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报错 | 加入书签 | 手机阅读

御宅屋-> 历史军事 -> 地中海霸主之路全文免费阅读

八十一章、恐怖的债务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

    圣彼得堡

    尼古拉二世正在为接下来的战争经费发愁,战争进行到了现在,不光是俄罗斯帝国打穷了,就连沙皇家族几百年积累下来的财富,也被消耗殆尽。

    就连支持他贵族、官员,这些人的家底也都变成了不动产。为了筹集资金,尼古拉二世是把能卖掉的都拿出来卖掉了。

    比如:圣彼得堡的国营企业、抄没反对派的家产、矿山……

    这些不动产都在进行打折出售,原本这些价值连城的东西,现在都变得不值钱了。

    本来粮食、矿产资源出口,是俄罗斯帝国最大的财源,现在都不存在了。

    长年的战争使他们的粮食产量下降到了历史最低点,如果不是俄国人的土地面积足够大、够肥沃的话,现在他们就要变成粮食进口国了。

    矿产资源开发也是如此,在战争的影响下,产量无法保障,也逐渐的丢掉了国际市场,现在就剩下这个唯一的买家了。

    偏偏世界大战结束后,保加利亚扩张的太厉害,广袤殖民地也能够提供大部分都资源,随着殖民地的不断开发,从俄国进口的矿产资源也在持续下降。

    最为明显的就是石油出口,世界大战前保加利亚是俄国石油最大的进口国,整个欧洲大陆一半的国家都在向俄国人进口石油。

    巴库油田成为了沙皇政府最大的创汇产业,内战爆发后,小尼古拉沙皇还在巴库地区驻扎了重兵,担心保加利亚会打那里的主意。

    很快就让他失望了,随着一个个新油田被发现,国际油价一跌再跌,然后就没有反弹过。

    本来是欧洲最大石油出口国的俄罗斯帝国,突然发现石油卖不出去了,因为运输成本的关系,巴库出产的石油逐渐丧失了竞争力。

    原本最大的买家保加利亚,在世界大战后先后开发了罗马尼亚、伊拉克、叙利亚等地区的油田,从石油进口国变成了石油出口国。

    并且在斐迪南的有意控制下,国际油价一直表现在一个非常低的水平,很多开采成本高的油田就被迫关门了,比如英国人在波斯地区的油田公司,就因为长时间的亏损倒闭了。

    巴库油田自然也不例外,当尼古拉二世的军队打下了高加索地区后,第一时间抢占了巴库油田,结果尴尬的发现这就是一个鸡肋。

    由于开采技术落后,提炼技术过时,加上俄国人那糟糕的交通枢纽,从巴库地区出产的石油运到圣彼得堡,再提炼出成品来,比从保加利亚直接进口的成品油都贵。

    这个年代,俄国人可没有建立输油管道,石油运输全靠火车皮、骆驼、马车进行运输,这个成本能低才怪。

    最后为了节省开支,尼古拉二世不得不让巴库油田减产,生产出来的石油仅供高加索地区使用就可以了,不用运出来赔钱了。

    没有了这些外汇来源,沙皇政府的日子当然就不好过了,武器弹药还得要进口啊。自力更生什么的,不适合沙皇政府现在玩,否则是要破产的。

    “首相,政府还可以从什么地方挪出一笔钱来,不管怎么说我们也要保证春季攻势的顺利进行,这次无论如何也不能够再托下去了。

    否则过了这个春天,这些叛党又会再次恢复元气,该死的约翰牛不会让我们轻松完成统一的。

    现在我们必须要快,否则来自欧洲的武器弹药,又回再次送到我们的敌人手中!”尼古拉二世慎重的说

    仗打到了现在,他已经明白了,现在他最大的敌人已经不是这些叛党了,而是在幕后支持他们的欧洲各国。

    其中又以英国人做得最为突出,正是由于英国人的出现,小尼古拉沙皇政府才能够支持到现在,否则他们早就妥协了。

    “伟大的沙皇陛下,这个恐怕不行,现在我们政府的开支中,超过百分之七十的经费都用在了战争中,别的部门经费都已经压制到了最低点。

    你知道的,为了支持战争,我们已经挪用很多资金,就连偿还保加利亚的贷款的资金,也被我们挪用掉了!”首相苦笑着说

    政府财政危机早就出现了,早在半年前他就向尼古拉二世建议,再去拆借一笔贷款回来,可惜尼古拉二世抱有侥幸心理,他认为在这个冬天就有可能结束掉这场战争。

    那么坚持一下,就不用再去借国际贷款了,毕竟那个利息真的很高啊!沙皇政府现在已经是债台高筑了,一旦统一了全国,英法也该上门逼债了。

    到时候光偿还英法保三国的贷款,政府就要榨干国库中的每一个卢布,能省一笔算一笔,毕竟现在借得可都是高利贷,是没有任何优惠的国际贷款。

    如果不是法国人的债务,大部分都是低息或者是免息贷款,沙皇政府想不赖账都不行了,上千亿法郎的债务他们恐怕连利息都还不清了。

    (备注:法国政府放弃金本位后,法郎发生了贬值,但是国际贷款是和黄金挂钩的,通货膨胀由债务人全额承担)

    现在尼古拉二世也知道后悔了,不过已经晚了。在最缺钱的时候,去借钱不是送上门去让人打劫么

    如果可能的话,尼古拉二世最不希望向保加利亚借钱,主要是赖账的成本太高了,以他对斐迪南的了解,一旦俄国政府宣布赖账,保加利亚直接出兵占领乌克兰的几率高达九层九。

    总不能因为赖账,别人来拿走抵押品,就和人家干一仗吧要是这一仗打起来,俄罗斯帝国就亏大了,不但会丧失最后一个盟友,国际上的信誉也会直接完蛋。

    所以就算要赖账,也必须要选择好对象,就比如当年斐迪南就组团赖掉了美国人账,就是有理有据的。任何隐患都没有,现在美国政府的坟头都长草了。

    相比保加利亚,借英法的债务还更加安全一些,反正大家隔得远,他们不可能打过来,真要是到了还不起的地步,大家还可以慢慢的扯皮。

    实在不行就往后面拖,大不了每年还一部分利息,和英法政府慢慢磨,等他们妥协。

    这方面尼古拉二世也是非常有经验的,毕竟这是祖传的技能,俄国人在欧洲名头这么烂,也和他们赖账不无关系。

    “那么就加快速度和国际财团接触吧,争取早日拿下一笔借款回来!”尼古拉二世想了想说

    “陛下,这个恐怕不行!我们接触过的所有财团,都拒绝了我们的贷款申请!

    甚至我们通过外交部,直接和各国政府接触,都没有获得任何一个国家政府的同意!”首相苦笑着说

    “难道发行债卷,让他们帮我们发售一下,也不行吗”尼古拉二世愤怒的问道

    “陛下,你忘了五年前我们发行的债卷么”首相提醒道

    尼古拉二世脸色变得铁青,说起当年沙皇政府发行的债卷,那就是深深的耻辱。

    1919年沙皇政府,曾向全世界发行了两亿英镑的债卷,最终的结果非常的感人,卖出去的不足一百万英镑。

    连卖出去的,也大都是在俄国内部卖出去的,他的手下怕沙皇的面子太难看,大家咬牙购买了一部分,国际市场上根本就是无人问津。

    当然,这主要是没有获得银行财团的支持,没有人愿意帮他们发行债卷,那怕手续费再高都没有人接手,俄国人就异想天开的自己去国际市场上销售债卷了。

    撇开了银行发行债卷,然后各国的银行财团不约而同的决定给他们上一课,最后在国际市场上的销售额还不足一万英镑。

    连这都没有带回来,买了债卷的人最后还跑回来,要求退货,不退货他们就要起诉俄国人诈骗,为了不继续丢脸,最后只能息事宁人。

    从此之后,发行债卷就成了尼古拉二世的禁忌,谁也不敢在他的面前提。

    现在首相提醒他,主要是为了告诉他,不要去丢人了。早在几年前,俄罗斯帝国的信誉都没有了,现在发行债卷不是搞笑么

    当俄罗斯帝国国内大部分的银行宣布破产后,当时的沙皇政府没有能够及时采取措施,俄罗

加入书签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打开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