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报错 | 加入书签 | 手机阅读

御宅屋-> 历史军事 -> 南洋石油大亨全文免费阅读

第三十六章 荣华研究所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位于费城的宾夕法尼亚大学是世界上第一个制造出电子计算机的大学。1946年,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尔电子工程学院设计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全电子数学计算机“eniac”,开创了计算机科学发展的新时代。

    宾夕法尼亚大学是常春藤盟校之一,是全球顶尖的研究型私立大学,直到黄延义穿越前,宾夕法尼亚大学出了2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其中包括,4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6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8名诺贝尔医学奖得主,7名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黄延义打算建立一家半导体研究所,把研究所的地址选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所在的费城,就是看中了这里的教育资源,当然费城也不止一家宾夕法尼亚大学,还有德雷塞尔、天普等其它几所著名的大学。

    费城是美国东北部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其人口数量在1940年达到193万以上,人口数量在全美城市中排名第六。

    4月26日,黄延义和邰云纵、黄发六、司徒荣华三人一起飞到了费城。

    费城西南郊的福尔瑟姆小镇,距离市中心只有13公里,距离费城国际机场只有6公里,这里交通方便,风景如画,还没有城市的喧闹,是一个非常适宜居住的小镇,费城的许多富人都选择在这里居住。

    福尔瑟姆小镇南部靠近达比河边有一座占地广阔的别墅,别墅庄园内还有一个私人马场,只是马场内早就没有马了。这栋别墅挂牌出售近一年,因为它的标价太高,一直没有人问津,这两天却被人买走了。

    购买这栋别墅的正是黄延义,此时黄延义和司徒荣华、黄发六、邰云纵四人正在对别墅后面的马场做着规划。

    “这三十多间马厩建得非常坚固,找个建筑公司来重新装修粉刷一遍,就可以作为我们半导体研究所的办公地了。”黄延义在说,司徒荣华在认真地听。

    “和当地的电力部门联系,我们要单独入网一台大功率的变压器,半导体研究所可是非常耗电的,别墅原有的输电线路太细,经受不住我们的用电负荷。”

    “明天你和邰云纵一起去《费城问询报》和《费城每日新闻》上刊登招聘启事,招收电子工程师和材料工程师。”

    “好的,我记下了。”司徒荣华道。

    “你在普林斯顿大学念的是数学,数学在半导体行业也会有一定的用武之地,我想在我离开之后,这个半导体研究所交给你来负责,经费上的事情你不用担心。”

    “可是我才从学校出来三年多,缺乏工作经验,并没有独立管理一家研究所的能力啊。”听到黄延义的托付,司徒荣华有些不敢接受这一重任。

    “没关系,可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研究所的管理并不复杂,再说谁也不是天生就会搞管理,慢

    慢学嘛,我走之前会把研究方向给你弄好,你按照我的安排去做就可以了。”

    黄延义给即将成立的半导体研究所,订立的研究方向是碳化硅应用技术和晶体管制造。

    碳化硅不是什么新材料,1893年艾奇逊就研究出来了工业冶炼碳化硅的方法,1907年第一只碳化硅晶体发光二极管诞生。

    碳化硅材料并不只是应用在半导体制造上,在金属热处理,磨料,浮法玻璃生产,石墨烯生产,硬质陶瓷,核电站等等都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到现在为止,碳化硅的实际应用还比较狭窄,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至于晶体管的研究制造,黄延义打算只让研究所做些基础性的研究,不想把晶体管提前太多时间制造出来。毕竟这里是美国,等二战结束后,万一美国来个技术封锁,一些悉心培养的工程师不让出境,等于是为美国白培养了人才。

    晶体管的制造,以此时的科技以及材料制造水平,完全可以制造出来。1947年12月,美国贝尔实验室的约翰巴丁、沃尔特布兰登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只实用型点触晶体管,距离现在不过6年时间。现在这些科学家们还在摸索多晶硅的制造方法,没有往点触晶体管方向使力。

    黄延义知道以后几十年科技的发展方向,自然不会错过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发展。

    从第三天开始,陆续有几个从《费城问询报》和《费城每日新闻》上看到招聘广告的工程师过来应聘,黄延义和司徒荣华一起对这些人进行了面试。

    黄延义一共待了6天,这6天,除了写一些东西,就是在对前来应聘的工程师们进行面试。差中选优,最终录取了23名工程师,其中电子工程师9人,材料工程师14人。这时候,顶尖的工程师、教授都在各个大学或大公司的研究所工作,流落到社会上找工作的工程师,水平一般都不会太高。

    黄延义以在费城新注册的荣华半导体研究所的名义,和这23个工程师分别签定了雇用合同,合同上约定,研究所按时发给他们不菲的工资,将来的专利成果所有权归于研究所,并会根据成果的采用情况给予他们个人以奖励。

    高科技的研究,除了像特斯拉那样的大神级人物以外,绝大多数的研究成果都是依靠团队协作研究出来的,进入1940年代后,重大

加入书签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打开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