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报错 | 加入书签 | 手机阅读

御宅屋-> 历史军事 -> 寰宇大唐全文免费阅读

第99章 金矿的吸引力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李旭的要求下,印刷坊除了印刷部分书籍采用宣纸外,不论报纸还是普通书籍从此皆用纸坊出产的竹纸。

    结果就是之前是有钱人才买得起的越州旬报价格一夜间掉落千丈,从三十文掉到只需四文钱就能买一份两张八面的报纸,从而了解天下事。

    印刷坊印刷的书籍价格也暴跌,尤其是在李旭的提醒下,印刷坊不再印刷书卷而是印刷几百年后才出现的线装书。

    基于习贯,李旭的线装书是沿用后世的从左往右翻页而不是原本历史上的从右往左翻。

    “特大喜讯,特大喜讯,越州旬报今日起一份只需四文钱,只需四文钱。”

    “流求基隆河发现特大金矿,淘金一日就能发家致富,捡到狗头金就能获得万贯家财……”

    一大早,报童从报社拿到报纸后沿街叫卖,吸引了一众行人的目光。

    “小郞,你这报纸真的只要四文钱一份”

    被拦住的报童把手中的报纸塞了一份给寻问的中年汉子,“大叔真的只要四文钱,只需花四文钱你就能了解天下发生的大事,比如流求发现的金矿,快掏钱吧,俺还等着到其他街坊叫卖呢。”

    中年汉子鬼使神差的从衣袖里摸了四个铜板塞在报童的手上,拿着报纸有些不知所措。

    “刘二郞,你买份报纸,上的字你认的全么”

    一同在码头干苦力又是邻居的赵三强拍着他肩膀取笑道。

    “这不是便宜么,买来瞧个新鲜。”

    刘仲嘟囔着,心里有点后悔听报童忽悠掏了四个铜板,他抗一个麻袋才挣四五个铜板呢。

    “瞧瞧,上面都讲了些啥”

    一同出工的工友们瞧刘仲买了份报纸,都围了上来瞧瞧。

    他们中绝大多数人不识字,识字的能认识百来个字已算很高的文化水平了,大多只能读写自己的名字。刘仲已算是他们这群码头苦力中文化水平最高的,因为他吹嘘自己是刘宋皇室之后,家中还有几本珍藏的古籍识得百来个字,会做简单的计算。

    在工友们期盼的目光下,刘仲磕磕跘跘的读了起来。

    “流求基什么河的上游发现了特大的金矿,县令伍元瑛带队探查时捡到一枚狗头金,越州富商花千贯钱买下镇宅……”

    “一天能掏个几十两的金子,十天半个月下来就能有万贯家财……”

    刘仲尚未读完一众码头苦力已经被报纸登载的消息震的目瞪口呆,世上竟有此等好事,在河里淘一天金子就能赚到以往几年的工钱未免太匪夷所思了。

    “会不会是骗人的哪有一天就掏个几十上百贯钱的”

    有人不太相信,狐疑可能是假的。

    “怎么可能是假的,越州旬报是李使君办的,李使君为咱越州百姓除去为害多年的海盗,还会让报纸刊登假消息来骗咱们不成骗咱们他又能得啥好处”

    “是啊,咱即使去流求淘金,淘到金子也是咱们的,官府顶多收几个税钱,李使君没必要来骗咱们。”

    “话说李使君完全可以自己淘金,没必要将消息公之于众。使君却将金矿的消息大白于天下,号召百姓去淘金发财,真是爱民如子的好官,天下间恐怕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了。”

    “说的也是,李使君虽年少,却有着宅厚仁心,实乃我越州百姓的福事。”

    一群苦力纷纷感叹遇上了一个好官,发财的机会都不落下他们这群百姓。

    “既然流求发现了特大金矿,使君还号召咱们去淘金。兄弟们,咱们还干这苦哈哈的码头苦力干啥累死累活一天下来也赚不到几个铜板,还不如响应使君号召去流求淘金发家致富。”

    赵三强恨恨一说得到了不少工友的响应,码头苦力实在是太辛苦了,还赚不到钱,家里妻儿嗷嗷待哺,一年到头吃不上一顿好的,穿不上新衣,眼前就有发财的机会干嘛不去拼一把

    “听说去流求要坐船渡海,海上航行少则十天多则半个月,有危险不说咱们一群苦力也没钱没路子找船去啊”

    有人提出疑虑,其他人点头赞同,一群人顿时犯了难。

    &

加入书签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打开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