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报错 | 加入书签 | 手机阅读

御宅屋-> 历史军事 -> 抗战之生死决斗全文免费阅读

第269章 鬼子炮楼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趁着朦胧的夜色,李红林带领小胡和小陈一行三人着即出发了。

    后半夜的秋风刮得又大起来了。

    除了李红林的防水信号枪和防水怀表,三个人一律不带枪,只配一把匕首。

    三个人换上了短袖便装,将简易背包与自己的干粮裹成一个小卷,拴在身后,就像一个小包裹。这是名副其实的轻装简从。为的就是赶路方便。遇河泅渡游泳而过,遇高崖攀援而过。遇到任何敌人不得纠缠,要巧妙躲过或者闯过,一切为了接取药品。

    假如真正遇到了险情,那也只能依靠匕首与敌人斗智斗勇想法子来脱险了。

    李红林的三人组上路了。

    他们找准了方向,一路猛跑。三个人一致的想法就是趁着夜色,趁着敌人难以发现的后半夜,就尽量多赶出一些路来。等到白天的时候,再想方设法地寻找玉米高粱地这样的所谓青纱帐来补上一觉休息一下。

    可以想象,三个人立功心切。他们恨不得一下子飞到临清的华美医院,接上头弄到药品返回来。因为首长为了弄药品可谓煞费苦心啊!

    李红林的心境一直没有平静下来。这次的特别行动,居然是代表政委去执行紧急特别任务。这样的情形让他既感到自豪光荣,同时也感觉责任重大。

    但见小胡和小陈两个助手的信心和决心都这么大,李红林感到了一丝欣慰。

    李红林心里异常清楚,假如不是刘六虎有特别任务在身而不在团部,这次必定会让刘六虎参加和并领导这次行动。而现实是迫不得已,却让自己担此重任。可见两位首长对自己的高度信任。同时他更清楚,这次也是首长对他的一次考验。然而更主要的是首长心急如焚的是急需药品这个非常现实而严峻的事情。

    人命大于天啊!

    想到此,李红林告诫自己,决不能有半点的疏忽和大意。

    穿插的方向是朝着东南方向。

    天空中有一些薄薄的云,月亮升起来了,朦朦胧胧的天际上,看不见星星。

    李红林和小胡小陈找准了的方向,有自然参照物在,就不会有错。因此脚下生风,遇到遍布石头凸凹不平的路就放慢一些速度,遇到较为平坦的路,或放开步伐疾走,或索性就快跑如飞……

    按照与团长事先商量好的路线,就绕开了鬼子和伪军的两个据点。走了大约一个时辰,估摸着居然走出了30多华里的山路。但见再没有大的山巅,远远地看见了一条公路。

    公路是鬼子和伪军重点防卫和保护的地方。因此在确定穿插路线时,团长嘱咐说尽量避开公路,走偏僻的小道。但是为了辗转穿插到安全通道上去,

    还必须穿越三条公路,也就是三道封锁线。眼前的这条公路,就是必须要穿越的第一条公路。李红林和小胡小陈趴在一座小山包上勘察公路周围以及公路两侧的情况。

    但见公路大致为东西走向。蜿蜒着朝着太行深处伸展。无疑这是一条鬼子的交通运输线。

    李红林清楚,鬼子无论怎么防范,也防不住游击队。但凡鬼子的公路,经常被游击队破坏得坑坑洼洼。鬼子的车队或者巡逻车,经常挨游击队地雷炸。去冬今春以来,鬼子对根据地的扫荡接连失利,一般情形之下,鬼子都龟缩在据点里面。但是鬼子大的行动比较频繁了,经常倾巢出动。

    同时,鬼子确定了重点防范地区。而李红林他们的三人组将要穿越的这三条公路,就是鬼子重点防卫的地区。

    因此,李红林不敢掉以轻心。

    “看,鬼子的炮楼!”小胡轻声喊了一声道。

    其实李红林的这两个助手都是非常优秀而被选中的。这小胡和小陈两个人的情况,李红林早就耳有所闻。小胡是一排的战士。小胡素有火眼金睛的称谓。不仅能及早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敌情,还能在夜间发现别人难以发现的情况。这样的人才做侦察员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小胡来自太行南麓的大山窝的一个小村子,自幼与父亲打猎为生。自小父亲教给他在远处或者是夜间来识别各类动物。无论是什么样的天气,无论白天还是夜间,只要发现有小动物蠢蠢欲动的影子,到底是野兔还是山狐,是野鸡还是野鸽子,他都是靠着自己的一双眼睛来识别的。还别说,常此以往,就把一种双眼睛练得像鹰眼一样敏锐了。

    后来八路军路过他的小村庄,16岁的他就参加了八路军。

    小陈来自二排。小陈的枪法打得准。他还有一个绝活儿,那就是能潜在水里达十多分钟,并能潜着水游泳,还能在水里拐弯,只要到了水里面,任谁也逮不住他。战友们送她外号“陈鲶鱼”。他家乡在衡水湖边上,世代以打渔为生,自小就在水里像鱼一样的自由自在了。

    但是在1940年夏季的一天,他独自去集市上卖鱼,回来后看见了不堪入目的一幕:他家的鱼棚被烧成了一片废墟,父亲横尸在血泊里,妹妹赤身裸体地死在了一旁的芦苇边上……

    鬼子把小陈的父亲杀害,妹妹被鬼子们糟蹋后杀害,作为他自己的唯一的家的鱼棚被鬼子烧为灰烬,望着眼前的这一切,小陈几乎咬碎了所有的牙齿,将心一横,朝着太行山的方向走,毅然参加了八路军……

    有这样有两个优秀的搭档,让李红林的特别紧急任务小组,真的是如虎添翼啊!

    当听到小胡说发现了鬼子的炮楼时,李红林顺着小胡指的西侧方向望过去,果然在一个山巅的一侧,隐隐约约地有一个鬼子的炮楼在那里。

    接下来,李红林顺着炮楼由远及近地观察公路上以及周边的的情景。

    只要有炮楼就有鬼子的电话网络,只要有情况或从电话中获得讯息,

加入书签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打开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