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报错 | 加入书签 | 手机阅读

御宅屋-> 历史军事 -> 大宋守夜人全文免费阅读

第四十五章 少年游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好古兄当先骑在毛色象缎子一样光滑的黑马上,头都高出房檐之上了。时不时地弯腰低下头来左右看,一直出了巷子,又走上南北向的宽阔大街,他才回头道:“这几天在汴梁城中逛,总觉得富丽奢华得跟做梦一般,总觉得哪里不对——这样才正常嘛。”

    王楷从后面策马过来与崔白并行,接口道:“也不能这么说,汴梁外城也不少大片大片的平民百姓居住之处,好多房子还不如这片呢,都是草顶。但却不是如此衰颓,一点人气都无。”

    好古兄道:“南朝纵横数千里,人口亿万,人人都得衣食无忧么”

    王楷道:“不敢说人人衣食无忧,士农工商,只要各安其位,各劳心力,总是有个盼头。”

    好古兄晃晃他的大脑袋,幽幽地说:“南朝土地丰袤,冬无严寒,我听说南方有一年两熟甚至三熟者,真是让人羡煞,然而亦不能人人免于饥寒恐惧。如我辽国,近来人口滋多,水旱不时,可垦之田已穷尽,女直又连年侵吞……”

    顿一顿,好古兄说出一句惊心动魄的话来。

    “这天下,恐怕要乱了。”

    崔白心中暗自警醒。好古兄这一番借题发挥,不象是有感而发,倒象是处心积虑要找个机会,不吐不快。他只身来到汴梁的目的,恐怕不是那么简单。然而,辽金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辽国朝庭,又有什么变化,却不是崔白这个小小的守夜人军使能够知悉。

    “找地方吃酒去!”好古兄高声道,一扫先前的沉郁。

    在汴梁城中,不管什么时候,要找酒吃,都是最简单不过的一件事情。

    往南就是穿城而过的汴河。这段内城中的河道,因为密布平桥,已经行不得船,河堤上栽满柳,春日间夹岸一片嫣红,所以一向被呼为“桃花洞”。

    河上有道六跨的平桥,桥礅都是青石,迎流雕着兽头,桥面用大木排列架设,足有六丈宽,其上铺着三合土,以便车马来往。桥北顺着河堤,一溜都是酒楼妓馆,旗幡招展。

    一处院落,用竹竿编成外墙,里面露出几处错落的青瓦顶,在高楼林立,几无立锥之地的内城,显得格外的清雅。

    “就是这儿了。”好古兄一马当先,就到了竹篱中间开的一扇栅门之外。麦秸葺成的雨遮上,一面酒幌迎风,三个大字,“会仙友”。

    一行六人进了门,伙计迎上来,将马牵去别院照料。迎宾小哥问过有无预约,就将众人引入临水的一间阁子。阁子不大,四面有窗,若是春秋佳日,把酒临风,看汴河渌水,倒是有番情趣,可惜河冰未消,白茫茫盖着新雪,却无甚可观。

    “到了汴梁也有几日了,却还没机会听小唱。”等酒过三盏,好古兄指指正在弹拨琵琶的小娘子。这种酒店的规矩,刚开席时,先是一套女乐,曲调多欢快喜庆,是个敬客劝饮的意思,并不单独再收钱。

    而所谓“小唱”,却是店里有身份的姑娘姐儿,以歌喉见长,或以吹竹管相伴,甚至有只用檀板击节者,基本是清唱。唱词,就是“长短句”。

    一旁伺候的博士,听客人开了口,就挥挥手,让琵琶、弦子都退出去,俯身问张好古道:“却不知贵人有无中意的姑娘”

    “蜀中粗鄙之人,初到帝京,还要博士费心介绍。”好古兄虽谨守着他蜀地暴发户二代的身份,却也知道在什么地方说什么样的话。要听小唱,自然需作出副斯文样子。

    茶酒博士先告了罪,退出去不一刻,就领了两人进来。当先一个小姑娘,只十二三岁年纪,穿着件湖蓝色对襟窄袖丝袍,又套着葱绿的纱褙子,盈盈一礼,口称“蓝翠儿见过诸位贵人”,在席前腰圆的漆敦子上坐了。后面一位,却是个干瘦老者,一身青袍,手中拿着幅红牙板,只是静立在蓝翠儿身后。

    “哒”地一声牙板轻响,蓝翠儿轻启檀口,曼声唱道……

    “并刀如水,

    吴盐胜雪,

    纤手破新橙。

    锦幄初温,

    兽烟不断,

    相对坐调笙……”

    &nb

加入书签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打开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