安西大出血,但其实实质上,还是安西赚了,因为安西在付出如此多代价后,安西与呼延氏之间不再是仅仅借道那么简单了,而是真正结成了同盟。

    在合约签署后,呼延攸立即向李智甫表示,对于偷袭受降城之事,同盟呼延氏也会派兵相助,同时会为安西远袭的部队提供粮秣支援,呼延氏所掌控的九原郡也是处于富裕的河套之地,虽然不如灵武郡那样丰饶,但每年产出的粮食也是极多,呼延氏多有积蓄,豪言向李智甫表示,足可以养安西派遣来的三万远袭部队一年。

    这对于安西军来说无疑是一个无比巨大的好消息,因为虽然李铮和上官桀所制定的偷袭大军,是走大沙漠北面没有被沙漠覆盖之地,路上会减少损耗,但即便是如此,据李铮和上官桀的估算,如果真要三万远袭大军完成长途行军攻破受降城,而后还要返回,所需的粮秣,就必须得用两三万匹驮马携带。

    在行军路线的沙漠北部草场有限,驮马不可多带的情况下,粮秣携带的多了,那么一些诸如三弓床弩和投石机等重型攻城器械就不能带了,无疑是会增加安西军攻打受降城的难度,所以李铮当初在李智甫出使九原时,就嘱咐他最好要与呼延氏达成协议,在借道的同时,最好能够从九原买到粮秣。

    但让李智甫没有想到的是,还没等他施展他那三寸不烂之舌,呼延氏竟然就因为自己贪心安西的优质兵甲,而将提供粮食这一条加到了合约书上,除此之外,另外让李智甫省下大量口水的是,呼延氏竟然愿意直接就派兵相助。

    显然呼延氏很是眼馋突厥太鲁部囤积在受降城内的物资,所以也与安西达成了攻破受降城后二八分受降城内物质的协议,虽然为了这次西征,阿史那特勒一定是在受降城中囤积大批物资,但安西军根本

加入书签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打开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