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报错 | 加入书签 | 手机阅读

御宅屋-> 历史军事 -> 明末王爷之系统在手全文免费阅读

第六十三章:赐旗,议事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报告王爷!”

    “讲!”

    “王爷,我部现一共击毙匪军包括争天王袁韬、夺食王王友进、震天王白蛟龙在内四千四百余人。俘一万六千余人,逃逸八千余人。骆承传来消息他们此战一共击毙一万余人,俘必反王刘维民、争食王景可勤、六队马超、顺虎过天星梁时政、二哨杨秉允在内四万三千余人。”随军参谋道。

    “辛苦了!这下我蜀川境内算匪犯终于可以算是可以平个几年了。炊事连先本王先入城去做饭,大家随后处理好俘虏就入城吃饭,咱们顺便开个小会!”朱平柾道。

    “诺!”众人应道。

    “老骆,老魏你们辛苦了!”朱平柾一入就找到了骆魏二人问了他们的损失情况,然后拍拍肩勉励了一番。

    “本王现在正式授于你等护国军第三团的称号,团长骆承,副团长魏索,团教官林锐锋。骆团长请按军旗。”

    “敬礼!”

    唰!

    “宣誓!”

    “我等护国军将谨遵:旗之所向,身至所处!浴血向前,百战不殆!”

    “礼毕!接军旗!”

    不久,骆承的军营大门处坚起一根四丈高的旗杆,缓缓的升上一面3米长,2米宽的以血红色为底,金丝为线的绣有一副盾与剑交叉的图案的军旗,随着风飘扬着。

    第二日大早,朱平柾让骆承在通江继续实施军管,并且留了四千俘虏在通江实施军屯。然后挥师赶往巴中。

    巴中,位于川蜀盆地东北部,地处大巴山系米仓山南麓,地处秦岭--淮河南北分界线南,东邻达州,南接南充,西抵广元,北接陕西汉中,是蜀川北的门户重地之一。

    蜀道难,自古入川两条路,要么陆路经汉中穿越巴山与米仓山入川,要么水路经三峡入川。穿越巴山的部分又分为四条,自西向东分别是:阴平道,金牛道,米仓道,洋巴道。它们的排列组合,构成了古代川陕通行的主要通道。

    巴山中最西的是阴平道,这条路从甘肃陇南出发,经文县,平武,直通江油,可以避开剑阁险关,直通成都平原,长七百里。但由于沿途艰险,人烟稀少,所经之处古时多属氐,羌这些少数民族的活动范围,除非有特殊需要,一般来说正常人是不会走这条道的。

    金牛道是巴山四道中最早,也是最重要的一条。它从汉中出发,经勉县、宁强、广元、昭化、剑门、绵阳。再到成都。在元代时,这里被称为南栈,与北栈一同构成川陕间的官方驿路。历史上著名的葭萌关,剑阁实际上都在金牛道上。

    金牛道往东是米仓道。巴山中段是米仓山,翻越米仓山的路汉唐时称米仓道,两宋时称大竹路。大竹路的得名,是由于该路南段产竹,并置大竹县。米仓道不是一条道路,而是由诸多线路构成,最主要的一条称“巴江谷道”,是从汉中出发,向南沿濂水谷道,经米仓关,再到南江,再沿巴河抵达巴中。

    巴山通道最东边的一条是洋巴道,另称荔枝道。从达县经镇巴抵达洋县。这条路见于记载较晚,也较为艰难,行军打仗和平日出行都很少经过,地位要低于金牛道与米仓道,独在唐代时尤为繁荣。

    在招集巴中大小官员议事时,朱平柾手持尚方宝剑当场在会议上设立巴中军政司,团长周长德任司长,副团长张开任任副司长,将所有的军事权全部划给了留在那里的护国军第四团。更是叫嚣着:想吃老子的兵粮,没那么容易!

    凡现在还想吃兵粮的,无论是谁,包括那些个什么指挥同知、指挥佥事、千户、百户都全部给老子从小兵练起。而且必须经过护国军训练考核合格后才能继续当兵,不同意或者不合格就滚回种地去。敢给老子闹事的管杀不管埋!在砍了两个总兵后,再从那个两总兵家里搜出大量的银子后,朱平柾当场就给那些不想干的每人发五元遣散费,让他们滚蛋了!

    “巴中我就交给你们二人了,优先将这里的官兵全部按我护国军的标准给我整编好!另外再给拔给你们二千战俘。有人捣乱的直接给我砍了,然后没收家产充公!但绝对不能出现冤案,如果有,后果你们自是清楚!另安排人暗中查探投献!”朱平柾叮嘱道。

    “末将明白!”周张二人应道。

    在巴中休整三天,朱平柾起程赶回成都。一路上每日都对那些摇黄俘虏进行洗脑加人文关怀。伙食上也基本与护国军土同步。特别是现在每日早上稀饭,中午米饭香软可口还能吃个七成饱,每日还有一勺浓浓的肉汤,比起之前做贼时一口饭半口沙,还只能吃个小半饱来说,这简直就是神仙般的日子了,纷纷在心里说道打死我都不走!

    &nb

加入书签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打开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