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报错 | 加入书签 | 手机阅读

御宅屋-> 历史军事 -> 我成了仁宗之子全文免费阅读

第八九章 庞太师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条陈,对于赵曦来说他觉得应该叫:关于筹建东宫护卫队伍的实施方案。

    然后从指导思想,总体原则,再到具体措施以及推进步骤,最后是具体要求。

    另外加一个附件,就是自己选兵的细则。

    这些对他来说很熟悉,随便都能写个万儿八千字。

    可这年月,就得叫:论东宫护卫队伍疏……

    “曦儿,贝州之乱如何”

    赵曦正琢磨着这古今之别,考虑如何把两者合理的结合,从而给这时代的疏奏引个路。没想到老爹居然连贝州之乱的事也问他了。

    这个……

    “爹爹,孩儿对贝州之乱并不知晓。”

    总不能说王中正如何打听了吧更不能说自己就知道结果。

    “贝州此事乃弥勒教作乱,裹挟着军卒与农民,以释迦衰落,弥勒持世为教义。”

    “冲击汝等驿站之贼也于今日与之汇合。如今匪众已达数万,并盘居贝州,与禁军对峙,已坚持数十日。”

    “禁军数次攻城,均无功而退。”

    数十日数万人厢军与农民赵曦把这几个因素往一起凑了凑……玩家家吗

    “爹爹,贝州日常驻军几何常平仓存粮几许城内住户多少存粮又有多少”

    赵曦问的问题把赵祯问愣了。这是说平灭反贼一事,怎么曦儿所问却是官员吏治

    赵祯愣了愣,疑惑的看了看赵曦,又看看皇后。不解,好像皇后也不解。

    “爹爹,治理一个国家,治理一个城市,并不是随便一个人就可以。贝州王则,究其源也只是厢军都虞候,以国朝之体制,自不会埋没人才。”

    这话不确定,但老爹肯定喜欢听。

    “如此,此人绝不是出类拔萃之人。如此仓促间,收拢一群乌合之众。要组织没组织,要纪律没纪律。”

    “说白了,就是凑热闹起哄。所谓什么教义,那玩意儿当不了饭吃。几万人,都聚集在一座城里,吃喝拉撒都是事儿,不是说喊几声口号就能填饱肚子。”

    “如其说是与禁军对峙,不如说他们是坐困愁城,或者说待一座孤城里等死。”

    “孩儿之所以关心常平仓的存粮,也就可以断定他们还能维持多久。一旦官粮消耗完毕,势必与百姓冲突……到那时,即便禁军不攻城,城也会自溃!疥疮之疾,不足挂怀。”

    疥疮之疾,不足挂怀。曦儿这结论与朝堂相公宽慰自己的话一样。自己一直以为是宽慰自己的,听曦儿如此说来……或许还真不是事儿。

    可……毕竟这是自己当朝时有人造反,赵祯做不到若无其事。他甚至责问整个朝堂:大臣无一人为国了事者,日日上殿何益

    如此说来,相公们是胸有成竹

    “曦儿,若朝廷攻之,可有良策”

    “爹爹,攻城容易攻心难。孩儿以为,此贼徒王则起事,并占据贝州,自会许些小恩小惠于贝州百姓,如此,其方能据贝州如此之久。”

    “主事臣工并非无攻城之策,怕是虑及百姓心之所向,而故意延迟,致其乌合之众与贝州百姓冲突频发时,便是朝廷攻城日。”

    “孩儿考虑,朝廷所派之臣工,业已有了破城良策,是为等待时机而已。”

    不知道这时代的百姓怎样,但对于任何时代任何人,都很难脱开利益去做事。

    “曦儿,汝觉得该是何种计策”

    唉……老爹还真能打破沙锅问到底,本不想夺人之功,毕竟人家建功立业的人就活着,还真在前线指挥着……

    “遁地!爹爹,孩儿以为此事莫指教。远隔千里,前线千变万化,自不是坐朝堂可知晓的,应由前线主官临机决断。”

    遁地这词……好像明白了。

    相公们很奇怪,今日奏对居然没看到官家有愁容。

    &nbsp

加入书签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打开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