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报错 | 加入书签 | 手机阅读

御宅屋-> 种田文 -> 天策神机全文免费阅读

第一卷 风云变 第二十一章 小道士,大危机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沧洲西北青冥山,七十二峰无极观!

    青冥山素有“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之美誉,三千余年前,道祖于此地修至道法至高境界青冥境,飞升天界,是以得名。山上林木苍翠,四季常青,七十二峰峰峰环峙,直插云雾,其间穿梭三十六岩、二十四涧,锦绣绝伦。

    观者,于上观望也,道门为纪念道祖飞升,将所居之处皆改为观。天下道观七十二,是以无极观为尊,无极观位于青冥山主峰太岳之巅的一处秘境之中,方圆凡百余里许,观中仅有弟子百余人,却位列天下九大宗门之一。

    无极观由三宫四殿五楼六门七堂构成,上清宫世奉道祖法像,玉虚宫尊有历代道门真人牌位,太极宫为议事之所,三宫犹如三足鼎立,太极宫坐北朝南,玄武门为道观正门,庄严宏伟,重叠飞檐,门前矗立有一座高达五六丈的牌坊,上有道祖亲书“希言自然”四字,蔚为壮观,观中更有“三潭六池九泉十二洞”之美景,令人心神向往。

    麒麟湖突生事端,在无极观引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波澜,七十二观观主齐聚一堂,商议对策,因七十二峰之上皆具道门独有秘法,虽然道观分布天下各地,但都可用秘法与青冥山相连,各观观主人虽无法来此,但皆可由秘法传送法相,前来无极观商议道门大事。

    看天色已是黄昏时分,距离麒麟湖事端发生已隔了整整两天之久,太极宫中各观观主法相尽皆消散,唯独一名白胡子老头儿跨步出宫门,言笑晏晏,边走边把玩手上拂尘。

    此时,一名年纪轻轻,身披道袍的小道士吹着口哨,摇头晃脑的走进观门,手中拿着一根桃树枝,枝上开满桃花,途中路过三名道士,其中一名中年道士向他道了声“小师叔祖又下山体察众生百态了啊”,他回以咧嘴一笑,继续前行,另外两名年轻道士碰见了,恭恭敬敬喊了句“太上师叔祖”,他也是笑着摆摆手,算是打了招呼。

    这名少年小道名叫陆玄沐,玄沐二字取意“沐黑而白”,今年刚满十六岁,十年前由观主洞玄真人从山下牵手领回,代师收徒,少年年仅六岁时,就成为了整个无极观,甚至天下道门中年龄最小,却辈分最高的道士,就连天下各观观主见了他,都要恭恭敬敬喊上一声“师叔”,甚至“师叔祖”。

    少年对此浑然不觉,只知道自己的师父已然仙逝,上面有四位师兄,在道门中皆威望极高。他整日无所事事,不是去琼玉楼上晒太阳,就是走出道观在青冥山间胡乱瞎逛,有时会捧着那些都快生出虫的道门典籍,一页一页的翻,去过最远的地方,也不过是山脚小镇,摆个地摊儿竖起幢幡,凭着自己在书中读过的那些晦涩难懂的句子,恬不知耻的坑蒙拐骗,但凡赚到几颗铜板,就会去买上一串糖葫芦,来回舔着,优哉游哉上山回观。

    观中弟子对这位辈分极高的小道士都不甚熟悉,只是偶尔见到,不是吹个口哨,就是哼个小曲儿,感慨这位师叔祖或太上师叔祖真是这山上最快活一人的同时,也都自然而然的认为,真不愧是观主真人的小师弟,当真有真人风范,道法高深,不似凡俗弟子,不过少年很是平易近人倒并不假,极爱笑,偶尔有熟悉他的,都会夸赞一句“小师叔祖学问极深,甚为风雅”。

    少年笑呵呵走向白胡子老头儿,同时伸手从袖中摸出一颗已经有些风干的糖葫芦塞进嘴中,津津有味咀嚼着,走到老头儿跟前,将手中桃枝往后者面前一杵,含糊不清的说道:“师兄,山上桃花儿又开了,这次我是不是可以下山去游历江湖了”

    老头儿正是天下道门执牛耳者,无极观观主洞玄真人。

    洞玄捋了捋自己胡须,像是深思熟虑之后方才说道:“明年吧,我之前卜过一卦,你今年‘命犯桃花’,不宜出门,等明年桃花盛开之时,一准儿让你下山走江湖,咋样”

    陆玄沐好不容易将山楂果带核一起咽下,一脸苦大仇深的瞪着面前老头儿道:“又是明年师兄你不能觉得我老实巴交就当我好糊弄行吗别以为我不知道命犯桃花啥意思,想坑我没门儿,赶紧给个痛快话儿,我好去收拾东西。”

    洞玄立刻回瞪了他一眼,既然好话不听,那就只能摆出个臭脸相对:“屁大点儿孩子,整天瞎想些什么游历江湖,我正想事儿呢,没事少烦我。”

    陆玄沐故作深沉摇头道:“师兄啊,你这样子可不好,脸上明明笑着,心里却愁的发慌,生怕被人瞧出来,真虚伪,这种人不长寿的,你要多学学我,表里如一才真自在。”

    洞玄撇着嘴斜了他一眼,丝毫没有道门高人应有的风范,哼哼道:“你可拉倒吧,你什么德行我还能不清楚脸皮厚的跟城墙一样,你好意思”

    陆玄沐伸出右手食指摇了摇,一本正经回道:“话不能这么说,我只是脸皮厚,你那是真虚伪,不能相提并论。”

    洞玄嘁了一声,没好气道:“半斤八两,而且是我半斤,你八两。”

    真是有什么样的“师父”,就有什么样的“弟子”。

    陆玄沐叹息一声,又恢复一脸少年老成的样子,语重心长道:“师兄啊,我不与你说笑,我是真的想出门儿了,总是在这座小道观里憋着,闲的发慌。”

    洞玄一脸无语,无极观还叫小转一圈儿能把你腿跑断。

    他腹诽了一句,可看到小师弟脸色不似说闹,便立即装作一副痛心疾首相,苦口婆心劝说道:“小师弟啊,书上

    写的外面那些花花世界都是骗你的,演义小说更是坑人,千万不能信,江湖很可怕的,人心险恶,吃人不吐骨头,安心在道观里修行不好吗多么自由自在。”

    陆玄沐总觉得师兄可能是以前行走江湖被人揍过,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总是与他讲江湖的种种不好,看着他此时的表情,处处透着古怪,立即歪着嘴角冷笑道:“我瞧着你现在这副样子才更像是在骗我,师兄你现在整天瞎忙都不知道,我已经很厉害了,刚才在山腰的愁云涧,我一声大喝,鱼都被我吓跑了好几条呢。”

    道法分五境,同样有两道天堑,二境之上悟道心,得悟即入三境洞明,拨开云雾见青天,四境之上归真我,一朝功成,直上九霄成无欲,天下道士数万计,晋身洞明境已是千里挑一,可见无欲之境风采者,天下无一人。然而道门一脉不同于刀剑武三界,更重出世修行,一朝悟道,脉开七十,连破三境,得道归真,不是神话。

    只是他的这个小师弟,十年以来从无修行,至今境界仍停留在跨入道法的一境门槛,他到底是怎么好意思说出“我已经很厉害了”这种话的。

    洞玄的嘴角不禁抽搐了一下,郑重其事问了一句:“你确定要去闯荡江湖”

    陆玄沐立即眉飞色舞:“多谢师兄成全。”

    洞玄一脸懵然,看着如箭一般窜出去的少年,摆着手喊道:“哎哎,我还没答应你呢。”

    陆玄沐不管不顾,拔腿狂奔。

    不一会儿,少年就背着一个包裹,其间插了一把木剑,手中一掸拂尘,再无余物,走回来时,朝洞玄挥了挥手,算是作别,然后直接朝观门而去。

    洞玄一脸如同白日见鬼了的表情,深深为这位小师弟的脑回路所折服,心下不由都开始有所怀疑自己是不是刚才答应他可以下山了,看着那个纤弱背影,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算默认,伸手从袖中掏出一张折好的纸条,朝着观门方向喊了一句:“拿着这个,下了山之后打开看看,想去便去,不想去就罢了,不用强求自己。”

    他将纸条抛给转过头的陆玄沐,又嘱咐了一句:“别忘了三年之后的大事,我们几个老头子可都把希望寄托在你身上了,别不放在心上。”

    陆玄沐小鸡啄米般点头,随即转身就欲出门而走,可刚准备跨步,突然间想起一事,有些尴尬的回头问道:“对了师兄,光想着走忘了问了,江湖在哪儿啊,我下了山该怎么走”

    洞玄一个已经不知有一百几十岁的老头儿,听到这句话差点儿没身子一软,一头栽倒在地上,看着少年确是一脸真诚的发问,淡淡一笑后,意蕴悠长道:“此门一出,迈步即江湖!”

    陆玄沐粲然一笑,转身迈步而出,一步悟道心,一悟入洞明!

    洞玄看着小师弟周身似有云霞蒸腾,气象万千,颇为欣慰,抚须长笑……

    昨天,慕容画衣查探了方圆数十里的情况,几经确认并无异常,所以决定今日全速赶往麒麟湖,走了整整一昼日的功夫,按脚程算,距离麒麟湖已不足二十里,明日便可抵达。

    从下山之后的这一路之上,平静的有些过分,完全没有苏天凌来前想象中的随处打斗,险象环生的场景,这也能算是历练他不禁有些后悔主动要求来了。

    入夜之后,他们继续如昨日般安营扎寨,就地休息,黄昏时他们便已经走出蓬莱山地界,来到一处荒无人烟,不知有多长的丛林,众人便在树下搭起帐篷安歇。

    慕容画衣没有再离开过这群年轻弟子的身边,今天一整天也没再发生昨天那样的冲突,三脉弟子各自为营,互不搭理,鲜有例外的,也是情理意料之中的,只有苏天凌与韩旭,和连韵若与梅心若了,至于那个秋兰峰的花痴女弟子,则是热脸去贴冷屁股。

    &nbsp

加入书签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打开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