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报错 | 加入书签 | 手机阅读

御宅屋-> 历史军事 -> 汉风长存全文免费阅读

第八十七章:守孝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先王薨天,新王继位,本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但是因为刘陔决定为先王守孝三年,而瞬间便得难受。

    不为别的,守孝太苦。

    在古代守孝是有很严格的规定的。

    首先,在守孝期间,儿子不能有任何的享乐,不得吃肉饮酒,只能吃粥;必须与妻妾分房而住;乃至不得洗澡、剃头、刮胡子等等。

    其次,守孝期间,守丧者不得嫁娶,不得有任何庆祝活动,不得在节日的时候去拜访亲友。

    最后,在汉代的察举制度时代,守丧者不得被举荐出仕;而后来科举考试时代,守丧者不得应考。在外作官的官员,则必须离职回家守孝,这称为“丁忧”。

    一般在守孝期间,孝子应该在父、母墓前搭建简陋的草庐独居三年。春秋时期的孔子去世后,孔子的弟子子贡,就是在孔子坟旁盖了草庐并住了六年才离去。

    由此可见,那些严苛的守孝制度,别说我们现代人难以遵守,就是古代人全做到恐怕也是不太可能的,守丧制度或许只是古人对于孝道所设想的一种理想化状态。

    但是在古代,以“孝”治国的社会中,历代政府对于官员的守孝制度是相当严格的,比如有士子在居丧期间去应考,被发现后会受到严厉的法律制裁,而官员们的父母去世后,是必须回乡“丁忧”三年的。

    而守孝为什么要守三年呢在《礼记中-三年问》中解释为:“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意思是婴儿出生三年后,可以脱离父母的怀抱了,因此也以守孝三年作为回报。

    虽然一开始小胖墩叫苦连天,但是最后小胖墩还是决定坚持。

    而一众好友也是来信表示慰问,特别是荀彧来信说让自己好生守孝,不要辜负了我等对你的期待,更是气得小胖墩,很想提起宝剑去打他。

    于是小胖墩开始了三年的清苦生活。

    当然虽然说是守孝,但也不是什么都不能做,于是小胖墩开始用这三年的时间,先把王宫的卫队全部撤换了,反正卫队自己指挥,就让李贵分了千人进王宫负责,不过这领头的确让小胖墩暗暗吃惊。

    领头的是吴匡,据说是陈留人,跟着流民过来的,一起来的还有十来个亲族,李贵见他有点武勇便提拔了他为伍长,后来因为表现突出,便一路提拔,现在成了一部司马,三等军侯。

    一开始小胖墩以为是重名,但是后来越想越不对,便把他叫了过来一问,才发现这位正是历史上的那个吴匡。

    他虽然在历史上没有名气,但是他的儿子,侄儿,侄女可是很有名的啊,儿子吴班,侄儿吴懿,侄女吴苋。

    见识一下吧,两位蜀汉大将,一位蜀汉穆皇后。

    “那你为何沦落流民,又为何到此”

    小胖墩热情的问着。

    “禀君上,末将家里以前也算是个小士族,可惜因为瘟疫,大部分的家人都死了,本来我打算带着剩下的族人南下颍川,可是后来听说北方河间王大量收留流民种地,于是我们就来了”

    吴匡也是慢慢的说着,并对小胖墩施礼。

    “原来是这样啊”

    小胖墩记得原来的历史上吴匡最开始是何进的部将,后来跟随刘焉进了巴蜀,之后自己的侄女成为了刘冒之妻,这才在巴蜀定居了下来,而何进之前也是在颍川当太守,看来就是这个时候跟随的何进啊。

    “那你的家人呢,在农场里还住得惯吧”

    “住得惯住得惯,不瞒君上,我等从来就没有住过这么好的房子,而且现在我的家人大部分在工厂做工,所赚的钱也基本够家里用,而我的儿子和侄儿还可以免费进学院学习,可以说没有地方比这里更好的了”

    吴匡也是非常激动的说。

    “对了,你的儿子和侄儿多大了,你还有女儿吗”

    小胖墩一脸关心的问着。

    “末将儿

加入书签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打开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