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报错 | 加入书签 | 手机阅读

御宅屋-> 历史军事 -> 明月出祁连全文免费阅读

34、奖赏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就在刘仲武攻取会州的同时,刘法也已经率大军准备沿着大通河上行,准备一举拔除西夏人设在祁连山脉以西的最后一颗钉子——仁多泉城。

    刘法率军及时地赶到了正被围攻的震武城,双方一战之下,李察哥立即作出了一个很明智的决定——退兵!

    刘法是西军第一猛将,此时兵锋正盛,李察哥并不愿和他硬碰。

    围困震武城的西夏军退走,可刘法却不依不饶,率军继续追击撤退的西夏大军,根本不给李察哥有任何调整和喘息的机会,这一路尾追就直接逼近了西夏人在设在青唐最后的立足点仁多泉城。

    这仗打到现在,就数刘法最为郁闷:李察哥象泥鳅一样滑不留手,一直在保存实力,小刘经略虽然明面上是数次击败他,却一直斩获不多。说起来童大帅导演的此次“声西击东”战术,获利最大的还是种师道。

    种家世代将门,但在种朴在征青唐兵败身亡后,继承家主之位的种师道很是韬光养晦了十多年的时间,直到现在,到了六十多岁,这才突然爆发出耀眼的光芒出来。

    种大帅这次在东线攻城拔寨,连下横山地区西夏数城,声名赫赫,大有超越刘法的趋势。说起来自种朴死后,作为名将辈出的洛阳种家就显得有些没落,种师道庸碌了大半辈子,到五十多岁才混到了禁军步军副都指挥使的位置,而且此前也一直没有什么象样的战绩。没想到在现在却是铁树开新花,老当益壮。此番一系列的胜仗打下来,大有一跃成为西军第一名将的架式,这种突然的变故,让一向自视甚高的小刘经略有点接受不了。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这武人之间相互争功攀比的事是再正常不过。

    童贯最近也是因战事进展顺利,前线捷报频传,一脸的春风得意,一扫前一阶段在朝中所受的闷气。

    整个宋夏战争进行得顺风顺水,对于西夏,童贯大有一举灭此朝食的架式:种师道直取横山;刘延庆、折可适正在进攻银州和石州;刘仲武则归复会州;赵隆沿喀罗川(庄浪河)进攻卓啰和南军司;而刘法则是正在围攻仁多泉城,五路大军前出,让本来兵力就不足的西夏左支右绌。

    于是童贯一到兰州,就对兰会湟一线的兵力部署重新作了调整:刘仲武守会州,谁让你不太听话,这次军功也只能止于此了;辛兴宗所部调往喀罗川,归赵隆指挥,这赵隆也是童贯的亲信,辛兴宗这回就不会再郁闷了;刘法攻仁多泉城,力求拿下这座党项重镇;而种师道则转攻臧底河城,彻底控制横山一线。

    李岘到兰州后,足足等了三天,这才受到了童贯的接见。

    兰州城是有帅府的,比州衙的规格可高多了,李岘在看到帅府大殿的第一眼就确定,童贯如果走得晚了,肯定今年要遭罪,因为在西北没事在那么高那么大的房子里办公,冬天的日子绝不会好过。

    他走到帅府正堂的门口,看到辛兴宗正从里面出来,李岘无聊地瞪了他一眼,想一想这货是童贯的亲信,肯定没少向童贯告密。

    辛兴宗则是一脸的郁闷,靠,老子在大帅面前说你几句好话也得罪你啦

    洒家这一辈子都没做过多少好事,难道偶尔干上一回还会遭报应

    童贯这回见到李岘后脸上就露出了笑意,这让李岘心里咯噔一下,这回不会又挨坑吧这老货一笑准没什么好事!

    李岘深施一礼,却不是军中的礼仪,而是后辈拜见前辈之礼:“小子见过明公。”

    童贯见此很满意,此子倒是个知趣的人物,倒也晓得主动投靠,于是开口说道:“安国此次养马之事做得不错,某听辛兴宗说你在会州城下还治好了不少伤兵,这回也是立下了不小的功劳。”

    李岘规规矩矩地说道:“谢明公夸奖,不过小子养马已经赔了四万多贯,再这么下去,恐怕要流落到东京去乞食了。”

    站在童贯身后伺候的童翔听了脸上直抽抽,军中敢跟自家养父这般说话的恐怕也就是眼前这位小子了。

加入书签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打开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