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报错 | 加入书签 | 手机阅读

御宅屋-> 历史军事 -> 折柳传全文免费阅读

第二十三章 滔滔空论小人也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二十大板杀威棒劈头盖脸打下来,姑置弗论尚文诏有没有回想起当日校场外的孟浪谑言,晋王三言两语间,又给尚六郎安上杀脑袋的罪过啦。

    起初尚文诏一时紧张,给宗室、上官的威势迫得慌了神,脑袋瓜硬是转不动了。待挨了几杖毒打,肌肤脊背上的肉痛使他神识清明许多,双脚一离地,智商得以重新占领高地。

    晋王瞩目衣衫凌乱、背脊红肿的尚文诏,缓缓道:

    “科道言官之流,多为竹林党羽,尽是些假模假式的伪道学。腐儒们没胆子参本王,却背地里寻瑕抵隙给本王使绊子。昨日间,本王麾下的股肱手足,被竹林党的蠹虫上了折子弹劾,陛下受这些奸人妖言蛊惑,属意要为难本王麾下几员弟兄。追本溯源,这一系事情,汝脱不开干系。”

    尚文诏听到这一段,心想:“与我有干系老子何德何能…”

    尚文诏记着晋王说过一句“侮辱父母上官”,叹道:“这一顿板子挨得不冤,只怪老子太过轻浮孟浪,替四哥砭一砭武技科选政弊端,嘴上痛快捎带上了朝廷,被晋王殿下你老人家收入耳中、记在心里了!日后,即便是与四哥说话,老子也不能再毫无顾忌,免得在被人拿住把柄…”尚文诏不忘三省吾身。

    他心中飞快演绎着,“指出武科举微末弊政这事,对皇上与朝廷,在选才量人上是大大的有利,晋王你老人家因为这事打我板子,要么就是小心眼、记事太清楚、吃不得苦药听不得良言…”

    “咳!嗯。”尚文诏咳嗽一声,思量没停下:“要么,就是你老人家有意为之,意在慑我,嘿嘿…唐老兄江湖老辣,确实唬住老子了,这几个傻帽却不太会演,把你老人家的大戏演穿帮啦!打个三五下,便舍不得再下狠手,咱便等着了,有道是一个巴掌一块糖,如今巴掌也打完了,该喂咱一口棉花糖吃了…”

    尚文诏脸上哭丧着,那样子像是真的被一通杖刑给打到戒慎反省了,他只听着晋王说,却不回应,嘴巴动都不动一下。

    姬念甫端来茶水抿一口,语气平淡道:“小子,你可知审卷翰林看过你那文章对策后,是如何说的”

    尚文诏连称不知,请殿下赐教,直如与大妇对谈的小媳妇一般,模样看起来诚惶诚恐。

    晋王殿下抬高音量道,“本王为你转述几句。”

    “素闻武科举生不通文墨,鄙陋至极,今方知确系如此…其策论文章所议者,有违礼法,枉矫体统,掊民力争民利,无裨治军安边事,弃圣教义理渊薮如敝履,此乃大逆不道…”

    姬念甫稍定片刻,神光依旧死锁尚文诏,继续道:

    “依主事们的意思,这回便是黜了你,将你从武学除名,都算是处置得太轻了!主事曰:此样文章所论种种匪夷所思,其居心叵测,作文之人应押入法司狱中审办,乡考、省考两道,放你过关的各地主事,亦有舞弊轻纵之嫌,须严加追究。至于审办成什么结果,不外堕贱籍发配世代充军,抑或推到午门斫了。”

    晋王这番话听起来着实吓人,尚文诏细细品之,偷瞄了几眼晋王殿下似嗔非嗔的神情,心想:“若真要办,便直接将我逮拿办理了,哪里容我仰望你老人家圣面,莫不是你老人家将我罩住了”

    尚文诏作惊骇状,学着尚文姝的样子礼拜晋王,大声道:“殿下明鉴,草民乃一山野匹夫,对圣贤之学素来心向往之,奈何孑身处世无依无靠,既无父母长辈教我,又不得机遇进学,如不是殿下提点,哪知犯了忌讳!殿下救我!”

    啪一声响,晋王只一拍桌子没说话。

    尚文诏保持着跪拜姿态,不敢动弹,他看不到晋王殿下脸上的神情变化,只得竖起耳朵用心倾听。

    “来人,行杖!”

    尚文诏闻言胆颤,晋王殿下声如洪钟,是真怒了!六郎心中叫苦,“哎哟,装孙子装可怜还得挨打!”

    四个力士又一次上前,制住尚文诏,这次是真打。

    廷杖入肉声响不大,其中劲道却阴毒撼骨,直打得尚文诏皮开肉绽,五内六脾气血翻涌,连连闷喝不止,差点昏死过去。

    两支廷杖上下挥舞约莫十下,晋王点头示意力士停手,低沉道,“教你长长记性,不要在本王面前藏私,耍花样。你是死是活,只在本王一念之间,你性命之于本王,若如刍狗可弃耳。”

    尚文诏被左右叉起跪好,一顿好打,如今胆气已寒,只低声应是。

    “你师兄郁牧川,不日便将收到告身敕令,本王欲调他入辽镇,为我天策府效力,你看如何”

    “得殿下赏识乃师兄之幸,恭贺殿下得虎将一员。”尚文诏这话发自内心,替郁牧川高兴的心情很是真诚。

    晋王命人斟满香茶吁吁吹了一刻,这才又开口问道,“本王问你,你所书之泰西大秦、大夏两国,仍存于世乎”

    尚文诏气息奄奄道:“罪民不敢欺瞒,罪民所书皆为师尊传授,这泰西见闻,乃罪民师尊以上数代祖宗亲身经历,口耳相传尔后成书,只传门内子弟。眼下丝路闭塞,凉虏阻我与西边九夷之消息、商路交通十余年,罪民亦不知这两国现下如何。”

    晋王颔首,追问道:“那二国当年与凉虏的战况如何,且细细与本王道来。”

    尚文诏答:“算起来罪民师祖一辈外出游历归来神州,已是三十余年前的事了,罪民师尊曾与罪民道,于阗、亦力把里以西筑有撒马尔罕城,从撒马尔罕再往西,途中丘陵沟壑、黄沙莽莽,路途煞是险峻,不过只消熬过这段路,便可寻到大夏国。”

    尚文诏咽咽口水,“这大夏国乃与泰西大秦同祖同宗,两者如同我春秋之秦晋诸侯,诸侯各领藩国互不统属。”

    晋王若有所思,问道:“那泰西之地,行的便是周制了”

    尚文诏恭敬回答:“也有分别,泰西并无周天子般的泰西天

加入书签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打开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