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报错 | 加入书签 | 手机阅读

御宅屋-> 历史军事 -> 我成了仁宗之子全文免费阅读

第八七章 六率之议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这事了了,本应该没赵曦什么事儿了,他也就没再操心。

    除了皇后娘娘越发看着他亲,皇帝老爹也满眼是欣慰以外,驿站之乱对他来说没多大变化。

    谁知道却因为老爹在朝堂上提到的事儿,再一次把他推到风口浪尖了。

    赵曦满幼学之龄,立为皇储,乃应有之意。此事不管是朝堂诸公,还是宗亲,都没有任何异议。

    毕竟这次赵曦单独祭祖,就是为名正言顺的做太子。

    这个赵曦也有心里准备。他没准备的,政事堂也没准备的是,老爹居然让朝堂对太子恢复六率……

    东宫六率,在国朝几乎看做是前朝大内喋血的根本原因,祖宗法度虽未禁绝,可依惯例,国朝太子只有太子名,并无实质事。

    如今官家居然……

    赵祯毕竟是帝王,帝王该有的谋略一点都没少学。

    曦儿立为皇储,这点没有差池,可驿站之乱,曦儿杀伐决断,维护了士林声誉,在曦儿立储问题上,如何能让士林还曦儿这个人情这是赵祯考虑的。

    立储,曦儿便需移居东宫……这当然只是借口。

    那么,曦儿便不再受皇城司亲从官与殿前司保护,而曦儿的安危并未因立储而变的安稳,相反,因为立储,增加了出宫的机会,曦儿护卫之事,需要他这个当爹的考虑。

    当然这都是借口。

    所以,在赵祯提出议定此事时,整个朝堂就乱了。

    西府的那些太尉、指挥使、节度使,以及各个品级的将军,大将军,都看热闹,不言语。

    不敢言语,只要一出声,肯定所有的唾沫都会喷他,而不是官家。

    不过心里却各自盘算着,希望这事能成,也想着如何安插子侄混进六率……那可是潜邸旧臣,谁都知道未来肯定飞黄腾达的。

    而东府,除了相公们,几乎是全员开炮。历数前朝,前前朝太子六率之弊端,一直上升到国朝根本,一点面子都不留的怼着赵祯。

    开玩笑!国朝连太子的属官也都是挂个名,基本就是寄禄的作用,现在官家居然要恢复六率这岂不是与国朝抑武扬文的国策相悖吗

    若六率旧臣在未来掌军,他们这些士大夫还如何能把武夫摁下

    万万不可的!

    赵祯好像预料到这样的场景,不急不恼,好像是很乐意倾听这群人的呱噪一般,连以往因被喷时的铁青脸色都没有。

    他在等,等着看相公们会如何处理。

    还好,包黑子出外河北转运使,能省得自己脸上被喷唾沫。

    去岁因张氏亚父之事,就被那个黑炭头喷了一脸的唾沫。这次这个还好,没人凑前……在下面尽你们嚷嚷,反正这事朕是要办的。

    赵祯好像很有把握。虽然相公们几次都送过来白眼,赵祯一律不搭理。

    就跟看戏一般,就这么看,就这么等。

    整个早朝,就这么嚷嚷过去了,本该说的正经事,好像没人记得,就记得官家要恢复六率了。

    虽然没定论,赵祯第一次没有因为不能确定而烦恼,很日常的回文德殿了。

    准备待一阵,应付一下琐事,去慈明宫见见曦儿。

    “贾相公,此事如何是好”

    陈执中真觉得没法处理。并不是相公们担心驿站之乱探事司有什么副本奏报,而是他们的操守,决定了他们耍不得赖。

    对于鄂王爷的人情,士林是该还的,只是官家……讨要的人情也太大了。

    别奇怪,若是单个人的事儿,政事堂自不必与官家苟且,可此事涉及整个士林……

    皇家优待士子,是因为士子的操守。若此事传扬出去,武将虽不至于翻了天,可时时作为借口,文武之别势必会有所变动,这对于整个士林的确不是什么好事。

    &nbs

加入书签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打开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