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报错 | 加入书签 | 手机阅读

御宅屋-> 历史军事 -> 抗战之生死决斗全文免费阅读

第267章 六发特别子弹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接着吴政委望着李红林说道:“红林同志,你在初夏时已经与你们张连长完成过一次的类似任务了。”

    李红林点点头道:“是的政委。接头地点和取药品的地点我都记得。地里地形我也熟悉。”

    “这次任务紧急,不得已而启动了紧急预案。”吴政委说道:“不用面对面接头,而是采取非常方式……”

    李红林即刻瞪大了眼睛,这出乎他的预料。他以为还是像刘六虎那样先接头而后取药品。但见吴政委说要采取非常方式,于是就认真地听吴政委说具体的情况。

    “小周,将我的那个一号包拿过来。”吴政委冲通讯员小周喊道。

    “是!”小周即刻应声朝着那堆行李包裹处走去。并随即就拿过来一个书包直接递给了吴政委。小周迅速回身将桅灯提到吴政委的身边来照着。

    吴政委解开书包的纽扣从书包底层掏出来一个裹着的布包直接打开来,竟是带着枪套和背带的一把小手枪。枪套显得异常精致。皮套外面还有一个小子弹夹。

    吴政委从枪套里面取出小手枪,昏黄的灯光下,也可以看见手枪是崭新的黑色的,小巧玲珑。

    吴政委用手掂了掂小手枪,抬起头望着李红林道:“你带上这把手枪。”

    “首长,我有武器,这……”李红林不解地望着吴政委说道。

    “你听我说李红林同志。”吴政委说着又把子弹夹掂了掂道:“这是子弹。但是它是信号弹。是特别信号弹。”

    吴政委的这一举动让站在一旁的赵团长惊得长大了嘴巴,他禁不住到:“老吴哦,你——”

    因为赵团长知道,这是政委的特别信号枪,他只知道除了吴政委,也就只有旅政委有一把。赵团长知道不到万不得已和万分危急的情况之下,这个特别信号枪是绝对不会动用的。

    是的,政委为了抢救战友和战士的生命,不惜启动了紧急预案,还动用了特别信号枪。赵团长知道,这把特别信号枪比吴政委的生命还重要啊!

    惊异中的李红林见赵团长都如此惊讶。他就更加知道这次心行动的非同小可。

    是的,李红林第一次经见赵团长如此表情。虽然是夜间,但是借着桅灯昏黄的灯光也看到了赵团长的面容的惊讶程度。

    “老赵哦,我的团长。”吴政委居然守着李红林等三名基层官兵连续对赵团长用了两个称谓道:“现在就是万分危急的时刻啊,难道还让它躺在我的包包里面睡大觉么让它派上用场吧,老郭和战士们等着药品救命呢!”

    吴政委简单而朴实的一句话,却让李红林的泪水不自觉地一下子流了出来。

    “

    政……委,团长,我……”李红林禁不住哽咽着支吾道。

    小胡和小陈虽然还有些迷惑,但是此情此景让他俩感觉到了自己所参加的这项紧急任务是一项大于天的任务。因此他俩也对视一眼,一起朝着吴政委和赵团长一个立正说道:“请首长放心,我们保证完成任务!”

    是的,吴政委的这样部署任务,不用千言万语的叮嘱,也不用斩钉截铁的命令,就能让接受任务的同志感到任务的重要,感到肩上的担子的沉重。就像出征的战马,不用扬鞭自奋蹄。

    这次任务绝对是异常的重要!

    “红林同志,你听好并记住了——你们三个人是代表我前去与运河一号接头并直接取回药品来的!”吴政委用眼睛望着李红林和小胡小陈三个人,并加大了声音道:“这紧急方案已经万不得已。你们三个人一会儿就出发,明天晚上九点钟之前必须到达临清华美医院,最晚后天早上取到药品直接安全返回,不许出现任何差池,把药品拿回来,听清楚了没有”

    “听清楚了!”李红林等三个人齐声答道。

    “具体接头取药办法是,到达临清华美医院后的晚上,即刻发射三发子弹——注意第一发是实弹,只要声音和闪光,第二发第三发是彩色信号弹——记住!”吴政委继续说具体任务道。

    李红林与小胡小陈三个人都非常认真听着政委亲自安排部署的行动任务。三个人生怕漏掉一句话甚至一个字。

    “你们三个人必须听清楚政委所说的每一个细节。”赵团长也插话强调道:“因为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着整个任务的成败。但是,这次任务,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是,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三个人如此重复着团长的命令道。

    “嗯,我再次说明。”吴政委接着道:“第一发是要运河一号听到枪声,看到闪光,即刻引起他的注意。第二发彩色信号弹是告诉他,我老吴亲自到了他的跟前。第三发信号弹是告诉他我是来取药品的——只要取药品交接药品就是老地方。因此说这三发子弹是一个整体的意思,缺一不可。”

    “李红林同志,你听到没有,你们这一次是代表政委亲自去的,所以你要把政委的这几句话重新复述一遍,默记在心中!”赵团长在一旁说道:“熟记并背过,决不能有半点差池!”

    “对!”吴政委用一个字强调道。

加入书签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打开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