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报错 | 加入书签 | 手机阅读

御宅屋-> 武侠修真 -> 侠武无敌全文免费阅读

第531章 再现敌踪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客观而言,前四步即便有所失误,也不会对北伐义军造成多大损失。

    而且,就连主动权,也仍然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只不过需要费些时日、费些功夫,重新寻找战机罢了。

    ……

    华枫这位新官乍一上位,就“猛火”连连,烧得全军斗志昂扬、士气大涨。

    虽然事务繁多、千头万绪,但一切却显得井井有条、忙而不乱。而且,做到了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不过短短数日,华枫在北伐义军中的声望,就得以直线上升,实实在在的做到了“令必行、禁必止。”

    名帅风范,一览无余。

    因此,华枫之上位,也算是实至名归。

    他能将统帅之本职工作,做得如此得心应手,是因为从身体心理、能力素质、知识储备等方面,早就做好了充分准备,正是厚积薄发的结果。

    “欲承君王之位,必承王冠之重。”

    既有“承重”之能,又有“承位”之机,上位也就成了水到渠成之事。

    ……

    一日后。

    北伐义军,除了少数任务特殊者,比如斥候、简易炊灶挖掘者等,其余人马已然全部潜入伏击地域。

    当真做到了动如风、行无踪。

    两日后。

    五步行动俱已准备就绪。

    负责利用炊烟迷敌、乱敌那批人马,甚至连柴火都已准备完毕。

    ……

    三日后。

    敌踪终现。

    有斥候回转:“报告华统帅,发现敌军。”

    “距离”

    “六十里开外。”

    “方向”

    “之前中军来路。”

    “数目”

    “大约万余人。”

    “有无骑兵”

    “有,约五百余骑。”

    “敌军可有分开”

    “并无,集中一处。”

    “好,辛苦了,再探!”

    “是!”

    ……

    斥候离去后,华枫并无丝毫犹豫,大手一挥,令各组人马立即各就各位,展开行动。

    最终的打击目标:敌先锋军!

    谋事细腻,反复酝酿。

    处事果决,雷厉风行。

    这,正是华枫此次行事的真实写照。

    制定作战方案之时,他与罗战军、多思过探讨了整整一日,事无巨细,都必须经过深思熟虑。

    而计划一旦制定,就坚决执行,再无迟疑。

    如此行事风格,方是一代名帅之必备。

    ……

    有的统帅,行事莽撞,做决策不动脑子,拍板迅速,行动迅猛。

    殊不知,其速度快则快矣,但却往往“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有的统帅,做事谨慎,即便事前已然考虑成熟,事到临头仍要反复斟酌。

    如此一来,其之稳重倒是无话可说,可却往往会贻误战机。最后,只得后悔空叹“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

    斥候的报告,除了明面上的内容外,还透露了三个信息。

    其一,来者必为敌军的先锋部队。

    采取的行军策略,乃是步兵、骑兵混合同行。

    并不像多思过之军那样,以纯骑兵为先锋。

    其二,敌军正是从牛头岭而来。

    看来,华枫之前的猜测,已然中的:这支军队就是为了消灭北伐义军而来。

    其三,敌军行动极为谨慎。

    虽然三战连捷,但却并未被胜利冲昏头脑。

    并未像多思过之先锋军,耀武扬威的孤军深入。

    由此可见,这支兵马的领军人物,极为稳重。

    ……

    敌军三路大军在牛头岭合兵一处之后,总计有六万人马。先锋军仅派出一万余,其试探的可能性极大。

    由此说明,敌军极端重视华枫之“无敌先锋军”。

    照理说不应当如此。

    毕竟,按之前的兵力分配,华枫一部仅五千余人。

    以六万之众,击五千之兵,何须如此小题大做

    究其原因,可能有两点。

    原因之一,担心之前三战中所逃散的义军,前来投奔“无敌先锋军”。

    唯恐聚少成多。

    原因之二,正如前文所说,其必定已然知晓“无敌先锋军”人数虽少,但却战力强横。

    因而不敢轻视。

    ……

    无论何种原因,这支军队都不容易对付。

    其不但战力较

加入书签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打开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