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报错 | 加入书签 | 手机阅读

御宅屋-> 武侠修真 -> 形意宗师全文免费阅读

卷一百二十七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个和尚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从前有座山,叫嵩山。

    从前有个洞,有一位僧人面壁九年而闻名与世。

    从前有座庙,庙叫少林。

    自佛门禅宗祖师达摩辞世已经千年以上的时间,这座禅宗祖庭的寺庙,在历代都是闻名华夏。

    寺庙的僧人中在任何时代都隐藏了潜心修行的高僧,其中不乏武道大宗师,因为少林武术号称‘天下武功出少林’,华夏武术都与少林沾边。

    因为少林在北国地域,又称北少林。

    自达摩传下《易筋》《洗髓》两卷经文,加上“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宗旨,让这座千年古寺充满了光环。

    达摩传法不讲经,不开口,不说道,只闭目而坐,曰“直指人心”,悟者即刻得其真理,明白禅宗真道。

    佛门除了宣扬普渡众生之外,还宣扬四大皆空,色即是空空也是色。其中的色并非,而是颜色之意,其意为‘有色之界’,我们的天空山岳大海都是有颜色的,所以是色界,而空就是一切成空,没有天空大海山岳万物,是‘空之界’。

    而色即空空也是色在往深处谈,就上升到了佛门不外传的核心法门。

    韩珞从小就听闻少林寺的大名,神往已久,当他与陈当心乘车赶到登封市,天已幕,只能暂驻一个酒店。

    酒店的前台服务人员十分有礼貌,也会甜言蜜语,对韩珞说:“一看您就不是一般人。”

    韩珞与陈当心住在三层一间双人客房,俩人轮着上了躺卫生间,然后到楼下的饭馆里小点了几个菜,韩珞请的客。

    然后俩个武林中的一老一少,就散步起来。

    趁着登封的浓浓也色,俩人徒步了一会,来到一座古朴的石桥上,驻足看着小河,俩人又接着溜达了一个小时,然后回到酒店。

    陈当心站在地上摆了一个桩架,双臂自然贴住大腿处,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闭目而站。

    韩珞摆着形意拳架,在卧牛地大小的区域内,打着整套拳术。

    明劲练拳讲究“大开大合。”而暗劲却是“拳打卧牛之地。”,这其中涉及到境界的不同,练法的不同。

    拳是越练越没有拳,拳无拳意无意,即是武学的最高旨意,那一步即是化劲。练拳把拳术练没了,把自己练空了,就站到‘上证天道’的门槛前了。

    拳是越练越没的,当躯体上的拳法迹象消失之后,就会出现一动一行间,皆可能变化出万千招式,武学是“万物归三,三归二,二归一。”归一号称天人合一。

    陈当心的拳学境界韩珞不敢妄加揣测,但他知道老人不是在站桩而是在练太极,只不过那个境界,他眼下还接触不到。

    一老一少就这么全神投入练拳。

    。。。

    。。。

    清晨七点左右,韩珞陈当心拦了一辆出租车,打车前往少林寺。

    司机很显然是熟悉这类慕名前往少林的游客,做为登封本地人,司机见多了各色游客,而少林寺做为景区自然是交门票的。

    司机嘿嘿一笑,道:“俩位需要抄小路去景区吗。”

    少林寺景区除了正常游客需要买票的门槛,还有很多只有当地百姓才知道的小道,司机道:“买票得一百块钱,你们给我八十块,我带你们进去!”

    陈当心笑了笑,客气道:“我们走正门。”

    司机没有揽到‘生意’,有些不开心,就没有说话。

    韩珞看到少林寺周边与陈家村都有共同点,就是武校的存在。

    一路转弯,募然视觉一片开朗。

    地域宽阔,远处小山隐约可见,天空蔚蓝,林树布置雅当,游客如火。

    陈当心付了钱,与韩珞下了车,俩人朝买票处走去。

    韩珞来到少林寺,但少林寺与他想象的不同,不是在山上,而是在平地上。

    俩人买了门票,陈当心与韩珞没有去乘做免费大巴抵达少林寺,而是一路徒步赶往少林寺。

    一座开放式的武校就在少林寺景区边缘,青少年的人数密麻,分成好多个班,在各自训练着,一旁的教练指挥着,有练翻筋斗,有打拳,有踢腿的。

    而韩珞第一次见到这么庞大的武术人群,不禁感慨,这群习武的少年中多少人会因武术而受益终生!

    拳学不仅仅是躯体上的磨练,更是心灵上的巍峨学问。

    陈当心与韩珞唠叨起来:“咱就先不去少林寺,先去一趟少室山”

    韩珞微笑道:“听前辈吩咐。”

    于是俩人避开少林寺,仅是匆匆一瞥,看到红墙寺庙,然后直奔少室山。

    到了少室山前,有一处买票口,是卖索道票的,因为这里距离真正的少室山,有十里蜿蜒山路,而乘坐索道车当然是众多游客的不二之选。

    陈当心与韩珞却不怕走路,于是二人直奔十里山路。

    山路台阶密延蜿蜒向上,有幽道之意境,四周树林环绕,正是‘山径幽深,十里长松引路。’

    俩人踏着蜿蜒台阶而上,一步跨五个台阶,宛如魅影消失在山道上,数分钟后,海拔越来越高,而头顶空中缆车快速交错划动。

    俩个武道拳师,对登山蜿蜒的山路简直健步如飞,若非担心惊扰世人,俩个拳师施展功夫的话,直接上山如飞,明明登山之路俩人都可以如履平地。

    其实这神奇的功夫根本没有窍门秘诀而言,无非是一日日的桩功造就了强大的体魄。

    一滴滴的汗,不分寒暑,流了好多年,才能有今日山上如飞的躯体。

    饶是这俩个武学拳师不肯施展全部功夫,那也足够惊骇世人,一路不曾有半点喘息与休息,直接登到了少室山。

    这里已经是游客的密集地,韩珞陈当心与游客无不同,一步步走在山道上山。

    又十里路!

    俩人才抵达三皇寨顶。

    这里已经游客稀少,四周环境透着难以言述的幽静,山如画中山,而两座山峰间,一座吊桥横跨两座山峰。桥下是万丈悬崖。此处犹如天上。

    陈当心对韩珞说过桥,朝吊桥走去。俩人走在悬空的吊桥上,没有任何惊惧,而正常游客赶到这里,必定是先观察一番,然后犹豫,恐惧,刺激等情绪复杂无比,然后脚软的登上吊桥,生怕桥塌把自己掉下去。

    俩人走在桥的这头。

    桥的那头,一个身着有些岁月的老旧僧衣的中年和尚,光着一个头,轻唱着悠悠悦耳的佛歌,负手,朝这头走来。

    陈当心见到这和尚会心一笑。

    韩珞刚产生疑惑,就看到桥那头的中年和尚招呼着手,笑道:“终于把您盼来了。”

    这和尚是谁

    两拨人走在一块后,正是吊桥中间。

    “德立师傅!”陈当心恭敬行礼。

    “年年盼你来看我,今年啊,终于来了。”那中年和尚十分和善笑对陈当心道,然后微微正看了眼韩珞,眼中只有清澈如孩童的善意。

    韩珞却是微微一惊,仿佛看到了那年的玄国伯伯。难不成眼前这位中年和尚是佛门的一位隐世高人

    “珞儿,这位是释德立大和尚,少林寺禅武医当代继承者,隐居于这游客稀少僻静的三皇寨上,常年修行。”陈当心把这个中年大和尚介绍给了韩珞。

    韩珞微微一惊,恭敬行礼:“见过前辈。”少林禅武医是什么

    中年大和尚和气开朗的竖掌还礼,和气客气道:“别这么客气,都是一家人。陈老,这位年轻人是”

    “韩珞,形意拳继承者,与我这老头子颇为投缘,眼下正在拍摄《形意宗师》,我这老头子也其中客串了一把,这不刚拍完,他送我回河南,我想起了你,顺道过来看看你。”陈当心道。

    中年和尚哈哈轻笑,给人如浴春风之感,伸手道:“五年前咱登了一次阳龙洞,今年在比次”

    陈当心摇摇头:“上山路上消耗了不少体力,我就慢慢走,你领着他去吧。”

    “哦”中年和尚看向韩珞,和善道:“可要跟好我了。”

    韩珞点点头时,中年大和尚脚步一迈,如游龙飞天,一步十米,眨眼就过了桥那头。

    韩珞大吃一惊,才知道这神秘的大和尚是武道高手,立刻迈步追了上去,虽然无法与中年大和尚并肩而行,但始终做到不被其甩开。

    大和尚脚步如飞,双腿交叉行走间还没过十秒,人已经到了山道的中央。

    韩珞紧随其后,胸膛豪迈激荡,与这类高人一起行走,他可以感受到无比的快乐。十几分钟后,常人需要近一个小时才能走完的山路,被这俩个拳师在十几分钟就走完。

    韩珞前方那位中年和尚,脚步停在小道上,左手即是悬崖,而这和尚的前方,似乎隐有一间房屋。中年和尚像是回了家里般,像个孩子,捏捏草,摸摸花,眺望下远方。

    韩珞几个龙步追到其身侧,站立不动,面不红气不喘。中年和尚和善转头没有说话,但目中满是赞赏之意,对这个后辈年轻人,他也十分满意。不久之后,陈当心也迈步到来,老人因为年纪上了岁数,体力过了颠峰,登了近三十里的山路,难免有些喘气。要知道上山的山路三十里,可不是平地上的三十里路程!俩者根本不可同比。

    中年和尚把陈当心韩珞迎入庭院,打开房门,韩珞心中十分恭敬,因为他已经知道,眼前这位高僧,不是社会上骗钱骗色的假和尚,而是真正一心向佛,潜心修行的高人。明明是少林出家和尚,却不住少林寺,而是选择如此偏僻的山顶居住,根本上就是想远离尘嚣,静心静体而修行。这样的僧人是值的任何人尊敬的,无论

加入书签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打开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