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报错 | 加入书签 | 手机阅读

御宅屋-> 都市言情 -> 娇女风华全文免费阅读

娇女风华_分节阅读_7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柳沁心中很是感慨,虽方诺说夺许家染坊是报许文薄情寡义之仇,可她更相信,是方诺为了报答他们的收留之恩,同时也表明方诺是真的将这儿当成了自己的家,有什么好东西都想扒拉回来。

    自己何其有幸,生在这样的一个家庭,身边有这样的一群人,这一生,足矣!

    方诺和长盛长安是此行的大功臣,自然得到了墨香院所有人的大力赞赏及吹捧,没想到方诺小小年纪脑袋极其灵光,没有被称赞吹昏头,洗漱一番,将带回的礼物分送到府中各处,还亲自送去了老夫人那份。

    他们想得很是周到,亲近些的不说,连各院子里伺候的有头有面的嬷嬷、大丫环、贴身小厮都没落下。

    也许当初方诺的这个表少爷很有点名不正言不顺,好在他平日极讨人喜欢,又会做人,所以在府里人缘还是很好。

    老夫人见了方诺高兴得很,这孩子乖巧,生得好,嘴又甜,老夫人是真心将他与江离一般疼爱。

    见方诺送上礼物,拉着他的手心疼的说道:“你这孩子,一走两三个月,让人实在担心,如今回来就好,还带这么些东西,让姨母说什么好。来,坐这儿,让姨母看看,可瘦了没有?”

    因为是江离的义弟,自然随了江离称老夫人为姨母。

    老夫人左看右看,一会儿说瘦了,一会儿说黑了,甚是怜惜。

    搞得柳沁都有点吃味,娘啊娘,在你眼里有了阿离阿诺,女儿也得靠边站?

    因为已近年关,跟着方诺他们一起回的林家和祝家只能暂时安置在清泉庄,可柳沁不想将染坊建在清泉庄上,一是染料有污染,怕影响酒的品质,二是她想要有个自己的庄子。

    约了宁致远,将建染坊的事与自己想买庄子的想法与他沟通了。

    柳沁想得很通透,宁致远有背景,有人脉,有售货的渠道,与他合作,自己虽然赚得少些,可省事,而且有许多事情自己这边不方便出面,都可以交给他。

    宁致远在酿酒坊的合作上得了不少益处,对与柳沁的合作信心百倍,听到染坊,眼睛一亮,再见了柳沁带来的样品,兴奋不已。

    不过他也不愿欺负了小妹,明确表示若染坊不建在他的庄子上,他只负责销售的话,只取两分利。

    同时还答应帮她在附近留意是否有合适的庄子出售。(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六章 帝都传来的消息

    正月里,柳府又风尘仆仆的回来了一群人,带头的正是离府半年的雷虎。

    朝中每三年要对地方官进行考评,柳老爷在芜城府尊这个位置上已有十年,在朝中虽然没有深厚的势力,但能成一方大员,自然也不乏一些盘根错节的关系,而要长久维系这些关系,自是少不了打点。

    隔个两三年,芜城这边都会有人去帝都,若有召令柳老爷就亲自去,若无就派柳诚或亲信去,赶在年前,去各部走走,送些土产仪呈,再去拜会相熟的亲友。

    这么一个来回,光路上的行程,就要耗去好几个月的时光。

    去年,就是雷虎带着一帮侍卫护送柳老爷身边的亲信杨先生去的帝都。

    原本这差事轮不上雷虎,可他得知消息后,让师傅出面帮忙说项,他倒也不是想在柳老爷面前博功劳,实在是跟着姑娘一段时间,发觉大家都挺忙的,就他一人闲得发慌,无聊透顶,想找点事做而已。

    没想到回程时遇上北边大雪阻路,耽搁了行程,没能在除夕前赶回来。

    杨先生是个四十多岁的文士,饱读诗书,奈何一生坎坷,仕途上既不顺,亦无妻无子,被柳老爷收罗后,就死心踏地的跟着柳家,成为柳老爷最亲信的心腹幕僚。

    杨先生回后来不及洗漱就进了大书房,将此次行程详细说了一遍,又说了些帝都的情况,随后从贴身处掏出几封密信来。

    柳老爷当着杨先生的面拆了信细细的看了,看完顺手丢进面前的火盆里,火苗翻腾而起,很快将白纸黑字吞噬一空。变为一堆暗红的灰烬。

    “宫中的消息可准?”

    好半天柳老爷才问道,声音低沉,听不出任何的情绪。

    “应该是准的,这消息宫中虽然封了口,可当日很多官员亲眼所见,如今皇帝身体安康,也不须避讳。就传了出来。”

    柳老爷想到其中一封信中提及两件事。

    一件是近年来皇帝身体欠安。更在去岁盛夏上朝时突然晕倒,差点……

    而另一件与之密切相关,皇帝当时病危。不知从何处寻来一乡野郎中,这乡野郎中甚有本事,竟解了满朝御医都医不了的怪疾,将皇帝从鬼门关拉了回来。而最神奇的是。自诊治之后,皇帝完全恢复了康健不说。变得精神矍铄,仿佛年轻了十岁,精神头更胜从前。

    柳老爷问的就是此事。

    得到肯定的回复,柳老爷默默的想了想。心里竟也有些悲凉,皇帝的年纪比他小上好几岁,当年相识时还是个意气风发的皇子。为人温和守礼,若不是后来……也许在他心里皇帝还是个好皇帝。不象现在多少心里有隔应,几次有回帝都的机会都被他想法子推却了。

    帝都,是他这辈子最不愿回去的地方。

    但皇帝的身体也不至于败到如此地步,那乡野郎中又是何人?宫中实有太多的秘密,柳老爷摇摇头,这些他参与不了,也不想掺和。

    让杨先生去好生休息,柳老爷一个人坐在书房中,仔细消化刚刚得到的其他消息。

    另一封信中提及,皇帝自康复后,一改以往的温和手腕,在朝堂上雷厉风行起来,甚至将他亲舅父的嫡长子他的舅兄护国公世子金泯当朝训斥,罚在府中闭门思过。

    有说是因皇帝病危期间,金泯怂恿朝臣上书请求皇帝立三皇子为太子。

    有说是因皇帝宠爱舒贵人,想启用舒家,被金家阻止不快,引得龙颜大怒。

    反正朝中众说纷纭,不得究竟。

    实实在在的一件事是今岁又到了三年大比之期,以往秋闱都由礼部选派官员到各地主持,而礼部一向掌握在金家的手上。

    今年皇帝突然插手此事,钦定庄太傅主持秋闱春闱的一应事宜。

    庄太傅是朝中元老,当代名宿,旧年与聂太傅齐名,为人虽然不如聂太傅耿直,但却是忠心的保皇党一派的领军人物,不管是朝中还是乡野,威望颇高。

    这件事对朝庭来说,肯定是好事,只是让柳老爷奇怪的是,皇帝对金家纵容了那么多年,哪怕是太后过世,依然恩宠不断,为何突然出手,难道真的是一场病让他警醒了吗?

    皇帝的心思谁也猜不透。

    但这个消息对柳老爷来说是个好消息,确切的说是对柳府的私塾先生周汝南是个好消息。

    第二天,正月初八,周夫子周汝南携妻儿上门给柳老爷老夫人拜年贺春。

    给老夫人见了礼,周汝南被引去前院大书房,柳老爷在书房里等着他。姚宣容带着双子女略坐了坐,正准备告辞先行回去,被闻讯而来的柳沁拉去了梅院。

    周汝南推开书房的门,发现除了柳老爷,柳家大爷柳诚也在。

    朝老爷行了礼,与大爷客气一回,坐下后,小厮上了茶,立即出去,将门也带上。

    喝了半杯茶,聊了几句闲话,柳老爷才说起今年的大比之事,问周汝南可有意向。

    周汝南摇摇头,苦笑了笑:“说来惭愧,自连着三次屡试不第之后,汝南已暂时息了进取之心,想来是学问有限,还须再用功苦读,如今在府中过是甚是安乐,授课之余读读诗书,心愿足矣。”

    柳老爷知道他这话说得言不由衷,想一想寒窗苦读一二十年,哪个不想金榜题名,荣耀后世。

    周汝南之才柳老爷心中清楚,不说一定中个解元,中个举人是绰绰有余的,可连续三次都名落孙山,也不怪原本自傲的人也对自己怀疑起来。

    这其中一定有原故。

    柳老爷想到这里,放下茶杯,凝眉问道:“汝南当日应试时可有人立意结交,或是说了什么针砭朝政之言词?”

    周汝南想了想,本想摇头,要说刻意结交,他一个寒门士子,又没有后台,谁会把他当回事。

    不过突然想到一事,不知算不算,犹豫了一下,说道:“我当年年少中得秀才,又得老师夸奖,说是不世之才,就有些忘乎所以,少年轻狂,第一次来芜城参加秋试,本以为一定高中,不免有些狂妄,乡中一同来应试的几位不大待见我,只有一位是个商贾之子,对我颇好,不但路上照顾我,到了芜城也常常拉我一同出行。

    我原不大瞧得上他,觉得他有铜臭之气,而且学识有限,与我不是同路之人,可他一意结交,伸手不打笑脸人,我也不好太过推拒,慢慢的,一来二去,两人竟成了好友。考完后,我觉得自己考得很好,中举应该不在话下,谁知放了榜才知自己竟然不在榜上,而我那位不如我的朋友竟高中。

    这实在让我咽不下,回去后又苦读三年,再次应试,仍是名落孙山,如此三次,实在是心灰意冷,也不想再受打击。”(未完待续。)

    ☆、第一百三十七章 备考

    “你那朋友……”柳诚插嘴问道。

    周汝南神色有些黯淡,随后却又释然了,“他自中举后,对我就不大理会,还当众狠狠羞辱了我一顿,我当时是很气愤,不过现在也放下了,毕竟我从未真正将他当作朋友过,既不曾入心,又何必伤心。”

    柳老爷微不可察的点点头,对周汝南能有如此心胸很是满意。

    轻敲了敲高几的桌面,再次问道:“他当日可有跟你聊起政事?”

    这次周汝南点头点得很快,“我老师虽是乡间的先生,却颇有见地,曾一再嘱咐让我不要在人前议论朝中之事,我一直谨记老师之言,从不主动说起,只一日,那商贾之子邀我饮宴,不知怎么就说到皇帝的舅家金家,我当时喝了两杯,一时兴起,就说了句外戚当权,必致祸端,他听了一笑,也没接口,然后岔到别的话题。”

    这就是了,柳老爷暗自叹息一声。

    当时主持秋闱的都是金家掌控之人,对于应试的学子,除了一些主动投靠的,也会立意招揽有才之士,周汝南那所谓的朋友定已投诚,又故意拿话来套周汝南,周汝南不知其中关系利害,心性耿直,一句话将金家得罪个彻底。

    而且他那朋友估计也不愿他被赏识,说不定还在背后大肆抹黑,所以纵有天大之才能,周汝南也永远踏不进官场仕途。

    柳老爷越想越愤怒,这么多年,不知有多少如同周汝南般的有才有德之人被打压,被摒弃,只因不愿与金家同流合污。就被断了进取之路。

    金家到底造了多少孽,这样的情况还要持续多久?

    若是三皇子上位,只怕……

    柳老爷浑身一寒,不敢想。

    幸好皇帝醒悟过来,若能就此扭转局面就好了。

加入书签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打开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