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报错 | 加入书签 | 手机阅读

御宅屋-> 历史军事 -> 扛着AK闯大明全文免费阅读

第308章 我当爹了(第一更)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刘鸿渐用剑柄拍拍炮身,声音明显比先前的铁质炮要脆亮不少。

    身后的张峰一个劲的夸着这门翻了车的加农炮,这炮也是前天晚上才铸造打磨好,压根也没发几炮。

    而且没奈何才刚刚翻了车,便被大档头兼老板逮了个正着。

    “嗯,是比弗朗机炮要远不少,比红衣大炮还要远了两百码,还不赖嘛!”刘鸿渐终于是小小的夸了两句。

    事实上刘鸿渐还是很满意的,毕竟人家欧洲人是从无到有,不断的改良,用了两百年,才逐渐淘汰了旧式的臼炮。

    而这些从来没见过加农炮的大明匠人,仅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便实现了人家两百年的转变。

    虽然他的加农纸和平炉炼钢法是关键,但若没有这些大明匠人,让他自己捣鼓,估计捣鼓到过年也搞不出来。

    大明火炮落后实在太多,这臼炮便是目下大明的主力炮,这种炮炮身短、射角大、初速低,射程也近。

    想射的远只能加大火药的剂量,为了防止炸膛,又只能加粗炮身,搞的极其不方便移动,野战的作用也是甚微。

    前些日建虏搞的那大号红夷大炮便是例子。

    而新研制的加农炮,属于典型的野战炮,材质还是用的钢,不需要那么厚的炮身,极大的降低了炮体重量。

    加上炮架和前车以后,只需三两匹马并行,便可跟上步军的速度。

    外加上其超远的射程,简直是攻城略地必备良器。

    “不过还是可以改进的,比如这个火药,咱们的火枪不是用的定装弹吗”刘鸿渐话说了一半。

    “大人您的意思是,这火炮的火药,也可以使用这个法子

    嗯,这法子好,定量的火药不仅能稳定射程,还可以加快装填速度,大人真乃神人也!”宋应星瞬间领悟了其间的诀窍,还不忘拍下马屁。

    “这还不够!你看这些弹丸,还是实心铁球,这杀伤力怎么能行呢

    比如,我们能不能把它换成圆柱锥形的炮弹,这样的杀伤力是不是会变的更强

    还有这弹丸的材质如若也换成钢的,会不会更有意思”

    刘鸿渐举一反三,把身后的宋应星和张峰说的一愣一愣的。

    咋的感觉国公爷好像比咱们还懂制炮

    “大人,把炮弹做成您说的样子倒不是不可以,只不过若要把材质换成钢的,恐怕有些困难……”

    铁质圆形弹丸已经用了数百年,那是经过实践考证的。

    做成尖的一来准头不好,二来铁的硬度不够杀伤力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三来精度难以把控,炮弹与炮身之间距离过大过小都不行……

    这都不是最重要的,毕竟二档头已经改良了游标卡尺,精度问题还好说。

    但最难的是这钢!

    普通的木柴或者煤石是炼不出好钢的,用后世行话来说,木材和煤炭的温度或者说热能不够,炼铁尚且差强人意,更别说钢了。

    想炼出钢,首先要先将煤石加热提纯、干馏,提炼出焦炭,然后用焦炭去炼制钢,焦炭燃烧产生的热量是原煤的好几倍,这样才能炼出含碳量合格的好钢。

    说到底还是设备跟不上,且不说钢,便是这焦炭,都已经让这些火炮匠人们伤透了脑筋。

    虽然有全套的图解,但他们折腾了好些时日,才先炼制出了足够生产一门炮的焦炭,焦炭的产量极低,以至于遏制了钢的炼制。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们足足用了一个月,才铸成了这仅有的一门加农炮。

    个中艰辛,不足为外人道也。

    “本国公不管,我要你们加快试验这加农炮,要找出这炮的最大有效射程和最大承受力。

    &n

加入书签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打开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