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报错 | 加入书签 | 手机阅读

御宅屋-> 种田文 -> 围棋传奇全文免费阅读

第一五九章 态度端正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围棋传奇正文卷第一五九章态度端正围棋定式“铁重关”,这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变化了,古老到什么程度古老到只在宋代,明代流行,即便是到了老施那个时代,这个变化就已经不常见到。

    说到中古棋中的一些古老定式其实挺有意思,这些古老定式通常都具备两个特征。第一个特征:很多古老定式通常都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第二个特征:大凡中古棋中有名字的定式,这些定式的变化往往都异常复杂。

    名字好听自不用说了,只要看看“双飞燕”,“倒垂莲”,“金井栏”,“玉屏风”这些名字,和日本人创造的“大雪崩”,“大斜”,“村正妖刀”等等对比,这里面的文化意境高下立判。

    至于现代人创造的什么“变相中国流”,“越南流”那说句大实话,如果单比文化意境的话,这些东西根本就别往上凑,完全没有什么可比性。

    说中古定式的名字好听,这个应该没有争议,然而说到中古定式的复杂程度,这个可能就有很多现代人不太清楚-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日本棋院曾组织人手编撰一部大型围棋工具书,就是那套著名的“大全”系列,这其中包括“布局大全”,“定式大全”,“死活大全”和“手筋大全”四本。

    李襄屏个人认为,这一套“大全”系列,那也算是日本人对围棋做出的一大贡献啊。因为大家不是常说什么“技术积累”吗而这一套“大全”,其实就是日本人在这方面做的工作,他们尝试着对以往围棋技术的发展做一次总结。

    这种尝试的工作态度值得肯定,然而总结的效果呢说实话在李襄屏看来,日本人这项工作的效果只体现在围棋普及方面,至于说什么“推动围棋技术的进步和提高”,这方面没有任何效果。

    以这4本“大全”中最有代表性的“定式大全”为例,等后世围棋ai出现后,大家用围棋ai去检阅这本“定式大全”,于是人类有点尴尬的发现,人类总结的超过80%定式,在围棋ai看来都有问题。嗯,用客气点的说法,那就叫“值得商榷”。

    除了这个尴尬之外,日本人出的这本‘定式大全’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总结得并不全面,那么厚一本‘定式大全’,“小目定式”占据绝大多数篇幅,而按理应该和“小目定式”具备同等地位的“星定式”,不仅在这本“大全”中篇幅很小,而且列举的变化也相对简单。

    可以说正是受这部“大全”的影响,这就给后世学棋的年青人一种假象了,大家普遍认为“小目定式”要比“星定式”更复杂,提到“大雪崩”,“大斜”,“村正妖刀”这些著名“小目定式”个个头头是道,而对于“星定式”却知之甚少。

    然而“星定式”真比“小目定式”更简单吗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事实上由于“小目”和“星位”的位置属性,大家常说“小目”是攻守兼备,而“星位”是难攻难守,就这么样一个位置特点,就决定了真正的大型“星位定式”要远比“小目定式”复杂得多。

    大型“星位定式”到底有多复杂“金井栏”的故事想必很多棋迷都知道,在民国初年,当时国内一流好手汪耘丰对阵日本棋手广濑平治郎六段,由于汪耘丰之前已经多次受挫,情急之下他找到一本棋书,这本书也不是别的,过百龄所著“三子谱”而已。

    然而恰恰就是这本书救了老汪的命了,因为他通过这本书中学到一个定式,这个定式也不是别的,就是中古棋中非常古老非常普通的“金井栏”,这个定式古老到什么程度古老到在咱们国家南北朝时候,这个定式其实就已经成型,大概在公元500年左右,梁武帝萧衍在中就有“东厢井栏”的说法,可见该棋式流传之早。

    普通到什么程度普通到过百龄只把它收录在“三子谱”里-而“三子谱”可能有些人还不太清楚,这其实是古代一本围棋教科书,是过百龄认为他让3子的人就应该掌握的东东。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非常古老非常普通的“金井栏”,却变成老汪手中的一把飞刀了,他依靠这把飞刀,留下一段“平生快事问秋翁,金井栏胜独眼龙”的佳话。老汪字号“秋翁”,而广濑因有只眼盲,故有独眼龙之谓,平心而论,这句诗确实显得有那么一点不够厚道,不过也正是因为这句诗,倒是让“金井栏”这个定式声名大噪。

    现在的问题来了,像“金井栏”这样的定式,它在中古棋中是什么级别它算是最复杂的定式之一吗

    嗯,到了现代以后,倒是有很多人认为这算是中古棋最复杂的定式之一,并且把它和“倒垂莲”以及“大压梁”并列,好吃这是中古棋的三大复杂定式,比肩“大雪崩”等三大大型小目定式。

    然而很遗憾的是,这可能只是现代人的看法,中古棋体系里的棋手却不是这样看,要不然的话,“金井栏”也不会只进老过的“三子谱”,别说是“对子谱”了,哪怕连“二子谱”都没资格进。

    说到这可能有很多人不相信,但李襄屏个人认为,这恰恰是有很多现代人低估中古棋的地方了。

    “金井栏”为什么只能进“三子谱”呢李襄屏个人是这样理解的:大家都知道,在围棋这个领域,有一种“判断高于计算”的说法,也就说大家普遍都认为,围棋中抽象的判断要难于具体的计算。

    对于这样一种观念,李襄屏相信现代人普遍都没有异议的吧那么好了,李襄屏可以请现代的那些贬古派们好好想一想,既然现代人会持有这种观念,那么你们凭什

加入书签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打开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