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报错 | 加入书签 | 手机阅读

御宅屋-> 历史军事 -> 折柳传全文免费阅读

第六章 武举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那刘以治生杀专断之权在握,堂堂大都督,手里少则千数、多则万人随时听调,他却好生没胆。”

    “殿下息怒,罪臣,亦没有料到那厮竟起了明哲保身的心思,只怪罪臣识人不明,妨害了殿下的大事。”

    “识人不明”戏谑的冷哼清晰可闻,“你可是在说,孤,亦识人不明”

    “臣罪该万死!”

    夜幕深沉,光灯烛影摩挲着镌刻“钟萃”二字的匾额,匾额下书房里,一上一下对谈之人可不正是朝上念塘报那人与东宫的正主

    “孤早已知悉,刘以治非将佐之才,可他亦非庸碌无为之辈,可恨的不是他刘某,如今这局势,有趣得紧呐。”东宫主人哈哈两声气极反笑道。

    “臣驽钝,请殿下明示。”

    “眼下,除了如赵穗那般任人当枪头使的青竹党人,无论是谁坐上刘以治的位子,都不可言不战。即便换作房相公本人,也须与那些北虏马马虎虎见上几仗,再坐下来谈,你说,他刘督当真不明白”

    “那...”

    “必是那班武夫暗中掣肘。”

    下首那人身形一颤,却丝毫不敢作声。

    “房相公也是好算计,拈住青竹党之流为他冲阵在前,反过头来又与本王那便宜舅父暧昧不清,父皇在九镇里除却舅父与念甫之天策,与两眼一抹黑何异邀本王那皇弟入局真可谓一箭双雕。”

    东宫正主,当今皇太子姬念禹笑声阴沉,

    “那武夫想必前几日就已经到了,不登他这皇兄的门亲热一番也就罢了,却连父皇母后也不去看看...”姬念禹沉吟着,冷冽的双眸盯着脚下那人,心思却不知飘到了何方。

    “你走吧,明日就称个病,好生在府上将养,将那事也细细琢磨清楚,近些日子就别在本王与父皇面前晃了。”

    “臣遵命。”

    翌日清晨芦草坊

    ——

    “黄老哥,有劳你,我已告知家师在医馆等你,老哥直管领文姝过泽义堂就行了,不超两日我哥两自会接我妹回来住。”

    “尚兄弟放心,以后有事尽管差遣,嘿嘿,二位与老黄不同,都是福星高照的富贵命,想来那武试必不能难住尚兄弟与郁兄弟,老黄祝二位兄弟马到成功!”

    “借老哥吉言。”尚文诏与房牙老黄不咸不淡搭着话,这老黄名叫黄全财,自从郁牧川与尚文诏经他的手“全款不还价式闪电购房”后,这黄全财态度明显热络殷勤起来。

    某次黄全财登门喝酒,得知两人都是入京应举的武学生,心底便存下结交的意思,往后三天两头,只要无事或是顺路,老黄就提些点心果脯上门拜访,顺道打打秋风整上一两口,这一来一回几人之间也混得相当熟悉了,于是尚文诏就托老黄将自家姊妹送到医馆。

    尚文诏拜托完老黄,又弯腰吩咐尚文姝道:

    “妮子,暂住两日,哥和郁哥完事就去医馆接你,管好狗子,不要乱跑出门去,也不许给你叔父惹事,明白吗”

    “知道了,哥,你们早些回来就是了。”尚文姝微笑点头很是懂事。

    目送老黄带着小妹离开,郁牧川也锁好了院门,“走吧六郎。如今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喽。”二人相视一笑,随即向校场行去。

    ——

    大燕自建制肇始,就立下了文举、武举双轨并行的制度,以笼络天下人才。文举者,设科举士也,普天之下,凡应举士子,不论门第高低,投牒自进。文举以笔头功夫为主,辅以考察言谈、外貌和涉及背景研审的面察(注,寒门庶族出身只要长得不太过分就行,这条对权贵没有意义),分常举制举(注,参考真实历史中的常制之别,即定期举办的考试例如高考,与因临时需要而开设的临时性人才选拔考试。),科别上则分明经、进士,一重文章华彩,一重经义释注,民间素来相传的“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将个中差异与士子考学的艰辛描述得淋漓尽致。

    而郁牧川、尚文诏参加的武学点将,则是武举的别称,盖因总考校场近旁设有“燕勇毅神威点将台”这一建筑。

    燕制,武举定三年一试,各地武学生首先需要通过地方各县、府的“乡考”,再经各州的“省考”遴选,优异者赴燕都总考,总考后依成绩为武学生排名,再依排名与本年度实际人力缺口,先后将榜上考生擢入兵部、户部各司,或直接下放边关九

加入书签        上一页        返回目录        下一页        打开书架