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报错 | 加入书签 | 手机阅读

御宅屋-> 历史军事 -> 南洋石油大亨全文免费阅读

第七十六章 黄家喜事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爪哇岛陷落之后,放眼整个东南亚,盟军的海军力量已消失殆尽,陆军方面,只有菲律宾的巴丹半岛还有9万多美菲联军正在顽强地抵抗着日军。

    巴丹半岛的美菲士兵在之前的撤退过程中,丢掉了大部分军需给养,很快就出现了给养不足,很多人患上了疟疾,美军指挥官温莱特将军对此写道:“持续的饥饿,夜以继日的的蒸汽,令人望而生畏的疟疾和伤病员不断的呻吟声残酷地折磨着我们这些人。”

    在这样的形势下,巴丹半岛的陷落只是时间问题。

    3月12日晚,美国远东司令部总司令麦克阿瑟奉罗斯福总统的命令,将美菲联军的指挥权交给了温莱特将军,他自己带着家人及数位美国远东军军官离开科雷吉多岛,登上4艘pt—34鱼雷艇前往棉兰老岛,辗转前往澳大利亚。

    到达澳大利亚后,麦克阿瑟发出承诺:“我会再回去的。”

    不算正在进行的缅甸战役,日军在东南亚的大战略已经进入了收官阶段。

    而在建康,雨季已经过去,春种早在3月初就开始了。

    从去年12月16日日军登陆美里,至今已经过去了近4个月,日本人一直没有来,部分建康人乐观地认为日本人可能不会来了。

    3月14日,农历正月二十八。

    今天是黄家老三黄延仁大婚的日子。

    双亲不在,长兄为父,长嫂当母,黄延义和林文盈这段时间为黄延仁的婚事操了不少心。

    首先是黄家老二黄延信还未成亲,老三黄延仁如果先于老二成亲,这个顺序颠倒的事在这个时代于礼法有些不合,容易留给别人话柄。黄延信已经满25岁,在这个时代妥妥地算是晚婚,可偏偏他对女方很挑剔,给他介绍了2个相亲对象,他都没有同意,正如林文盈所说,他惦记着娶天上的嫦娥呢。

    不过黄延信还是很大度,他主动提出让黄延仁先结婚,他自己不着急。

    早先可能因为家庭经济的原因,黄延信错过了最佳开亲的年龄段,其次是因为工作的原因,黄延信进入诗巫外国人的船厂做事时,只是一个学徒,没有收入,自然没有人给他提亲,后来进入黄家自己的船厂,当上了小领导,又一心扑在工作上,去年船厂搬到建康后,船厂的造船计划大幅缩水,工人大部分都分流去做水利工程了,他自己守着二十多人的船厂,专门建造20吨以下级别的快艇,没想到这个级别的快艇很受建康周围土著们欢迎,快艇的销量不错,于是又忙碌起来。

    黄延义也认为弟弟先于兄长结婚,不算啥大事。

    接下来就是张罗酒宴,林文盈本来打算简单低调地办理黄延仁的婚事,但黄延义却另有想法,本来战争的阴影就让建

    康人心里有些不安,痛痛快快地大办一场喜事,可以让人们舒缓紧张的情绪,现在建康储存的物资很充足,地里每年还能产出不少豆类杂粮和花生,今年又要开始大面积播种玉米,完全没有必要节约,大办一场酒宴,还能促进消费。

    女方是古晋潮州商会副会长陈光普的次女,名叫陈乐莹,念过中学,陈家在古晋也是有头有脸的大家族,家资不薄,搬来建康后,自己买地盖起了别墅。潮州人对婚俗的讲究丝毫不亚于闽人,陈光普也要求把女儿的婚事办得风光一些。

    几个方面的因素凑到一起,促成了建康成立以来最大的一场婚事。

    黄家在建康单独建有一套大别院,临着卢阿尔河,占地近1英亩,这是陈尤壬在建康开发之初专门为黄家准备的一块宝地,去年黄家搬到建康后就都住在这里。

    只是黄延义从来没有在这里住过,其中原因,黄家人都心知肚明,外人也没有留意。

    黄延义今天必须要守在黄家别院,招呼前来贺喜的客人们。

    林文盈之前做过预算,前来参加黄延仁婚宴的客人估计会有上千人,为了能安置下这么多客人,酒席准备了120桌。

    砂劳越没有瓷窑,瓷器以前都是从中国大陆进口,这几年爆发战争后,交通阻隔,运往砂劳越的瓷器变少了,导致现在置办酒席的碗碟都不够,黄延义让黄二姑专门从集贸市场订做了120套紫檀木的碗筷杯碟,打算在酒宴结束后收藏起来。

    陈树华把第六营的精干士兵调了200人过来,帮忙布置婚宴的桌椅板凳,端菜刷碗。

    此时的婚宴可不是后世城市里大多数家庭办喜事时只吃一顿拉倒,这可是要连着忙活好几天的,从昨天就开始办起了“谢媒”宴,给女方送聘礼请的挑夫就请了30多人,女方的嫁妆也在昨日风光地运回。

    今天是正期,鼓乐队早早地就开始演奏起来,请来的戏班子正在装扮之中,等到午宴后就要开演。

    从上午9点多钟开始,就有客人们陆续到来。

    最早来的是黄大姑,她带着一儿一女两个孩子和她的丈夫王金楼,穿着一身新衣,两个孩子也打扮得很漂漂亮亮。

    黄延义是第一次看到黄大姑一家人。

    黄延义身旁的黄二姑帮忙介绍道,“是大姑姐一家,她旁边的是姐夫王金楼,两个孩子是闹闹和悦悦。”

    黄大姑比黄延义小2岁,走上来不自然地叫了一声“哥”,王金楼也跟着叫道,“哥,有啥要帮忙的不”。

    黄大姑瞪了王金楼一眼,“怎么叫的呢,有孩子了要跟着孩子叫大舅。”

    还没等黄延义应答,王金楼的两个孩子“大舅,大舅”地叫起来。

    “是闹闹和悦悦啊,

    去和珠儿她们玩去吧。”黄延义摸着男孩的脑袋说完,又转头向王金楼说道,“你今天是客人,哪能要你帮忙,院里准备了早茶,带着孩子们去踏踏实实的吃好玩好就行。”

    待到黄大姑一家进了院里,黄延义才问黄二姑,“王金楼现在干啥工作”

    “他有木匠手艺,以前在诗巫的时候跟着一帮师兄弟干活,去年大嫂让他们一家搬到建康后,给他安排了个房屋检修方面的活儿。”

    “嗯。”黄延义点点头。

    这个年代参加酒宴,可不讲究重要人物最后出场,客人到得越早,显得和主家的关系越近,所以许多客人早早地就赶来了。

    最先来的有谢无忌、陈尤壬、林文栋、杨继章、郑惟炎、邰云霄等人。

    接着王长水家族的王其煌携礼到来。

    王其煌先到收礼的凉棚内把送的礼物登记后,才走到黄延义面前。

    “古晋王家王其煌先生,大洋三百三,湖绸三匹。”黄延义听到礼棚内的小账房大声地报着礼数。

    闽人“三”与“生”同音,所以在婚礼上送钱或送礼都得带个“三”字。

    “恭喜,恭喜。”王其煌向黄延义拱手致礼。

    黄延义笑着回礼,“礼重了,其煌兄弟,长水先生和其辉老弟最近可有消息”

    王其煌有些黯然地答道,“前天其辉来了一封电报,说日本人把我家老宅占了,祖父带着家里人迁到30里(英里)外的西连镇去居住了,祖

加入书签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打开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