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报错 | 加入书签 | 手机阅读

御宅屋-> 历史军事 -> 四蜕全文免费阅读

第十一章、南宫之难2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然而,武王死后,周公执政(这是周公姬旦,跟几百年后现今这个周公没关系),认为这上古神器不仁,不能继续用,就把它藏起来了。几百年后,渐渐的就没人知晓。

    平王东迁至洛阳,再次发现了这上古神器的下落,传到景王。因为知道姬朝继位会很困难,景王把这秘密告诉了姬朝。然而姬朝并没有用这上古神器对付自己的弟弟们,而是最终选择出奔。

    姬朝带走了周朝最大的秘密,不知安置在何处,南宫极、召庄公的后人只知道其中一部分。

    召庄公的这一支,已经不知去向,很可能是因为害怕,所以隐姓埋名,远走高飞了。但南宫极的后人,一直守护着他们所知道的这部分秘密。

    庄梅听到这,忍不住问:什么秘密

    就是那个上古神器啊!

    轮到苏弃问了:“什么神器”

    南宫榭说:“武安君白起,在上党受降40万赵国士卒,后来又一夕之间,把他们尽数杀掉,你觉得要怎么做”

    庄梅和苏弃一起惊呼:就是用这上古的神器

    南宫榭点点头。

    庄梅在楚国的时候,听春申君分派任务的时候,曾经听到过这个,但被南宫榭再次确认,依然是极其震惊。杀伤力如此巨大的神器,难怪周公姬旦视其不仁,藏了几百年。

    “你见过这神器”

    “见过。”

    “什么样啊”

    南宫榭想了想,说:“就像个白色的大竹筒。有……三尺长。”

    说完,苦笑一声:“原本我们家是不知道这个玩意的,南宫家守着的这个秘密,早就失传了,可是我儿子无意中获知了这个秘密,却给他自己带来杀身之祸。让我这白发人送黑发人,我这一脉就此断绝了。”

    想到这里,又是止不住哭一场。

    庄梅和苏弃看到他这样,想宽慰他,又不知怎么说。想让他停下来别再说了,又禁不住好奇。

    对于苏弃来讲,跟南宫榭在一起有十年了,前几年作为苏家的老奴,并不专属于苏弃,也不是天天能见着面。但分家之后,苏弃就分得这么一个家人,几年下来,感情如同父子。

    但苏弃从未去询问过南宫榭早年的经历。一个男孩,哪有这么细腻的想法。

    对于庄梅来讲,进一步明确了她到洛阳来的意义。原来上党之战,白起坑杀40万赵军,真的是非人力所为。

    原本一些模糊的东西清晰了许多。

    终于知道了自己要找的东西是什么形状。才三尺长的大竹筒似的的玩意,就有如此巨大威力真是匪夷所思啊,恨不得马上找出来开开眼。

    等南宫榭哭了一会,庄梅见他情绪稳定了,把心底那个很大的疑惑说了出来:“如果白起能一下子杀死几十万赵军,为什么还要辛苦打仗不需要等到赵军投降了才用啊”

    南宫榭说:“我不知,这只能去问白起,然而白起已经被秦王赐死了,谁知道呢就好像,我也不明白王子朝为什么宁愿出奔也不用这上古神器。”

    苏弃嘟了一句:“可能,这玩意不是那么容易用。”

    几个人想了下,觉得很有道理。如果赵国几十万人都死于这个上古的神器,秦国要是撒开了用,简直就是毁天灭地,还用在邯郸围城三年

    南宫榭说:“少爷,还是你聪明,一句话就好像解决了我们几百年的疑问。这玩意虽然厉害,或许真的不容易使,王子朝也有可能是没法用。还是少爷你聪明啊。”

    苏弃被自己的老家人夸得有点不好意思:“嘿嘿,我这算是旁观者清吧。”

    庄梅没让他嘚瑟下去,看南宫榭情绪稳定了,小心地问:“你家因这个遭到劫难,是秦人所为是白起派人到你家里抢”

    不是庄梅冷酷,故意反复揭人家的伤疤,这些情况她必须知道。

    出乎大家的意料,南宫榭轻轻地叹口气,说:“不是秦人,是周公。如果你们愿意听,我把来龙去脉跟你们说一说。”

    3、

    王城往东,走个几十里地,也不过一天的行程,就是偃师。偃师是洛水与伊水交汇处,自古人烟稠密,土地肥沃。

    偃师往北,半天行程,可进邙山。

    在偃师和邙山之间,有个不起眼的小村落,叫南村。南村,其实原本叫南宫村,四邻因为省事只叫一个字。

    这就是几百年前南宫极的后人立足之地,不过几百年后,南宫的后人逐渐稀少,南村的南宫氏成了少数,多数为刘氏。

    说起来,这个刘氏跟南宫氏还有仇,就是南宫祖上的政敌刘卷的族人。

    南宫极二百五十多年前,作为姬朝的大将,带着王室的军队,跟刘氏的家兵可打过不少。可惜,南宫极死后,姬朝最后也失去王位,作为姬朝的头号大臣,南宫极的子孙就彻底落魄了。

    南宫极的子孙迁到如今南村的位置,其实离王城也就一天半的行程。为什么能允许他们在这里生活下去呢因为南宫极是个忠臣,实在无罪,无论是敬王也好,单氏、刘氏也好,都没理由问他的后人的罪。

    反正他们失去了领地,沦落为庶民,自生自灭去了。

    南宫极的后人以此为基地,逐渐发展成一村子,地方不大,却是个独姓村,村中全是南宫氏,没有杂姓。

    &nb

加入书签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打开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