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报错 | 加入书签 | 手机阅读

御宅屋-> 历史军事 -> 四蜕全文免费阅读

第八章、秦国来使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战国时代,是没有当代那种“祖国”概念的,各国的贵族都在不同的国家混,楚国朝廷里也有他国的公子。楚王熊横的儿子多了,在秦国混得好,不比认祖归宗差。

    熊启此时一身秦国服饰,开口就是咸阳口音,完全就是个秦人。在血缘上,是楚人,但也是秦国的外孙。这种出使他国的便宜差使,没有任何危险,又能出人头地,刻意培养下自家人,是很正常的。

    能够派他当使者,代表秦国,说明他就是个秦人。

    熊启年轻,说话比较冲,所以给他派个老成的副使,平平安安把这使命一完,回去就算个功劳。很明显,熊启的母亲一系,在秦国宗室里还是很有势力的。

    年轻人感觉得到周国上下对秦国的畏惧,心里也不禁有些飘飘然。在众多位高权重的大臣的敬酒中,有点忘乎所以了。

    “诸位莫要看错局面,秦军在邯郸就快打赢了,赵国覆灭在既,到时候各国都要向秦国称臣。诸位不要在这个时候得罪秦王,否则,秦国回过头来,第一个收拾的就是你了。”

    这话说的太过直白,完全没有外交礼节,周最老爷子都稍稍变了下脸色,端起酒喝了口,没有一个人搭茬。

    这话在别的地方说还可以,在洛阳说,实在非常有喜剧效果。这里是王城,是天子驻跸所在,你秦国都是周天子的臣,你还要别人跟你称臣。

    不过周天子也只是“先前阔”,现在就是个破落户,虽然姬延是不可能出现在这个场合,但假如他真的在,听到秦人说这话,也只得当没听到。

    大家心里也生出一股悲意,假如赵国真的被灭了,秦国锋不可当,这日子更没法过了。在座的忽然想起庄清的提醒,任由秦国灭赵,各国真的无动于衷不管灭不灭赵,各国为了自己的安危,合纵伐秦都是必须的啊!

    看到熊启那目中无人的样子,真恨不得上去扇几下。

    庄清站起身来,给熊启作了个揖,不急不慢地说:“秦使莫要着慌,我可以跟你打个赌,秦军在邯郸必败!阁下不信等着瞧吧。”

    熊启轻蔑地瞅他一眼,不可思议地看着他,愣了半晌,鼻孔里“哼”的一声,随后是突破穹顶的大笑:

    “哈哈哈,这真是,这真是太好笑了,死鸭子犟嘴,哈哈哈。”

    整个大殿就他一人狂笑,别的人都冷冷的坐着,看也不看他们。熊启感觉到周国人不服,也不在意,伸出一根手指,冲着每个人,环指一圈,冷冷地说:“好,都等着,看谁笑话。”

    2、

    这饭吃的好没胃口。周公自己也很无趣,说几句场面话,按仪轨上够菜色,草草收场了。

    待熊启走后,他暗暗地把庄清留下。引到殿后,屏去左右,正式接见庄清俩个。庄清原本以为周公不会单独召见自己,也是深感意外。

    “今日招待楚使,多有怠慢,万勿怪罪。”

    庄清略一迟疑,说:“君上既然会专门召见外臣,为何要让秦国使者也一并赴宴。”

    周公尴尬道:“没办法,就是要跟秦国表示坦诚。我们现在,周、秦、韩三家算是盟国,然而秦国对这里盯得很紧,时时以势逼人,我也是没办法。”

    庄清无语:“这种盟国也算盟国吗”

    周公苦笑道:“自从韩国把上党献给秦国,秦国就有几年不打韩国了,面子上还是很和气的。”

    “然而秦国要是灭了赵,第一个找的怕就是韩国吧”

    “这个不一定,也可能先打魏国。”

    庄梅听到这,忍不住笑出声来。如此失仪,周公惊愕地看着她。

    庄梅赶忙道歉,说:“我刚才在想,如果秦国灭了赵,我敢肯定,韩国会主动割地给秦国,让秦国去攻魏。而魏国也会主动割地给秦国,让秦国去先攻韩。他们又不是没有这样做过。一想到他们争先恐后的样子,我就忍不住要笑。”

    周公却没笑,反而苦着脸点点头。

    “你这个女娃娃倒是很有见识,比一般男子强多了。你今天说的这番话,真的很不错。”

    “承蒙夸奖。”庄梅倒是不谦虚。

    “庄大夫,你信誓旦旦说秦国在邯郸必败,为什么”

    庄清无奈把以前,也就是在姬绛的别院里,所谓秦胜如何,赵胜如何,诸侯胜如何,说的话又车轱辘说了一次。

    周公表现出一副老年痴呆的样子,仿佛听不懂。庄梅只好帮忙重复一下:“秦国灭赵,对魏韩楚燕极为不利,因此,各国必不愿此事发生。”然后周公又“哦”了句,似懂非懂的摇摇头。

    从内心讲,他当然希望庄清说的是真的,但现实告诉他,这就是个可笑的梦。

    庄清知道,其实周公是被秦国的实力吓怕了,看不到更高层次的利益关系。别的国家他不知道,但楚国是真想救赵,也不是存着什么存亡继绝的好心,而是秦国吞赵实在是不利于楚。

    我发不了财,就得由着你发财不成大致就是这个心理。

    如果说,列国间还存在均势,你打打我,我打打你,争夺点地盘,不会伤筋动骨。但要是赵国被秦国完整吞并,那就大大改变各国的均势,对所有人都不利了。楚国是这么想,魏、燕、韩、齐不可能不这么想。

    周公守着这点小家薄业,眼睛里只有秦国和韩国两个,其他都跟他不相干,也没心情去关注。

    周公跟他俩闲聊,因为话太散,信马由缰,不能直录

加入书签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打开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