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报错 | 加入书签 | 手机阅读

御宅屋-> 历史军事 -> 明月出祁连全文免费阅读

66、求援刘法(一)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首先行动的是种师道的环庆路各军。

    三月初,种师道下令以姚平仲部为先锋,亲帅大军北出萧关,向席苇坪城发起进攻。而杨可世部则从绥戎堡出发,准备包抄夏军侧后。

    现在察哥正坐镇西凉府,准备对刘法来一次毁灭性的打击,为此把夏军大部分的主力都已抽调到了河西。然而腹地空虚,种师道率大军北进,确实收到了避实击虚的效果。这一路上基本上没遇到什么抵抗,就迅速推进到了距离西平府只有三百余里的席苇坪下。

    席苇坪城也就是后世的宁夏同心,而西平府就是后世的吴忠市,从这里出发,骑兵甚至在一天内就能抵达西平府城下。

    现在老种都有点怀疑人生了。

    这可是自神宗年间五路伐西夏之后,宋军最靠近河套地区的时刻。上次大战最终由于辽人的“调解”,拉偏架后导致了宋国最终功亏一篑,可是这一次,辽人自顾不暇,还有谁来再挽救西夏!

    说实在的,宋朝并不是没有灭亡西夏的实力,其实有好几次都是有辽国在背后撑腰,也让西夏人最终都挺了过去。因为辽国很清楚,如果没有西夏,那么宋辽之间爆发全面战争的日子也就为期不远了。

    大辽国虽然号称“东亚第一强国”,但若是长期与宋国比拼消耗,估计最终被拖垮的还会是辽人。

    大宋这样的国家,虽然虚弱,但是人口对于战争潜力的加成实在是太多了。

    种师道现在有些犹豫,这战事进展未免有些太顺利了些吧可是西夏人已经坐不住了,人家都打到家门了,他们也马上做出了反应:从西平府派出大军,前出席苇坪城,全力迎战种师道!

    现在让种师道有些担心的是察哥主力的动向。

    三月中旬,西夏援军前锋抵达席苇坪城,而城内的夏军也奉命出击。

    黄尘漫天,夏军与宋军先锋姚平仲部首先在席苇坪下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姚平仲一马当先,突入敌阵,宋军与西夏军搅在了一起。一眼望去,原野里到处都是正在混战的军卒。宋军和西夏军后续的力量也开始逐一投入到战场上。

    战马嘶鸣,喊杀声震天,腾起的漫天黄沙笼罩了半空。

    战事陷入到了僵局,双方相持不下。

    正在这时,一阵阵喊杀声从夏军的身后响起,杨可世的增援部队首先抵达了战场!

    宋军欢呼,士气大振,而西夏人则陷入绝望,斗志开始涣散!

    杨可世手下只有五千人,但他手中却有一支种师道的王牌部队——西军重骑!

    虽然这支部队只有一千人,但却是人马全副甲胄,手挥长槊的重骑冲锋起来,在冷兵器时代,除了也用重骑与之对抗或是退避三舍,基本上就是无解!

    当杨可世的重骑出现在夏军身后的沙丘上,开始发起冲锋后,本来还在顽强作战的西夏大军顿时崩溃,宋军乘胜掩杀,斩首五千,俘获牲畜数万,并趁势攻下了席苇坪城。

    种师道取得了军事生涯中最重要的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迈入到了人生的颠峰。

    种师道在攻占席苇坪城后,立刻进行扩建,朝廷随之改席苇坪城为靖夏城!

    靖夏城犹突入西夏腹地的一根钉子,令夏王李乾顺如芒在背。

    现在宋国已经完成了全面进攻西夏首都兴庆府的第一步准备工作,似乎有准备一举灭亡西夏的架式!

    此时的李察哥依然坐镇在西凉府,并没有带兵回援西平府,而是发起了自己处心积虑的反击。

    他把决战地点选择在了统安城!

    被童贯按在后方秦州坐镇的刘仲武却只带着一队亲兵轻骑赶到了会川城。

    李岘正在定西城北的巩州马场安排春耕事宜,在听到消息后,立刻赶了回来。他见到刘仲武时,老刘正脸色阴沉地在会川城原来的老府衙里来回踱步。

    “刘法这次有可能会很危险,所以我才叫你过来。”刘仲武一看到李岘就直接说道。

    “怎么回事”李岘吓了一跳。

    “察哥正在围攻统安城,刘法率领本部人马从湟州赶去增援了。这次很有可能察哥会跟他进行一场决战,刘法可能也是意识到自己的兵力有些不足,情况不妙,所以写信让我帮他一把,派人增援。同时何灌也率军沿着喀罗川开始北进,但他很可能被卓啰和南军司的人阻截,无法与刘法会合。”刘仲武把李岘叫到地图前,比划着那两人的行军路线向他解释道。

    “确实有可能有诈,种师道在东面打得那么厉害,你说察哥会不会已经率兵向东增援这里只是虚张声势。”李岘问道。

    刘仲武想了一下,还是摇了摇头:“察哥用兵喜欢行险着,将兵力集中到一处进行反击。西夏的兵力也决定了他们也只能这么做,当年我在藏底河一战也是这么吃的亏。我感觉他还是有很大的可能会在这边动手,如果击败刘法,那么他再回兵救援西平府,种师道也只能放弃刚刚得到的靖夏城。”

    李岘看了看地图说道:“南面有何帅在一侧接应,刘帅即使是失利也不会有太大的损失。”

    刘仲武叹了一口气:“

加入书签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打开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