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报错 | 加入书签 | 手机阅读

御宅屋-> 历史军事 -> 晋颜血全文免费阅读

第四六七章 王敦上岸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谢谢好友大隋后裔的1000大赏

    段氏并没有果断投降,而是嘀嘀咕咕拖延时间,他打的算盘不难猜,无非是舍不得家业,指望着曹嶷还能挡一挡,于药也不和他罗嗦,半刻一到,立刻开炮。

    四门火炮装上实心圆弹,轰击寨门,床弩也同步攻打耸立于寨墙后方的箭楼,仅仅两个时辰不到,大军就破堡而入。

    也在这一日,建康江面,帆影绰绰,大小战舰上千艘,沿着江顺流而下,而在江岸上,是从姑孰北上的数万军卒,分别攻打石头城,慕府山、朱雀桥、覆舟山等战略要点。

    四月底的江风,炎热中带着一丝清凉,王敦负手于立于船头,端倪四顾,隐有指点江山之势,王含、王应、邓岳、周抚与钱凤等心腹侍立一旁,打量着这锦锈河山。

    沈充回了老家,于吴兴侧应王敦起兵,把东海王冲请来建康称帝。

    王敦突然问道:“以寡人之军势,对上杨彦之,孰胜孰负焉”

    钱凤拱手道:“从军力来看,杨彦之自开创东海军以来,屡战屡胜,连石虎都差点饮恨于郯城,其战力之强,不容质疑,不过大将军麾下亦为虎狼之师,荆襄一带,民风悍勇,大将军又知人善用,上下一心,士卒效命,若是交手的话,胜负难料。

    再从形势来看,中原乃四战之地,杨彦之即便占据了青充二州,亦北有石勒,西有刘曜,皆为不世之强敌,稍有差池,便是败亡之祸,同时北人善马不善舟楫,故此可以推论,若杨彦之渡江南下,大将军当有七成胜算,若是大将军北伐还须静待时机,不可冒进。“

    这个结论还是很中肯的,既没贬低东海军,又突出了己方的优势,王敦捋着斑白的胡须,舒心的点了点头。

    其余邓岳、周抚等荆襄军头,亦是浑身舒坦,毕竟东海军之强,已经没必要另作讨论,而钱凤口中的荆襄军能与东海军分庭抗礼,不是从侧面印证了荆襄军也不弱么

    实际上荆襄军对东海军是有些不服气的,从杨彦的几次战绩来看,初胜阎平,是利用地形,焚烧芦苇荡获胜,再胜徐龛石虎,是以阴谋诡计,引诱别人打头阵,他在后面摘桃子。

    郯城之战,东海军有坚城可守,事前又积蓄了大量的粮草物资,准备充分,石虎久攻不下,曹嶷、慕容氏与拓跋氏阵前反水,方致大败。

    再往后的濮阳之战,祖约、刘遐、李矩和苏峻的五万余卒莫名其妙的投降,个中的猫腻外人不得而知,及濮阳一战而下,是天降惊雷,劈毁了濮阳城门,羯人受惊而去。

    纵观总总,东海军竟然无一例是正面击败对手,因此荆襄众军头虽承认东海军很强,可究竟谁强谁弱,还得战过方见真晓。

    “报大将军!”

    这时,一艘小舟摇来,军卒急叫道:“石头城守将卞敦开城献降!”

    王敦眉头皱了皱。

    王含知王敦之意,拢口唤道:“卞敦何德何能,怎配以敦为名,大将军不喜其人,着卞敦改名,可免一死!”

    “诺!”

    船夫摇船而去。

    “报大将军,秦将军秦康攻克朱雀桥,生擒伪朝护军将军应詹!“

    捷报接二连三传来,建康诸军毫无抵抗之力,邓岳道:”大将军,伪朝人心离散,军无斗志,属下建议大将军立即上岸,进宫受降,免得那伪主焚烧宫室身亡,反致死后落了美名。www“

    ”嗯“

    王敦想想也是,司马绍现在不能死,他需要司马绍坦臂牵羊,献上玺绶,如果司马绍而死,对他的威望不仅是个无形的打击,还会让司马绍在史书上留下义烈美名。

    ”上岸!“

    王敦大手一挥。

    不片刻,陆续有战舰停靠在石头城码头,王敦在严密的护卫下,登上了岸。

    ”大将军,请上撵!“

    钱凤恭身施礼。

    一抬百人大撵正在抬来。

    ”寡人骑马。“

    王敦看了眼,便跨上战马,显得勇武有力,那一双锐目精光闪烁,自具龙虎之像。

    “万岁!”

    “万岁!”

    军卒挥舞起刀枪,高呼万岁。

    王敦就觉得自己的状态好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满意的捋着胡须,那眼角的余光中,正见着一行人快步走来,其中一人似有些印象。

    “罪罪将卞敦,参见大将军!”

    这正是开城出献的卞敦,一躬到底。

    王敦居高临下,问道:“寡人着你改名,可曾改之”

    “这”

    卞敦吞吞吐吐道:“罪罪将尚未想好。

    ”哦“

    王敦把玩着马鞭,轻笑道:”那便由寡人替你改,自即日起,你名卞从。“

    一股浓浓的羞耻感萦绕在了心头,自古以来,姓可以由皇帝赐,表字可以由长辈取,但名由父母取,哪能轻改,卞敦心里清楚,王敦曾向朝庭表自己为征虏将军,都督石头城诸军事,而自己最终为朝庭效力,这是施加给自己的惩罚,从就是附从的意思,不过同时,他的一颗心也徐徐放了下来。

    改了名,被羞侮一顿,让王敦出了气,至少命可以保

加入书签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打开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