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报错 | 加入书签 | 手机阅读

御宅屋-> 历史军事 -> 抗战之生死决斗全文免费阅读

第242章 脱离险境很诡谲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学过了猫头鹰叫的刘六虎,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险情境。他当然懂得,再学叫第二次的话,无异于是告诉鬼子猫头鹰是假的。那样鬼子不就会毫不犹豫地立即集中起来朝这崖近前来包围,而后搜索搜查,那样的结果可想而知。

    于是刘六虎就地沉默,静观其变而后想法脱险。

    短时的沉默。

    西北侧矮崖上的鬼子率先关掉了手电筒。随即正西侧矮崖上的鬼子也关掉了手电筒。

    果然,真让鬼子相信了是有一头“猫头鹰”在此宿住着。

    刘六虎终于长出了一口气。他庆幸着,看来自己的推断没有错。终于暂时骗过了鬼子的暗哨。

    但是,接下来他就告诫自己,暂时还是得一动不动才行,。因为他清楚,此时鬼子虽然管了灯光,但是谷子的警戒却并未解除。不仅如此,气候的相当一段时间里,鬼子必定会江这座崖头作为这点警戒对象。因此他必须继续陈静一段时间。接下来,所有动作,必须更加轻手轻脚才能脱离险境。

    因为此时居然没有一丝风。周围静得出奇。这就给刘六虎的行动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和风险。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周围依然很静,刘六虎觉得应该能是时候继续行动了。

    他想,现在的情形,与刚才弄出声响之前的崖头上相比,有利的情形是,他现在正在崖半腰上,这里暗影更浓些,不容易被发现。不利的情形,则是鬼子的注意力已经都被吸引过来了,只要稍有声响和异动,周围的几个鬼子就会同时涌过来包围搜查。那样的结果就最为糟糕。

    眼下,鬼子既然关掉了手电有一段时间了,说明鬼子已经打消了一半儿的疑惑。但是并没有完全打消,必定还在警戒这里的情况。刘六虎据此推断,虽然鬼子的目光和注意力必然继续定在这里,但是,只要不再弄出声响,鬼子就不会前来搜索。但是前提是必须毫无声响毫无异动,才能继续迷惑鬼子,使鬼子不再起疑。

    于是,为了不再像上次那样弄出声响来,他决定放弃使用绳索,以防止在松动绳索的时候再次弄出声响来惊动鬼子。

    但是,他慢慢地匍匐到崖腰的边缘上,但见下面陡峭得很。不用绳索根本不可能下到崖脚。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说的就是上山时双手可以随攀援随摸索着找抓手和石缝,脚下也可以寻找登着点和支撑点,而下山时却手脚悬空,不好寻找支撑点了。何况又是在夜晚行动,用手摸索着找定点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于是,刘六虎决定,还得使用绳索。

    但是他想,如果继续使用绳索,再一次弄出声

    响来,就彻底会被发现。因为鬼子绝不可能再一次被骗。

    怎么办啊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他有些心急如焚。

    情急之中,刘六虎摸了摸边缘的山石棱角,就随即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他将绳索的大活扣改为小死扣,将死扣挂得少一些,禁住即可。而后是利用自己的轻功绝技,双脚来回倒着脚,让脚底前端登着崖壁,以便多着些力,让手里的绳索尽量少着力,这样就不会因为绳索挂得少而使绳索滑脱掉。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在降到崖脚的时候,轻轻将绳索一抖即可松动,不用很费力,那样就会让绳索轻松地掉落在刘六虎的手中,而不至于像刚才那样绳索的另一端,因为抖动用力过猛,而像一只大鸟一样地扑棱棱地胡蹦乱跳,最后弄出响声来了。

    上一次绳索的上端是挂在崖顶的崖石根部,必须使劲抖动才可将绳索抖落下来。因此才弄出了响声而惊动了鬼子的暗哨。

    这次想好以后,刘六虎就将那绳索挽了一个小死扣,轻轻地挂在了一块崖边石的棱角上端,用手轻轻禁了禁,而后深吸了一口气,纳在丹田,而后禁住绳索,趁着阴影,提起气来,双脚轻盈,而后直接朝着崖壁下溜去,当用双脚碰到崖壁时,就深吸一口气,气沉丹田,继续滑一段,再一次碰到崖壁时,就再一次深吸一口气,气纳丹田,再一次溜下去,碰到崖壁上的一刹那间,再一次吸气,提起气来再一溜,就感觉双脚触到了到了崖脚上的山巅了……

    刘六虎轻步下降成功了。

    但是他没有半点儿欣喜,更没有松动手里的绳索,而是手使着匀劲儿,待脚底下站定之后,才将手里的绳索轻轻地一松,再轻轻地一抖,绳索果真轻轻地掉落在了手中。

    刘六虎朝四周逡巡一眼,没有发现异常情况,就不敢再耽搁时间,很快地将绳索盘好挎在肩上系好,再整理一下装束,瞅准了东北方向的朝下的空档崖坡,趴下身子,慢慢地朝下匍匐而去……

    兴许这个时间段不会引起鬼子的注意,也许是鬼子刚才乱照了一通没有发现异常情况,就对这里放松了警惕心,刘六虎匍匐着通过这一段向下的崖坡时,出奇的顺利。居然连鬼子的巡逻队也

加入书签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打开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