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报错 | 加入书签 | 手机阅读

御宅屋-> 历史军事 -> 带着军火库闯大明全文免费阅读

第一零六章 《明报》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在叶大成他们离开府城的第二天,府城还发生了一件大事,由唐大人创办的《明报》第一期,正式发行了。

    这叫报纸的东西,几乎没有人听说过,但是刚出来的一千份,迅速被抢购一空了。

    原来这报纸和告示有些像,但又有很大不同。

    告示主要是官府的布告,比如一些政令的实施或者抓捕人犯之类的。

    但这报纸,包含的内容就非常丰富了,把这段时间潮州府以及大明各地,甚至大明之外发生的一些事情都涵盖了进去。

    比如前两天唐大人举办的表彰大会,整份报纸用了大篇幅对整个过程进行了描述。

    报纸里面还有招工信息,还有抓捕犯人的告示,都各自划归一块区域排好了,非常工整,需要找什么内容,一目了然。

    其实,在汉代已经出现过邸报,古罗马也出现过类似报纸的告示。

    在大约两百年前,德国人发明了金属活字印刷术,印刷的报纸就开始出现。

    大概在三十多年前,德国人又发行了定期报纸,就是周报。

    现在报纸在欧洲已经不算是稀奇事物了,只是日报的时机还不成熟,所以此时都是周报,甚至是月报。

    大明也出现过报纸,而且还是在六十多年前,在京师有了第一份由私人出版的报纸。

    但是和欧洲产生影响并传承下来的报纸不一样,报纸在大明只是昙花一现,到现在甚至没几个人知道。

    唐宁现在发行的《明报》,自然不会发几期就停刊,只要他唐宁还活着,新军还在,这件事情就要进行下去。

    他创办《明报》不是头脑一热而为,而是在进入府城之后,就开始着手准备了。

    只不过现在条件所限,暂时只能十天一期,一月发行三期。

    印刷的话,自然是用的活字印刷术。

    活字印刷术是宋朝人毕昇发明的,称着泥活字,四百年后的德国人,算是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叫铅活字。

    现在,唐宁使用的就是金属活字印刷术,因为更加经济实用一些。

    唐宁作为一个拥有现代灵魂的人,他深知掌握舆论的重要性,而报纸无疑是传导舆论的一种重要手段。

    所以在其他人还没有意识到报纸重要性之前,先将其掌握在手中。

    《明报》现在的撰稿人,主要是潮州学院的老师和学生,接下来他会培养一批专职的撰稿人,也接受其他人的投稿。

    内容上面,也会尽量丰富,引导舆论是一方面,还需要报纸成为传递知识、思想和文化的载体,愚民政策从不是唐宁考虑的选项。

    正因为有唐宁的亲自主导,所以《明报》一出来,就后来居上,在内容、排版等各方面,都超越了同时期的欧洲报纸。

    偶然获得一份《明报》的万奴卜加劳,可谓是欣喜若狂,报纸中的内容可以方便他更深入的了解大明。

    但让他奇怪的是,他在蚝镜生活也不是一年两年了,但从未听说过大明国有报纸,从其他进入过内省的耶稣会士口中,也没有听说过报纸的存在。

    《明报》是他见到的第一份大明国的报纸,这本不应该是一件多么奇怪的事。

    真正让他感到奇怪的是,《明报》一出来,怎么就那么完善远远的超过了已经有几十年历史的欧洲报纸。

    万奴卜加劳不由的联想起来,他觉得凡是和唐宁那个年轻人扯上关系的东西,一出现就要先进不少。

    比如烟草,烟草还是他们西方人传入大明的。

    结果这个姓唐的一拿出来,就是卷烟,上面还带有那种叫过滤嘴的东西,领先了欧洲不知道多少。

    还有手表,钟表可是欧洲人的强项,在这方面大明要落后不少。

    结果,这姓唐的直接拿出了手表,欧洲现在根本就没有。

    还有火柴和打火机,万奴卜加劳在之前听都没有听说过。

    万奴卜加劳感觉唐宁这个年轻人,不但身上秘密多,懂得也很多,有时候随便

加入书签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打开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