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报错 | 加入书签 | 手机阅读

御宅屋-> 历史军事 -> 晋颜血全文免费阅读

第一六四章 碱化工产业链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谢谢好书友160227185121508的2000大赏,好友门阀掘墓人的打赏)

    目前杨彦技术不缺,原料也不缺,很多常见的化学反应在简陋的自然条件下就可以完成,不需要太精密的仪器设备与讲究的环境,他缺的是人。

    他的手底下只有两万多人,还包含大量的老弱妇孺,丁壮连一万都不到,其中半数为兵,除去造船,他已经开办了硝石产业、食盐业,造纸业、煤铁业,还要有人耕田,人手是真正的捉襟见肘了,可纵是如此,他仍是精打细算,又抽调了五百人去开采石灰矿。

    这真是托了乱世的福,普通人只要有口饭吃,就不会闹事,如果搁在往后的宋明清的时代,如他这样滥施民力,早就怨声载道了。

    不过除了工匠时常需要加班加点,杨彦严格执行四个时辰工作制,并不过于压榨剩余价值,因此他的口啤还是很不错的。

    当然了,这最老的一批元老杨彦也会记着,将来会择才逐一提拨,随着他的壮大从而登上高位。

    石灰岩位于郯城以北五十里左右的丘陵山区,在今天的郯城县庙王镇王庄村境内,可开采面积在百亩以上,对于杨彦这种划个圈就能开出矿的能力,只能用郯子托梦来解释。

    甚至萧巧娘还私下里问道:“郎君,能否找到金矿”

    杨彦笑了笑:“你这小财迷,金子哪有那么好找的。”

    实际上杨彦是言不由衷,金子还真的有,就在胶东半岛,曹嶷的地盘上,他记得清清楚楚,整个解放战争期间,解放军在胶东半岛合计开采了42万两黄金,有效的支援了解放战争,但目前他的手还伸不到胶东。

    ‘青州啊!’

    杨彦不禁望向了北方。

    对于他来说,胶东的黄金倒是不急,但石墨矿一直惦记着,有了石墨,就可以打造坩埚,烧制钢水,直接浇铸钢制构件,尤其是钢钉,因为铁钉在水中易腐蚀,以钢钉代替铁钉,可以使船只更加坚固,延长保养的周期。

    目前,只能老老实实的开采石灰岩,石灰岩不是开采出就能用的,还需要在1000到1100度的高温中锻烧,排出二氧化炭,才能得到较为纯净的氧化钙,也即生石灰。

    十天后,第一批约五十石生石灰出炉,用骡马运到沂水边上,就地掘了个大坑,铺以生石灰,上面放着刚砍伐来的新鲜木料,另有沟渠通入坑中。

    蒋钊与一众船工均是摒住呼吸,若是这个方法能成的话,造船的效率会数倍提高,作为与船打了一辈子交道的人,又怎能不渴盼呢

    “放水!”

    杨彦一声令下。

    船工掘开沟渠,引沂水流入,就看到一条水线灌入大坑,刹那间,水面沸腾起来,浓烟蔽日,哪怕隔着老远,都能感觉到那扑面而来的热浪!

    “将军,此法必成!“

    蒋钊家传造船,光是体验热气,就有了几分把握,不禁激动的叫道。

    ”但愿如此!“

    杨彦微微一笑。

    水咕噜咕噜的烧着,生石灰与水反应,释放出的温度超过了一百度,再加上熟石灰本就对动植物的细胞膜具有破坏作用,两相叠加,足以灭杀树干中未死亡的细胞。

    所有人都指指点点,兴奋之色溢于言表,对杨彦的超出时代本事,那是既不解,又渐渐地习以为常,荀华的心里还多了份骄傲。

    而在杨彦眼里,这就是一条完整的碱化工产业链。

    生石灰放在那个时代,是最完美的干燥剂,储存粮食的仓库中,洒点生石灰,可以有效吸水,防止谷物受潮发霉,也特别适合香菇和木耳的生产。

    没错,将来有了足够的人手,杨彦会推广种植香菇和木耳,以及各种药用及食用菌类。

    而以生石灰加水,既可煮木料,又可得到熟石灰,熟石灰的用途更广泛,除了建筑原料和杀菌消毒,还可用于对纸浆的漂白与糖的脱酸,当时的蔗糖,因工艺不过关,普遍带有一种酸味,如经熟石灰处理,可以制成近似于现代常见的白砂糖。

    只是淮北不产甘蔗,提纯饴糖还得放到建康才行,不过熟石灰另一个关键用途便是与硫酸铜溶液按一定比例调配,制造农药。

    硫酸铜

加入书签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打开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