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报错 | 加入书签 | 手机阅读

御宅屋-> 武侠修真 -> 大宋武英传全文免费阅读

第530章 群狼与猛虎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夜退天明,旭日初升,一丝阴云笼罩在京城之上。

    由于近来大事频发,赶去早朝的百官都绷紧了神经,生怕祸事降临到自己头上,但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宫中除了更换了大批侍卫,一切都平静如常。

    随着执事黄门春禄的一声“有本早奏,无事退朝”,百官均悄悄松了口气,几乎小跑着离开皇宫,各回府上闭门不出。

    不过,所有人的心中都有预感,表面越是风平浪静,内中越是暗潮汹涌,不发则已,一发将不可收拾。

    果然,五日之后的又一次大朝,侍御史成平首先发难,上章弹劾北宫内侍丰祥居心叵测,伙同起居舍人庞交、彭龟年等人,唆使嘉王不亲嫡母,有悖伦常,并提出要嘉王入南宫朝见皇帝、皇后,以尽孝道。

    次日,秘书少监周庆、集英殿修撰洪成安上折为彭龟年等人辩解,并请皇帝朝见重华宫,称嘉王将在重华宫门跪迎圣驾,不必前往南宫。

    又隔一日,右正言付翼弹劾周庆、洪成安离间两宫关系,引经据典,直指嘉王朝见皇帝、皇后不能与皇帝朝拜重华宫相提并论,厉斥嘉王若继续居于北宫,不奉儿臣之道,当罢黜王位,以平天下悠悠众口。

    再一日,彭龟年当堂申斥内侍省都知景子司、仁明殿管事庆森阻塞圣听,引起民怨沸腾。

    如此往复,玉笏门人与李后党羽终日吵得不可开交,皇帝不胜其烦,干脆称病不朝,但两派奏章依旧像雪花一般,源源不断送进南宫,大有风雨欲来之势。

    只不过有心人不难发现,两派虽针锋相对,但参与者都是一些五、六品的小官,而那些真正能够左右朝局之人皆闭口不言,而且两派相争之事仅仅围绕一个“孝”字,谁也不会去碰触对方的底线,这就有些耐人寻味了。

    日子在仿佛永无休止的扯皮中一天一天过去,李仲飞虽不进朝堂,但朝堂之中发生的事都没有逃过他的耳目。他深知两派早已水火不容,之所以积而不发,只为了等待一个契机,同时也在比拼着彼此的耐心。

    终于有一天,鲁司祚失去了耐心,上奏为妙丹生请官。

    这一不寻常的举动立刻引起玉笏门的警觉,就当众门人找到赵汝愚,请他从中作梗之时,皇帝却绕过吏部,直接下旨任命妙丹生为太史局五官正,而妙丹生在赴任的当天便上奏称京畿大旱,请皇帝祭告天地,祈雨求福。

    至此,百官总算明白了李党的险恶用心。

    皇帝染恙无法成行,祭天重任自然落到嘉王身上,既然嘉王躲在重华宫死活不肯露面,那就找一个无法推辞的理由将其逼出来,一旦嘉王离开京城,自有大把的机会可以行刺。

    杀掉嘉王,一劳永逸,这才是李党的最终用意!

    赵汝愚连夜召集门人商议对策,李仲飞和张明浩也在受邀之列。

    看着赵汝愚在房中急的不停转着圈子,张明浩提出京郊祭天之行,嘉王殿下能否托病不出

    赵汝愚摇头道:“祭天乃社稷大事,举国关注,李后定派人带太医前往重华宫,若被其查出故意推托,对嘉王殿下名声不利啊。”

    李仲飞不解道:“生死攸关,谁还在乎名声”

    “小友有所不知,”赵汝愚叹道,“对于一个皇族,尤其对于一个有可能继承皇位的皇子,名声绝对大过生死。万民若知其心口不一,日后纵高登大宝,君威何在君信可在”

    张明浩思前想后,无奈道:“看来只能多派些高手随行了。”

    “依照如今形势,确实只能如此。”赵汝愚环顾众人,忽然道:“韩大人呢发生这么大的事,他身为国戚,为何不来”

    众人相互看看,均摇头以示不知。

    赵汝愚负气道:“事到临头,想不到他竟做了缩头乌龟!”

    话音甫落,门外有人接道:“大人此言差矣,韩某来迟,只为另有要事缠身。”

    见是韩侂胄,赵汝愚自知失言,冷哼不语。

    李仲飞请进韩侂胄,问道:“韩大人所遇何事竟比嘉王殿下的性命还重要”

    韩侂胄瞪了赵汝愚一眼,沉声道:“信州急报,抚州兵已进驻金溪,隆兴军、南康军分两路横渡鄱阳湖,开始向安仁、都昌两地集结。”

    众人大哗,李仲飞惊道:“动手了”

    “

加入书签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打开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